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石破茂贏得日本議會選舉擔任日本首相以來,中日關係似乎迎來了一個新的上升期,雙方不僅恢復了在軍事層面上的交流,日本外相也特地安排了訪華行程,進行了深入與中國進行對話的主要方針。但與此同時,石破茂在野期間的一些言論也被一些媒體重新扒到了檯面上例如組建亞太版北約,引發了海內外輿論的一致關注。加之近期更是有消息傳出,美國方面正在與日本進行磋商,旨在於台灣有事的大背景之下,將美軍瀕海作戰團部署在沖繩島上,進一步加劇了區域內的緊張局勢。
中俄軍機巡航日本海,日本態度轉變?
鑒於這一重大前提之下,中俄兩軍在日本海周邊開展了新一輪的戰略巡航活動。
根據新華社在11月29日的報道稱,中俄兩軍在當天開展了第29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活動,並且公布了相關的現場照片。內容顯示,一架隸屬於俄羅斯宮殿軍的圖95戰略轟炸機與兩架解放軍的轟6k轟炸機並排飛行,伴飛護航的殲16飛機,則攜帶了兩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和2枚霹靂10格鬥彈。
根據英國路透社的報道稱,韓國軍方表示,有11架中俄的軍機進入了韓國的防空識別區,直到韓國方面起飛了戰鬥機予以應對之後,這些中俄的飛機才在四個小時之後離開相關空域。
韓國政府已經向中俄雙方提出抗議,聲稱這次的聯合巡航並未向韓方進行過任何的提前通知。
與此同時,日本方面的表現卻顯得非常反常。
過去,只要中俄的軍機飛到日本海的周邊水域,日本方面就會在第一時間升空戰鬥機進行識別查證,並且召開特別的新聞發布會,對中俄的行動進行口誅筆伐。
但對於這次中俄的聯合巡邏,過去存在感較低的韓國反而成為「主角」,從某種意義上,這也能從側面看出日本對於中俄的態度,開始出現了一定的轉變。
石破茂服軟,避談亞太北約聊合作
11月29日,石破茂在日本國會眾議院發表首輪施政演說,釋放出了大量的積極信號。
日本媒體在報道中提到,在石破茂的這段演示當中,並沒有提及他之前所設想的亞太版北約,而是將重心放在了修改日美軍事同盟協定以上,要求美國方面向日本開放駐日美軍的電視設施使用許可權。
石破茂還透露,在自己當選日本首相之後,曾一度希望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見上一面,並且進行相對坦誠的交流。但這一要求卻遭到了特朗普本人的回絕,理由是「美國法律上的限制」,在就任總統之前,特朗普不會與任何的外國政要進行會晤。
從這一表述上看,石破茂內閣對於特朗普的上台,在本質上還是存在疑慮的,因為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之內,就曾推動了駐日美軍費用的加收工作,如今捲土重來的特朗普只會「超級加倍」,但要加分日本經濟全面不景氣,向美軍上供更多的經費顯然不太現實。所以石破茂希望同特朗普進行接觸,來探一探這位保守主義總統的口風,但顯然是吃了個閉門羹。
而在對華態度上,相較於他的前任岸田文雄,石破茂似乎已經服軟,不再局限於政治上的需求,而是打算進行所謂的「現實外交」,讓中日雙方在「可以合作的領域上合作」,這或許也是日本外務想訪問中國的一大初衷。
日本反覆無常,聽其言更要觀其行
從這一系列的表述上看,石破茂內閣顯然比先前的數屆日本政府要更加的務實,尤其是主動在公開場合提及與中國之間的合作,幾乎就是明擺著給美國上眼藥。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一樣,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是一個典型的孤立主義,在他上任之後,美國對日本的控制會進一步放鬆,這也給了石破茂這樣的追尋日本自由化的「右翼分子」一些可乘之機,乃至對自衛隊進行進一步鬆綁,升級為所謂的「國防軍」都是有可能的。
而在這一階段,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或許會變得極其微妙,就如同拜登時代的中美關係一樣,在合作的領域合作,在對抗的領域對抗。
同時,鑒於日本右翼對於領土擴張依舊存在不切實際的妄想,目前已經淡出全球輿論視野的釣魚島問題,或許也會再次被日本方面主動激化,讓雙方在政治上進入新一輪的緊張階段。
因此,對於中國來說,石破茂的就職演說雖然嘴上說得很好聽,但我們在聽其言的同時,更要觀其行,石破茂表面上看似人畜無害,但骨子裡的右翼思想,實則非常危險,因為他們從未對歷史進行過任何的反思,而美國對於日本的主動鬆綁也呈現出了「縱容」的態度。
但我們話又說回來,石破茂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團體,其真實目的是實現日本的國家「正常化」。
我們幾乎就可以斷定,石破茂在政治上的主要對手,實際上反而是身為宗主國的美國,而不是一衣帶水的中國,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石破茂高喊「對華合作」,而不是像他的前任岸田文雄、安倍晉三一樣,不斷地在公開場合叫囂,所謂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可有一句話也說得很好,叫作政治是由一系列客觀現實組成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已經影響到了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的右翼團體固然有野心讓國家走入正常化,可美軍長期佔據上風的現實卻又擺在這裡,美軍在日本千代田的基地,距離日本國會堂僅需半個小時的車程,加上東京地方特別搜查科這一柄凌駕於日本法律之上的政治利劍的存在,石破茂想翻天,可以說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