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派楊得志去朝鮮,問有啥要求,他只提出:朱老總到我這看看

1950年的10月末,彭德懷元帥擔任著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兼政委,親自率領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打響抗美援朝戰役,此時朝鮮戰場上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一切都發生了不可預測的變化,美國人想要在10月徹底佔領朝鮮半島,滅亡朝鮮的計劃破產。

於是乎,剛剛建立的新中國,也與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打響了戰爭。

美國人對於志願軍軍隊的戰鬥力是感到詫異的,因為在過去多年的歷史中,美國人絕大多數時候都是與國民黨軍隊打交道,國民黨軍隊整體的戰鬥力都是靠武器裝備支撐上去的,在意志方面卻是非常薄弱,另一方面,美國人並不足夠了解解放軍,所以在正式開打之後,便吃了大虧。

按客觀來說,美國人的戰鬥力堪稱世界第一,這也不是吹出來的,他們先進的裝備和手段都非常之強大。

基於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央軍委和毛主席都認為,光是第一支進入朝鮮的13兵團,暫時無法完全抵禦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所有戰線,因此,在1950年的十一月初,中央軍委向當時正在西北地區修建鐵路的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發電報,希望楊得志立即帶領部隊前往山東兗州一帶進行休整。

楊得志

作為新中國的兵團司令楊得志自然是知道我軍已經開始前往朝鮮打響第一次戰役了,而這一次受到中央軍委的臨時調動,還是前往靠近東北的山東兗州,19兵團毫無疑問也將是作為進入朝鮮作戰的預備隊

對於中央的這個命令,楊得志沒有任何疑問,更沒有反對,於是在不久後下令部隊的各部門以及各級領導做好轉移工作。

許多人都猜到了自己將要前往朝鮮和美國人作戰,忐忑和激動的情緒不斷交雜著。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19兵團便完成了整個兵團的轉移,到達了山東兗州進行休整。

此前19兵團經過北京的時候,楊得志則被毛主席以及朱德老總叫回來北京進行談話。

這場談話的主要內容,正是毛主席告訴楊得志,此次調集十九兵團到山東休整,就是為了準備讓十九兵團進入朝鮮參與抗美援朝戰役。

對於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一中領導人的命令,楊得志表示堅決服從,沒有任何異議。

而毛主席與朱德隨後也表示,這一次調集在西北負責重要基建任務的19兵團急匆匆地從西北回到前線,對於同志們中央軍委也是抱有歉意的,所以毛主席便問楊得志,如果有什麼要求,或者暫時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在這裡提出來,中央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

聽到了毛主席這番話之後,楊得志便沉思了一下,隨後他便對毛主席笑著說道:

「對於中央,我們19兵團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不過可以的話,我們希望朱德同志過幾天能到山東去一趟」。

聽到楊得志的要求,不論是毛主席還是朱德都忽然愣了一下,而後相視而笑。

朱德則當場表示:

「你放心,我會盡量安排好工作,在這兩天就前往山東與你們19兵團的將士們會面」。

得到了朱德老總的保證之後,楊得志緊接著便帶著部隊日夜兼程的前往了山東。

那麼在19兵團即將進入朝鮮作戰之前,楊得志為何提出朱德能到他們的部隊來看看要求呢?

而朱德後來到了山東之後,對十九兵團的將士們又有著怎麼樣的幫助呢?

其實朱德與19兵團將士們之間的感情是非常特殊,也非常深的。

在後來許多人的眼中,於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以及朱德老總等一眾中央領導人,一直都是在陝北延安或者河北西柏坡這些中樞位置的,他們在後方負責戰略的計劃,以及整體戰場的把控,所以難以抽身前往前線,但事實上,朱德老總在1947年的時候,就早早離開了延安中央,前往華北進行工作。

朱德老總離開陝北,是建立在晉察冀軍區當時被傅作義多次進行的重創,甚至是丟掉了華北重要解放城市張家口,以及當時陝北中央被胡宗南20多萬大軍進行掃蕩的背景下的,朱老總離開陝北前往華北,核心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帶領華北部隊在戰場上扭轉局勢反敗為勝。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朱德更早地轉移到了河北西柏坡地區,而當朱德來到了華北軍區之後,朱德便發揮了自己多年老練的治軍以及帶兵能力,在短時間內改掉了華北軍區部隊不良的作戰習慣,以及錯誤的作戰意識。

也是朱德到了華北給華北軍區的戰士們樹立信心之後,華北軍區的部隊自1946年以來的失利局面到1947年開始有了巨大的改變。

1947年春天,朱德從陝北來到了華北軍區。經過數個月的休整以及調整,華北軍區的各大部隊明確了第一個首要任務就是要打勝仗重新恢復各部隊的士氣。

於是,在1947年的秋天,楊得志率領晉察冀野戰軍打響了清風店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晉察冀野戰軍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將傅作義牢牢壓制住,徹底改變了過去被傅作義壓著打的局面,所以楊得志以及他手下的一眾將士,對朱德老總非常之感激以及欽佩。

這也是在1950年十九兵團在準備進入朝鮮作戰前,楊得志希望朱德能到山東兗州與將士們見一面的根本原因。

首先,19兵團的將士們知道自己將面對的對手,乃是當今世上最強大的軍事強國「美國」,此時的美國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就拿與解放軍作戰過的日軍和國民黨軍來做比較。

美國的美械裝備可以說牢牢壓制住日式裝備,在解放戰爭上,能發揮出最強效果的,就是美式裝備,而當年國民黨軍自稱的全美械部隊,其實也只能算是半美械部隊,甚至於整編七十四師,新六軍這種國民黨主力,在美軍的部隊中,只能算是雜牌部隊。

因此,面對一個這樣的對手,十九兵團將士們心情是忐忑的。

其次,隨著彭德懷元帥率領第一批部隊進入朝鮮作戰之後,各方面的戰報返回國內,都顯示美軍有的強大的火力,而我軍在正面作戰上有著一定的劣勢,這是客觀事實,但楊得志希望戰士們能忘掉這種情緒,所以希望朱德如同1947年來到華北鼓勵部隊時一樣,再次鼓舞他們。

對於楊得志的想法,朱德自然是能夠明白的,而且朱德跟楊得志之間的關係也非常親近,不管是在紅軍時期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朱德都非常看重楊得志,楊得志在心中也將朱德當作一個非常尊敬的長輩。

在紅軍長征的時候,楊得志擔任著紅一軍團第一師的第一團團長,楊得志率領部隊在長征的路上創造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戰績,朱德也多次對楊得志進行表彰,更是徹夜長談。

當時還只是一個紅軍團長的楊得志能夠有此待遇,自然是受到了朱德巨大的鼓舞,楊得志得以快速成長,後來在八路軍建成之後,楊得志接替了養病的徐海東擔任了三四四旅的旅長,而朱德就是楊得志擔任八路軍主力旅長的推薦者。

當楊得志來到了山東之後,朱德沒過多久便也跟著來到山東,當十九兵團的將士們知道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朱德來看望他們的時候,變得振奮不已。

朱德告訴,他們這一次面對的敵人,要比以往的敵人更加強大,但是朱德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像當年一樣,將難以擊敗的敵人,不可戰勝的敵人,徹底甩在後面和人民解放軍將會成為唯一的勝利者。

將士們都被朱德鼓舞的熱淚盈眶,在不久之後,楊得志率領部隊正式啟程進入朝鮮。而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19兵團也做出了令人耀眼且矚目的成績,也為所謂新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