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總部原先只設「三部一委」,直到2017年才增設正軍級的裝備部

眾所周知,經過此前軍改的改革調整,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都是統一設立「四部一委」,即參謀部、政治工作部、後勤部、裝備部和紀委。其中,各軍種的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是副戰區級,後勤部、裝備部則是正軍級。而同樣是正戰區級的武警部隊,其在軍改中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設立「四部一委」,而是特殊的「三部一委」、沒有設立單獨的裝備部。據官方媒體的報道,武警部隊裝備部是直到2017年10月才正式亮相的,也就是說從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之前,武警部隊一直沒有設立裝備部。接下來,小聖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在此輪軍改之前,武警部隊作為正大軍區級單位,其總部機關由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組成,當時武警裝備部只是隸屬武警司令部的正師級二級部門,在相關工作層面都是要依靠武警司令部或者說是在武警司令部的領導下開展,並不具備獨立地位。

直到此輪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具體時間是在2016年3月,根據中央軍委的批准命令,武警部隊總部機關完成調整改革,其機關部門從原先的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變更為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委和後勤部,合稱「三部一委」。而相對應的,原先的武警司令部裝備部也隨之更名為武警參謀部裝備局(級別依舊是正師級),並作為武警參謀部的二級單位繼續履行裝備工作的職責。外界推測,之所以武警部隊沒有在一開始就獨立設置裝備部,可能是考慮到武警部隊對於裝備方面的保障需求並沒有像解放軍各軍兵種那樣突出,其裝備工作總體上是比較普通穩定的。

但後來伴隨著武警部隊工作體系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基層武警部隊對於海警船、直升機、步戰車以及火炮、無人機等重型裝備和信息化系統建設需求的不斷加大,專門在武警總部機關設立一個獨立的裝備部來牽頭開展相關工作就顯得很有必要了。於是,這才有了武警部隊總部機關編製體制的「二次調整」,即新組建正軍級的武警裝備部(部領導職數設置為一正二副)。如此一來,武警裝備部部長就是標準的正軍級職務,而且按慣例能夠進入武警部隊黨委常委班子;武警裝備部副部長則是副軍級領導職務。

2017年10月,根據武警部隊官方發布的消息,武警部隊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副政委、參謀長、政治工作部主任、後勤部部長、裝備部部長等武警總部首長一同前往北京展覽館參加活動。這一官方權威消息顯示,武警部隊總部機關已經深化為「四部一委」。從原先正師級的參謀部裝備局,到正軍級的武警裝備部,除了部門名稱的變化和獨立性加強外,更是直接跨越了整整兩個級別,顯示出武警部隊對於裝備工作的極大重視。

武警部隊也是我國的正規國防武裝力量,由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肩負執勤、處突、反恐、搶險救援、防衛作戰和海上維權執法這六大職責。而反恐維穩、防衛作戰和海上維權執法這三大職責無不對武警部隊的裝備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再加上武警部隊又存在迫切的換裝需求,因此武警部隊裝備部的設立正是順應了武警部隊裝備體系建設的現實需求。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關注、轉發;轉載請聯繫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