巨虧318億美元,波音陷入經營困難,國產大飛機能否取而代之?

12月29日的韓國空難再度把波音公司送上風口浪尖,這場空難造成179人死亡,2人受傷韓國國土交通部表示,將對韓國101架波音737—800進行全面特別檢查。

如果證實確實存在質量問題,那麼波音公司將遭遇重大危機,甚至有可能成為歷史。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用數據來告訴你遠離波音737

遠離波音737

根據最新數據,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在役商用飛機數量為26100架,其中波音737系列為4400架,佔比高達16.8%,屬於航空公司的主力機型。

我國各大航空公司擁有中國的波音飛機數量為1821架,其中737系列飛機有1,444架,佔中國波音飛機總數的79.6%空客飛機數量為2170架。

可見,波音737系列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國內,都是運輸旅客的主要機型,每天24000架次的飛行,要保證萬無一失的確很難,但是隨著技術更新、運行熟練它的事故率應該逐年下降。

但是波音737系列卻一反常態,事故率越來越多,死亡人數也隨之飆升。

根據統計,2004年至2024年間,波音737系列發生了26起重大空難,佔比最高。具體到2024年,全球航空業共發生了至少35起客運飛機事故,其中18架飛機屬於波音公司,佔比高達51.4%。

在波音飛機空難中,死亡人數最多的機型為波音737系列,並且隨著時間變化,逐年上升。

2018 年 10 月29日,印尼獅航JT610航班的波音737MAX8客機起飛後不久,在加拉璜地區墜海,189條生命消逝;

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302號班機,同樣是波音737MAX 8客機,起飛後迅速墜地,157人遇難,其中還有8名中國乘客。

2022年3月21日,東航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執行昆明——廣州航班任務時,於梧州上空失聯。已確認該飛機墜毀,造成132人遇難。

2024年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發生碰撞起火事故除2人獲救外,機上其餘179人全部遇難。

如果說過去對於波音737系列飛機不熟悉,操作水平有限,但是都2024年了,航空公司對飛行員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安全培訓,平均一名飛行員培訓費高達幾百萬。

隨著航空公司對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更換配件必須兩人以上在場,拍照片上傳,更換完成後必須複查,飛行員要求12小時內不能喝酒。

波音飛機的產業鏈發動機、航電系統、液壓系統到風擋、機翼、機身等等,可以說早已完全成熟,不應該出現配件質量問題。

飛機一旦遇到緊急狀況,地面的工程師、專家、消防、醫療隊伍第一時間協助解決問題,將損失降為最低。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因為空難離開了世界。

所以,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飛機設備公司、航空公司以及機組人員,意外的發現波音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

波音公司陷入經營困難

波音公司創立於1916年,絕對算得上百年航空巨頭,但是這家公司2019年開始陷入了連年虧損。

2019年虧損6.36億美元,2020年虧損高達118.73億美元,2021年繼續虧損42.20億美元,2022年虧損49.35億美元,2023年虧損減少至22.22億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79.52億美元。

從2019年至今虧損了318億美元。

好容易挨到了2024年年底,結果韓國濟州航空又一次重大事故,造成179人死亡,看來2024年波音的虧損額又要超過100億美元了,2025年也不會好過。

波音公司都虧麻了,但是數萬名員工不滿福利待遇,在國際機械師協會的帶領下,33000名會員發起了長達一個月的罷工

導致商用飛機生產基本癱瘓,股價持續下跌,一年跌幅高達32%,債券也要變成「垃圾級」。

那麼波音背靠美國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怎麼會淪落到這種田地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用人失誤

2015年7月,波音公司啟用印度裔的丹尼斯·米倫伯格,擔任公司董事長和CEO。之後,短短几年時間,波音的中高層就換成了印度人,印度裔員工的數量更是從一千多人迅速膨脹至近兩萬人。

波音公司開始把自動駕駛、電腦程序等業務外包給印度公司,甚至在印度建廠造飛機。

印度能搞製造業嗎?iPhone 16印度版檢測出了大腸桿菌,印度版的路虎故障很多。印度空軍最大的「戰績」,就是將自家的國防部長墜機砸死。

可以說,無論是手裡拿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只要和印度製造有關,那就要當心了。

所以,印度人大量湧入波音公司後,美國的工程師開始受到排擠,印度的「吹牛文化」,逐漸替代了美國的「工程師文化」。

但是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印度員工的厲害之處,就是拉幫結派。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就像「癌細胞」,不斷的擴散。

這些「癌細胞」迅速奪取大量的養分,導致正常的細胞缺少營養,連自己都養不起了。

這些直接導致了波音公司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幅下降,又影響到了公司競爭力和創新力,最終導致了飛機質量和安全問題。

公司新任CEO凱利·奧特伯格上台後,決定在波音內部實施大換血,但就在此時,波音飛機開始出現了頻繁的事故,公司業績下滑,工人罷工。

其次是安全管理太拉胯

波音公司的安全管理拉胯到什麼程度呢?

波音737-800機型,本身就存在設計缺陷,但是就是這樣一款設計都有問題的機型,最終熱銷到全世界,設計師們晚上能睡的覺嗎?

供應鏈問題,2024年就發現供應商提供的鈦合金零件有質量不合格風險,嚴重威脅飛行安全,那沒有曝光出來的問題有多少呢?無人知曉。

在安全認證時,憑藉和FAA的特殊關係,一路綠燈,甚至波音公司還可以自我認證,這使得飛機缺陷長時間的隱匿,最終釀成大禍。

最後,嚴懲「吹哨人」

很多政府、企業存在這樣一種「令人擔憂的潛規則」,那就是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波音公司也是如此。

波音前質量經理巴內特,在波音公司工作32年,向美國廣播公司爆料:波音飛機生產線質量非常低劣,有些故障的零部件沒有修理就安裝在客機上,而且連波音自己都沒法找到這些故障零件流向了哪兒。

甚至有些非標準零件,被工人撿回來,裝配在新的客機上。737Max的氧氣系統,整體的故障率高達25%。

結果,巴內特在自家車裡被發現去世。

另一名吹哨人弗蘭克,在網上吐槽了波音高層管理的混亂,直噴公司內拉幫結派、排擠、頂替他人成果的亂象。

毫無技術水平的新員工,擔任要職,直接導致波音公司飛機風洞和流體動力學數據出現問題,等等。

甚至,波音高層領導涉嫌參與破壞公司數據。

結果,弗蘭克被要求辭職。

現在的波音公司,已經積重難返了,想要再回到以前,恐怕是很難了,但是這也為中國大飛機迎來了發展機會。

國產大飛機正在起飛

2017年5月5日,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2022年9月29日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交付,2023年5月28日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

目前C919的國產化率已經超過了60%,正在接近波音公司的67%的本土化率。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我們的C919在發動機、航電系統、起落架等核心技術上,仍然需要進口,例如發動機是美法合資的LEAP-1C,航電來自美國的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起落架採用德國技術等等。

我們更多的是完成了機頭、雷達罩、機身、尾翼和內飾等非關鍵零部件。

但是如今波音公司陷入了衰退,這不就是我們的機會嗎?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中國大飛機必將會飛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