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戰略價值日益凸顯,眼看中俄兩國在該地區合作越來越密切,為了讓美政府投入更多資源,美國防部高官又炒作「中俄威脅」,並以此為借口加速美軍北極部署。然而,北極不應成為政治軍事競爭的角斗場,中俄等國在此地的正當合作更不應該被干涉。
普京此前視察北極地區島嶼
隨著北極地區的戰略價值越來越重要,美國對它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美國防部負責北極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弗格森最新表示,美國必須對這一關鍵地區給予更多關注,並投入更多資源。
為此,弗格森重點強調了中俄兩國對北極地區日益增長的關注。她先是聲稱,「中方高層將該地區視為新的戰略要地,正通過科研、經濟項目,來強化在該地區的存在」。
緊接著,她還表示,儘管俄羅斯正忙於俄烏衝突,但俄總統普京依舊對北極進行大量投資,特別是在軍事和經濟方面。
一架中國轟炸機(左)和一架俄羅斯轟炸機在阿拉斯加附近進行聯合演習
更讓其感到不安的是,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先是中俄兩國在白令海峽進行聯合演習,緊接著中俄海岸警衛隊在該地區也加強了合作。
弗格森還藉此「合理化」美國在北極地區的軍備部署,聲稱「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中俄威脅,畢竟隨著時間的發展,中俄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勢必會影響到美西方的利益,所以美國防部此前才發布了新的北極戰略」。
美方的這份新北極戰略,是在五個月前提出的,報告中宣稱北極對美國有「重大戰略意義」,其中包括守護美國本土的北部通道。
中國北極黃河站門口的石獅子
根據這份戰略,美國計劃加大在北極地區部署高科技感測器、雷達等設備。和這份戰略報告中提到的一樣,弗格森再次呼籲要加強和加拿大、冰島、丹麥、芬蘭等盟友的合作,聲稱這些國家和美國有著密切的地緣戰略聯繫。
為何美國對北極地區這麼「上心」呢?一方面,全球氣候變暖讓北極的能源開採、軍事部署都變得更加容易,北極的戰略地位因此直線上升。
另一方面,美國加快北極地區的軍事化部署,也是想先一步拿下北極地區的「主導權」。美方增強在北極的情報搜集以及項目存在,是為美軍未來在北極的行動鋪路。
破冰船
按照美方的設想,未來美國轟炸機、航母等重要武器,會更多地出現在北極,並從多個方向對俄羅斯形成軍事壓力。
但對俄羅斯來說,北極是戰略重地,普京此前通過的俄羅斯新海洋學說中,北極被列為俄國家海洋利益的首位。據稱,北極蘊藏著俄羅斯八成以上的可燃氣體,以及近兩成左右的石油。而且在破冰船技術上,俄羅斯更是世界領先。
位於北極圈的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設施
更不用說,中國作為北極事務的重要參與者,一直秉持「尊重、可持續、合作、共贏」的原則,跟各方都保持友好合作,積極推動北極的和平與長久性發展。美國那些歪曲中國北極政策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美國為了推動自身的軍事化部署,多次渲染「中俄威脅」,試圖將北極地區也變成政治和軍事競爭的「戰場」。但北極不是某些國家的「後花園」,美方應該收起自己的私心,停止干涉中俄正常合作,和各方展開平等、共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