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烏問題上已經綳不住了。綜合央視新聞最新發布的信息,當地時間12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年度記者會。在回答「是否願意在烏克蘭問題上妥協」這一問題時,普京回答說「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俄羅斯既願意談判,也願意妥協。」這是他要準備妥協了,用美國烏克蘭角度說,可以說他這是要「跪」了的節奏。
俄烏衝突爆發,很快就到3周年紀念日了。俄羅斯打了三年,也算是打得人困馬乏、精疲力盡,甚至可能也有民怨沸騰的一面,這毋庸置疑。
畢竟戰爭勞民傷財,打的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這一打數載,硬生生的把一個軍事強國打得只能與伊朗、朝鮮、古巴等稍顯落後的國家稱兄道弟、平起平坐,而且還需要那些「兄弟」各種「幫襯」才能勉強維持現狀。
你說俄羅斯方面普京還能怎麼綳得住?人前人後還得容光滿面、強顏歡笑、口若懸河、故作鎮定,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其實心裡早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擔心早晚一不小心就來一個徹底崩盤,到那時就是「千古一帝」淪為「千古罪人」的慘局,很難收拾。
因此,普京方面,其實一直就在尋求借坡下驢的一個「台階」,希望能夠早日從俄烏衝突的泥潭中抽身而退。只不過,這個「台階」實在是難尋,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天下這樣的好事不多,萬全之策終究只是傳說,如鏡花水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
於是,他借用舉行年度記者會這個機會,進行了一番自我表白式的說辭,大概就是要尋求如何解決俄烏衝突之道。藉此機會放出一些「風聲」,希望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
嗯,要這樣理解,也未嘗不可。總之,俄羅斯方面打累了,也是事實,無可辯駁。
不過,普京的話,還有好多下文,不得不繼續一一看完。看完之後,才能明白普京當前的真實心態,尤其是衝突對立方的烏克蘭及美國西方夥伴才能「對症下藥」地響應。
報道中稱,普京說:「俄羅斯既願意談判,也願意妥協。」他強調,俄羅斯願意在不預設條件的情況下開始談判,但應該以伊斯坦布爾共識為基礎。
不預設條件這個說法非常動聽,但加的那個後綴語,就相當的令烏克蘭方面不開心了,他說的是再不預設條件,至少也要以當年的「伊斯坦布爾協議」作為藍本基礎。
眾所周知,伊斯坦布爾協議的主要內容,據俄外長拉夫羅夫後來透露,是雙方已經達成了北約第五條適用於烏克蘭,但不包括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如果這些地方受到攻擊,協議立即取消。此外,還包括在烏領土上不得建立任何軍事基地等等。
雙方在伊斯坦布爾差不多都已經達成了共識,烏方已經草簽了協議文書;但是,當時時任英國首相的約翰遜緊急訪問了烏克蘭基輔,一夜之間,翻雲覆雨,協議沒有達成,雙方再次在戰場上開始比劃。
當然,約翰遜倒是沒有過多久就下了台,但是他留下的這份「遺產」卻持續影響了俄烏戰局直到今天。毫無疑問,他是代表美國西方夥伴的意思,要力挺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保持纏鬥的態勢。至於是不是純粹為了烏克蘭的利益,那就是「兩說」的後話了。
總之,要鼓勵烏克蘭澤連斯基總統要為了與西方的「共同價值觀」而戰,哪怕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併流盡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的最後一滴血,也在所不惜。
民主自由之路當然不平坦,於是,這一戰,就苦苦堅持了近三年。一直打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任期都結束了,還沒有打完,被俄羅斯方面佔領的土地,也沒有一寸收回來。相反,越打失地越多,到現在就是差不多烏東四州都快盡入俄羅斯囊中了。
北約東擴和削弱俄羅斯的經濟、軍事實力,是美國西方孜孜以求的目標,而橋頭堡就在烏克蘭,因此,烏克蘭的戰鬥意志絕不能丟,這大概就是約翰遜當年突訪基輔的真正原因。
當然,美英西方夥伴再次成功了,成功的讓澤連斯基硬挺了起來。西方出錢出武器,烏克蘭出人,俄烏雙方繼續展開艱苦卓絕的戰爭。一直打到現在烏克蘭方面已經被要求將徵兵年齡下調至18歲,仍然無法補充前線所需的兵力。
但儘管戰爭一直沒有結束,但同時澤連斯基的總統之位卻得以在前一任期結束之後,沒有經過新的選舉就「順理成章」的獲得連任,繼續指點江山、揮斥方猶。不能說澤連斯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繼續進行戰爭,但在俄方眼裡,難免會作如此揣測。
就在普京表達「綳不住」了要「妥協」的記者會上,普京就明確提出,俄方只會與烏克蘭合法領導層討論以及簽署相關協議,但澤連斯基目前並不屬於合法領導人。呵呵,普京說的,就是上述那個意思,他說澤連斯基不合法。
他的意思是如果烏克蘭舉行新的選舉且澤連斯基在選舉中勝出,他就將成為烏克蘭的合法領導人,普京就會與他本人親自討論「妥協」的問題。呵呵,這是在澤連斯基的腰子上插一刀嘞,真要烏克蘭馬上就開始選舉,那這仗豈非早就打不成了?!
這樣看來,普京的這個妥協,說是沒有條件,我看條件蠻苛刻的。當然,烏克蘭澤連斯基也不會照著普京畫的框鑽。
據報道,烏方其實也早就綳不住了,儘管現在西方仍在拚命的軍援烏克蘭,但澤連斯基自知全面反攻艱難,已經作好了2025年進行外交解決衝突的準備。
還是早點停火和談吧!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