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曼哈頓計劃」再現
彼時刀落日本,此時劍指中國
提及「曼哈頓計劃」,人們自然想到了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的那兩顆原子彈,因為這正是美國陸軍部那個絕密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結出的碩果。該工程於1942年6月啟動,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納粹德國除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亦有10萬多人參加,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曼哈頓計劃」不但使美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而且還使美國獲得世界霸主的地位,且美國的世界霸權一直延續至今。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場面(1945年8月7日)
誰能料到,82年後的今天,美國又一個「曼哈頓計劃」即將再現。這個「曼哈頓計劃」當然不是搞「原子彈」的,而是搞「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2024年11月,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簡稱「USCC」),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在這份長達近800頁的報告中,第一條就是「建議國會建立並資助一個類似曼哈頓計劃的項目,專門致力於開發和獲取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AGI)能力。」
當年的「曼哈頓計劃」在二戰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但今日美國竟然將AI項目與原子彈相提並論,可見其勢必亦與美國國運密切相關。換言之,美國無疑已將AI視為與核武器、航母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資產。既然如此,美國人究竟是何如掂量這個AI的分量呢?
眾所周知,至今人類歷史上已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以蒸汽機、電力和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它們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而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以AI、虛擬現實、分子工程等技術的突破為標誌的。美國人非常清楚,AI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誰能在AI領域佔據統治地位,誰就有了下一個時代的話語權。為在大國博弈中保持霸主地位,美國就必須在AI產業上形成其競爭優勢,全面領先世界其它國家。這也是為何美國將AI策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上的原因。
然,美國人心裡跟明鏡似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能夠在AI領域與美國競爭,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正因如此,這個AI版的「曼哈頓計劃」就是針對中國的。
那麼,這個「曼哈頓計劃」要乾的事兒有哪些呢?
首先是超級AI大模型的提速。通過政府與美國AI企業合作,迅速擴展算力資源,加快人工智慧訓練,以突破數據不足的「瓶頸」,以更高配置的超級AI大模型拉開中美在人工智慧之間的差距,遏制中國在國產算力和基礎設施上的快速提升。目前美國在AI領域的優勢體現在半導體晶元、算力和模型方面。如英偉達、AMD等公司的先進晶元設計、OpenAI、谷歌、Meta的最強算力、ChatGPT展現壓倒性技術實力、主導GenAI模型質量標準、領先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
美國OpenAI擁有數十萬英偉達GeForce顯卡的圖形處理器(GPU)設施
其次是AI項目享受國防優先順序(DX評級)的支持,也就是說將獲得與國防項目同等資源的傾斜,這將意味著AI項目將得到美國的巨額資金和優惠政策的扶持,這也將給予美國AI企業注入了極大的研發動力。
第三是對中國全方位的技術封鎖。如禁止進口中國公司的關鍵技術和服務、禁止在戰略領域給予中國投資者董事會席位、限制戰略信息獲取許可權、加強對外投資審查等。以達到阻擊中國在超級AI方面的技術突破。阻斷中國獲取關鍵技術和部件的渠道,阻止中國在核心領域實現超越的目的。
那麼,針對美國AI版的「曼哈頓計劃」,中國將如何面對呢?
首先是在超級AI大模型方面加大投資和研發力量,具體說來就是「堆算力、堆數據、堆演算法、堆能源、堆人力」,縮短與美國AI企業之間的差距。這條路既是美國「曼哈頓計劃」要走的路,也是中國AI企業要走的路,無任何捷徑可尋。中國在超級AI方面的「短板」主要有二:一是另闢蹊徑的創新能力。二是中國晶元僅達到14納米的工藝水平。這也正是中國在超級AI領域努力和趕超的方向。其實,在美國人眼裡,中美之間的差距並不大。USCC報告中明確指出,美中在AI技術上的差距已縮小到不足六個月。然,中國在超級AI大模型方面也具有優勢,如中國具有全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門類、最豐富的應用場景、最完整的產業鏈條,加之中國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快速響應和高效執行優勢,在超級AI領域中,縮短與美國的距離和趕超美國不過是時間問題。
蘇州高算力數據中心
其次是在超級AI大模型「落地」應用上狠下功夫。因為要真正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目標,就是要將超級AI大模型拉下神壇,將軍方御用的原子彈變成百姓吃得起的茶葉蛋。在現階段,應利用現有超級AI大模型獲取的數據,將其一個一個地應用到人們工作和生活場景中,使得政府官員、企業職工、普通民眾均可低成本地使用AI,使其變為人們降本增效,完成以往無法完成的工作,進行以往無法的行動。當AI普遍走入尋常百姓家之日,便是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目標之時。如同上世紀60年代,當超級電腦發明後,IBM宣布全世界上有五六部超級電腦就夠了的時候,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信息時代並未降臨。直到個人電腦PC出現後,進入了各行各業,走進了千家萬戶,全民普及了電腦後,才真正迎來了信息革命的到來。儘管這條應用之路在美國AI版的「曼哈頓計劃」並未提及,但其實美國人早已在悄悄地做了。
中國機器狗
在中國人眼中,AI版的「曼哈頓計劃」是中美AI大戰的一道戰書,儘管這場戰爭沒有硝煙。在中國人心中,對贏得這場AI大戰抱有必勝之信心,儘管贏得勝利並非易事。想當年,誕生於「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刀落日本毀了廣島長崎兩城。看今朝,再現的「曼哈頓計劃」,劍指中國欲止超越美國之步伐。
當年的那個「曼哈頓計劃」成功了。今日的這個「曼哈頓計劃」將是何結局?美國在看,中國在看,世界也在看.......
*圖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爭議將刪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