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開始時,國軍和日軍的戰力真是天壤之別嗎?

都知道國軍武器裝備落後,尤其是雜牌軍很多人能拿上漢陽造就不錯了,槍支嚴重短缺,關鍵是上了淞滬戰場的各個軍系用的槍支都不一樣,彈藥都沒法補充,都是絕版武器。



軍中維修武器的技術員更是沒有,一旦卡殼,武器就丟了,火炮也是,一丁點問題就不會處理了,直接甩路邊,導致日軍清理戰場後把這些國軍扔下的武器全收了,稍微修一下就能派上大用,國軍武器越大越少,日軍武器越大越多。



前幾批上淞滬戰場的中央軍武器裝備並不差,但炮火不會集中使用,要麼是不敢使用,生怕被日軍摧毀,重火力根本沒有發揮多大作用。淞滬戰場的各個軍系各打各的,沒有統一指揮、調度、協同,一盤散沙,戰術就是一字排開,導致很容易被重火力加持的日軍重開,然後被迅速切斷包圍。



老兵打完後,新招的兵蛋子都沒有訓練直接上戰場,因彈藥武器缺乏,打靶訓練都沒有聽說過。上了戰場,國軍戰士槍法極爛,而充分訓練的鬼子好似都是神槍手。傷員救助方面,更是相差甚遠,國軍寧可戰死,也不願意負傷,小傷能拖到截肢,不要命的傷會被治死。一旦戰爭時間拉長,國軍的新兵一茬不如一茬,戰鬥力會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