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總司令被撤,普京亮明與波蘭開戰條件;關鍵時刻,中方兩句話闡明立場,釋放信號引人關注。俄烏局勢再起波瀾之際,普京亮出了什麼與波蘭的開戰條件?中方在烏克蘭危機的立場又是怎樣的?
俄烏衝突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基輔方面傳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那就是烏總統澤連斯基已簽署總統令,解除了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的職務,改任烏陸軍司令瑟爾斯基為新一任武裝部隊總司令。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2月8日報道,澤連斯基在當晚的視頻講話中正式公布了這一消息。他表示,烏軍亟需新的管理、動員和招募方法,給那些缺乏前線作戰經驗的士兵指明方向,更新烏武裝部隊領導層就是此次軍隊改革中的一環。
就講話內容來看,此番人事任免似乎只是烏軍為扭轉戰局劣勢所做的必要調整,目的是帶領軍隊走出反攻困境,提高軍隊綜合素質。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口頭感謝扎盧日內過去兩年所作努力,建議後者繼續留任國家領導層的澤連斯基可能並沒有那麼「好心」。
尤其考慮到烏克蘭公眾對扎盧日內的信任度已經超過了90%,遠高於澤連斯基的77%,有關澤連斯基與扎盧日內之間緊張關係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有分析認為,扎盧日內被撤可能與烏軍領導層的矛盾存在必然聯繫。
據了解,澤連斯基與扎盧日內間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是兩人在俄烏衝突局勢上的描述存在較大差別;第二,是兩者在烏軍動員上存在較大差異。種種跡象表明,相較於對戰局持樂觀狀態的澤連斯基,扎盧日內對前線形勢的評價明顯更「悲觀」一些。
在去年11月的一場採訪中,扎盧日內曾公開承認俄烏衝突已經陷入「僵局」,政府需要降低徵兵年齡限制,確保前線兵力充足。對此,澤連斯基方面則持明確反對意見,他認為扎盧日內的言論會引發西方盟友恐慌,給俄軍以「可趁之機」。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並未就烏軍「換帥」一事做出過多評價,只表示烏方有權自主決定,但俄方已經從這次人事調整中嗅出了一絲機會。俄總統普京表示,俄方沒有進一步擴大戰局的打算,俄羅斯與波蘭開戰的唯一可能是「後者攻擊俄羅斯」。
眾所周知,俄烏衝突爆發後,波蘭政府一直站在烏克蘭一邊;本月早些時候,波蘭國防部長還放出了不排除與俄羅斯發生戰爭的「警告」,稱波蘭必須為戰爭做好準備。如今普京明確表態無意與波蘭開戰,就是在警告那些意圖將烏克蘭危機擴大化的國家——俄方有信心在俄烏戰場取得勝利,不會主動擴大戰火;一旦俄方與北約爆發衝突,責任只在於北約國家的軍事威脅。
對於俄烏局勢發生的新變化,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在本月7日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表明了立場。汪文斌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始終為停火止戰、政治解決危機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中方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推動危機得到政治解決。」
透過上述兩句話,不難發現中方始終站在客觀中立、勸和促談的一邊,既不會與俄羅斯結盟,也不會「站邊」烏克蘭。中方歡迎各國為烏克蘭危機和平解決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