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天員出艙時間對比:美國僅需6小時,神州十九差距讓人意外

航天員出艙活動

文 | 桃汁晥露

編輯 | 東方芙昕

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

前言


在12月17日,媒體報道神舟十九號的航天員在晚上21:57分完成了出艙活動。

航空航天

要知道,美國2018年時的出艙時間達到了6個多小時,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再看看我們這次的出艙時間,不少網友表示為什麼差距這麼大?我國這次的出艙時間有多少,這次的出艙活動又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么?

中國航天

美國出艙時間

2018年3月29日,美國的航天局向世界報道,他們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順利的完成了太空行走,他們的行走時長在當時已經是「破紀錄」的存在。

他們在3月23日搭載俄羅斯的載人航天飛船到達國際空間站,並完成了本次航天旅行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航天員離開他們的航天器在太空中進行維修工作,對航空設備進行安裝,並且維修壞掉的攝像頭。

不僅如此,他們還進行了各樣的太空實驗,將衛星進行安放,然後檢查和維修航天器的健康狀況。

美國宇航員

當年美國的兩位宇航員的出艙行動也是十分的豐富,他們安裝了兩個通信天線,維修了遭到破壞的攝像頭,還更換了製冷系統中壞掉的軟管。

美國的航天技術這幾年的發展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但是現在也遇到了很多技術挑戰。

今年有媒體報道國際空間站的問題,漏氣狀況越來越嚴重,現在已經面臨著緊急撤離的狀態。

空間站

這樣的危機情況讓人不得不擔心還在空間站上的宇航員的狀況,美國的航天局緊急布置,讓空間站中的載人「龍」飛船增加了臨時座椅,以防萬一。

實際上,空間站的漏氣已經有5年了,但是當時的漏氣速度並沒有很快,也不會對空間站造成什麼特別大的影響。

經過時間的發展和空間站的慢慢老化,漏問題也越來越嚴重,4處裂縫和50處「隱患」讓人擔憂空間站的安全性。

美國航天員

宇航員也是努力的對「隱患」進行修補,但已經無濟於事了,老的修補之後新的又重新出現,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和俄羅斯還出現了分歧。

俄羅斯認為這些影響無傷大雅,但是美國認為這樣的情況已經威脅到了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有些艙段需要永久關閉。

美國現在面臨的不僅只有國際空間站上的漏氣和碎片問題,還記得他們在6月6日升上太空的宇航員么?

美國航天員

本來預估返航的時間是6月14日,但是飛船的推進器出現了問題,而且還發生了氦氣泄漏,種種問題導致兩位宇航員現在都不能返航。

到現在美國「星際客機」的兩位宇航員還沒有「回家」,甚至返航的時間再次推遲,現在已經將他們的「太空之旅」延長到25年的3月底了。

不同於美國的技術問題,我國的航天技術一直待不斷的進步,這次的太空行走也是最好的證明。

爆炸

中國出艙時間

在今年的10月30日,我國的神舟十九號出成功發射,我們的三位航天員也是在這次的出艙活動中有著出色的表現。

12月17日晚上,三位航天員圓滿的完成了出艙活動。

他們和地面的科研人員進行密切的配合,這次的太空漫步將自己完全暴露在太空中,利用空間站的機械臂將自己送出空間站,完成空間碎片的防護罩安裝工作。

還完成了對艙外的航空航天設施的檢查,處理了廢棄的航空航天設備。

航天員出艙

九個小時的出艙活動讓蔡旭哲再次實現了長時間的艙外活動,宋令東也成為了我國第一個進行出艙活動的90後航天員。

這次9個小時的出艙活動極大的提高了我們的信心,之後我們還將繼續其他的活動,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向世界展示了我們航天技術的進步。

中國航天技術的進步

2003年,我們的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到現在,我們的航空航天已經取得了耀眼的成就,神舟系列飛船完成了多次任務,也培養了很多優秀的航天員。

航天員出艙

神州十九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發射以及9個小時的「太空漫步」展示了我們航天技術的成熟,我們的航天將在國際舞台上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的衛星技術以及材料科學遙感技術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為我們的社會發展也提供了技術支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航天自信,展現了我們的航天實力。

在之後的航天發展中,我們將不斷的和其他國家達成合作,將我們的空間站打開來,和其他的國家一起做航天的科學研究,促進國家間的科技交流。

航天員出艙工作

我們的航天技術也將繼續進行深空探索,探月、探火也將進一步提上日程,為人類的發展和生存提供更多可能。

科技的進步將會實現科技與民生的結合,用遙感技術檢測農作物的成熟階段,提高農業的發展,也將推動遠程醫療的發展,為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更高的醫療。

航空航天的發展讓我們每個國人都感到自豪,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也發展起來,強大起來了。

航天員出艙

結語

這次我們的「太空漫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航空實力,我們的航天精神也激勵著我們的進步,勇於攀登、追求卓越也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我們也要增強團結協作的能力,航天員們為了國家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科研工作人員為了自己的熱愛航天事業也做出自己的努力。

航天員出艙

無論我們身處什麼地方,做著什麼樣的工作,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要堅持不懈,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希望接下來的航天活動都能夠圓滿完成,我們的航天員都能夠平安健康的歸來。

信息來源:環球網 2024-12-17 再次刷新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神十九出艙視頻來了

信息來源:人民政協網 2018-03-30 美宇航員完成6小時太空行走

信息來源:千龍網 2024-12-19 美「星際客機」宇航員返程再推遲,或滯留太空9個月

信息來源:環球網 2024-11-18 漏氣問題無法解決,解體風險引發擔憂,國際空間站陷入「最嚴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