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爭上「龍虎榜」 個個當好「排頭兵」

第七十二集團軍某旅激發官兵創先爭優激情幹勁——

人人爭上「龍虎榜」 個個當好「排頭兵」

■解放軍報記者 向黎鳴 通訊員 陳 凱 桂方青

負重賽跑、刺殺比武、200米武裝翻輪胎……寒冬時節,記者來到第72集團軍某旅中心訓練場,處處可見一派火熱練兵景象。特別是主席台兩側分立的巨型「龍虎榜」,尤為引人注目。走近觀看,只見上面展陳著該旅田徑、軍體、共同基礎等6類60名訓練標兵的照片和所獲榮譽。

「將這兩個『龍虎榜』設計成戰旗形狀,就是希望能夠引領廣大官兵積極投身練兵備戰,爭當訓練尖兵。」該旅參謀部領導告訴記者,旅隊歷史厚重、戰功卓著,先後湧現出 「大功連」「制空獵手連」「海上練兵模範連」和華東軍區一級戰鬥英模劉坤等英模單位與個人。在新時代練兵備戰實踐中,他們探索形成了每月組織單兵課目普考抽考、每季度開展創破紀錄比武、每年舉辦軍事體育運動會的崗位練兵機制。

去年,該旅完善營區氛圍布設,決定設立旅級「龍虎榜」,並把位置定在了中心訓練場最醒目的地方——主席台兩側。「就是要讓訓練之星成為最受矚目、最閃亮的星。」談起為何這樣選址,一名旅領導道出了黨委的考量。

為了榮登榜單,官兵們精武強能、創先爭優熱情高漲。

「一號靶準備完畢」「二號靶準備完畢」……記者循聲望去,只見遠處的射擊場地上,一場比武正在進行,10名官兵依次入場,緊跟口令開始射擊。一陣槍聲過後,成績公布,引發現場一片歡騰:「5號靶10發98環,第一名!」

記者了解到,第一名獲得者正是步兵三連班長田小忠,他的照片就張貼在「龍虎榜」上。

然而,田小忠的上榜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此前的兩次創破紀錄比武中,他皆以微弱劣勢輸給了戰友呂惲軒。看著呂惲軒榮登「龍虎榜」,田小忠心裡既為他高興,又有些懊惱。

回到連隊,田小忠仔細分析比武得失,發現自己射擊的彈道大多偏左。經過排查,他意識到,新式步槍的準星相較之前使用的步槍稍窄,導致瞄準出現誤差。於是,在接下來的訓練中,他努力改變射擊習慣。為提高據槍穩定性,他在槍口處、頭頂和肩膀上各放一塊石子,一練就是一小時。靠著不服輸的拼勁,他終於在比武中奪魁,如願登上「龍虎榜」。

「榜上有名」並不能「高枕無憂」。在這座火熱的軍營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蓬勃的朝氣和進取的動力。田小忠告訴記者,由於旅里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崗位練兵機制,各課目紀錄經常被刷新。

步兵一連戰士熊德權,去年在創破紀錄比武中勇奪400米障礙課目第一名。但他登榜沒幾天,隨著新年度訓練展開,這項紀錄很快被打破,他在「龍虎榜」上的「咖位」也被其他戰友取代。熊德權由衷感慨:「現在大家真的感受到了什麼叫『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沒有強烈的『本領恐慌』,沒有不斷挑戰和突破自我,就會被後來者超越。」

「我們既為一名戰士長時間『霸榜』點贊,更希望越來越多的新面孔脫穎而出,形成人人爭上『龍虎榜』,個個當好『排頭兵』的良好局面。」該旅作訓科沈參謀告訴記者,此前,老班長楊夢飛的輕機槍夜間射擊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其「王者」地位一時難以撼動。不想,幾個月後,他竟被新兵王澤霖「擊敗」了。看到自己的照片被移出「龍虎榜」,楊夢飛感到臉上無光,心裡憋著一股勁。

了解到這一情況,沈參謀把楊夢飛和王澤霖請到新建成的工程技術人才孵化中心,讓他倆鑽研改進輕機槍夜間射擊訓練辦法。強強聯手、集智攻關,兩人很快摸索出一套管用實用的「小竅門」,有效提升了該課目整體成績。

刊於2月9日《解放軍報》6版

來源丨解放軍報、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監製丨歐燦 侯大偉

編審丨劉建偉 嚴珊 錢宗陽

責編丨韓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