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承認,美國派出了軍事顧問前往烏克蘭

自從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的言論後,外界對於西方會不會出兵烏克蘭的猜測和討論便一直沒停。

儘管,美英德意等國都發聲否認了出兵烏克蘭的可能性,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西方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實際做的卻完全不同。

例如,德國總理朔爾茨曾表示,英國士兵已經身處烏克蘭,為烏軍發射「風暴之影」導彈提供地面支持。

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則表示,一些北約國家已經出兵烏克蘭了,並稱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不過,西科爾斯基並未指出,究竟是哪些北約國家。

這還沒完,21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雖然北約沒有在烏克蘭部署作戰部隊的計劃,但一些成員國的確已經向烏克蘭派遣了軍事顧問,但強調這些顧問與「作戰部隊」存在明顯不同。

言下之意,西方向烏派遣軍事人員,已經是事實了,而北約秘書長特地強調的「這些人並非作戰部隊」,也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似乎是意識到了「事情瞞不住了」,美國也索性「攤牌」了。

26日,五角大樓發言人萊德證實,美國的確派出了軍事顧問前往烏克蘭,但強調美國不打算在烏克蘭境內作戰,這些軍事顧問也不會在烏克蘭參加戰鬥,更不會將他們部署在俄烏戰場前線。

萊德還表示,美國政府意識到向烏克蘭派遣軍事顧問的風險,所以採取了預防措施,以保障這些人員的安全。

也就是說,美國的軍事顧問已經來到了烏克蘭,但究竟來烏克蘭幹什麼,美國卻沒有說明。

至於五角大樓強調,這些軍事顧問不會參與俄烏衝突,這樣的說法同樣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畢竟,參與衝突的方式和形式有很多種,即便沒有親自上戰場作戰,也可以通過「獻計獻策」的方式影響衝突走向。

因此,這些美軍顧問在烏克蘭的存在,不僅容易加劇局勢緊張,更將增加俄與西方發生衝突的風險。

此外,同樣在26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上合組織成員國防長會議上公開表示,外國顧問直接參与了基輔在俄境內開展的破壞行動的準備工作,並且烏克蘭幾乎每天都會使用從西方獲得的武器來襲擊俄羅斯。

紹伊古還表示,根據俄方獲得的情報顯示,西方正在準備對烏軍人員展開新一輪訓練,並稱西方軍事專家和僱傭兵也已進入戰區。

請注意,紹伊古是在上合組織成員國防長會議上公開發表的這一言論,雖然沒有明確點出「究竟都有哪些西方顧問和僱傭兵抵達了烏克蘭」,但明眼人都清楚,估計其中少不了美國的身影。

對此,怎麼看?且談2點粗淺看法吧。

1,西方軍事人員進入烏克蘭,應該不再是什麼秘密了。如今的關鍵在於,這些軍事人員會不會直接干預俄烏衝突,干預程度會有多大,會給局勢走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烏克蘭曾對俄方發起過多次重要空襲和打擊,包括對克里米亞俄軍機場、導致俄軍多架戰機癱瘓,以及「擊落」俄轟炸機,儘管這些消息都沒得到俄方證實,但烏克蘭卻已公開慶祝勝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烏克蘭真得到了西方的支持,或者軍事顧問的幫助,發動這些奇襲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了,在西方向烏提供大量先進武器裝備的情況下,如果西方軍事專家或顧問也參與到烏軍行動策劃、決策中,這不禁讓人感慨——這不就是俄羅斯與西方變相展開對抗嗎?

2,西方軍事人員已進入烏克蘭,俄羅斯該如何應對?

畢竟,這些軍事人員究竟有沒有介入俄烏衝突,其實是很難界定的,但這些人員對戰場局勢的影響又是難以預料的,俄羅斯顯然不會對此無動於衷。

尤其是,紹伊古還表示,這些西方顧問與烏克蘭襲擊俄羅斯的行動有關聯,俄羅斯就更不可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因此,西方軍事人員進入烏克蘭後,外界也不免猜測,俄羅斯會不會發起「斬首」行動,以打擊這些西方人員?

但更讓人擔憂的是,如果俄羅斯採取了行動,會不會加速與美西方關係的惡化,導致雙方發生衝突的風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