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日前公布消息,稱有2枚導彈偷襲俄軍基地,當場俄軍防空導彈出動攔截,雷達頓時就發現一個不尋常信號,此次行動,似乎有美軍的身影?
1、烏軍偷襲成功,美軍又幫忙了?
據媒體報道,在克里米亞半島辛菲羅波爾市的一處俄軍基地遭到導彈襲擊,此次襲擊事件被當地監控攝像頭完整記錄了。
根據監控畫面顯示,來襲的這兩枚導彈速度非常快,俄軍防空系統防不勝防,最終還是沒能成功攔截。
襲擊後,該基地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官兵四處躲藏。就在此時,俄軍第31師迅速反應,啟動新的防空導彈系統,雷達開啟後,發現了一些問題。
在距離克里米亞250公里位置,那裡出現了一架美國海軍不明飛機。
分析指出,顯然,這是美軍機在給烏軍導彈指路,以精確實施打擊。當天,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表示,實際上,美國和北約已經參戰,在烏克蘭進行情報支持和關鍵打擊的,都是美國和北約軍官。
他們組建了完善的數據鏈,通過衛星系統給烏軍提供情報和目標位置。
美國飛機每一次抵近,實際都是在試探俄軍雷達,找到探測死角,從而為烏克蘭導彈和無人機制定攻擊路線,以此繞開俄軍防空導彈系統,實現精確打擊。
2、烏軍頹勢盡顯,西方賣力援烏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俄烏局勢的整體走向,俄軍依然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戰場優勢和主導權。
在俄羅斯看來,眼下似乎復原了二戰時期的莫斯科保衛戰,在美國的物質支援下,再一次打敗了歐洲侵略者,保衛戰期間,還完成了一次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
目前,佔據戰場主導權的俄軍部隊,在制空權和重火力的雙重優勢下,下一步就是打消耗戰,持續消耗北約剩餘的武器彈藥,消耗烏軍殘餘部隊。
也就是說,烏克蘭全線戰敗,就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當北約炮彈、裝甲車都被統統打成廢鐵後,不僅烏克蘭要吞下戰敗的苦果,就連整個歐洲,恐怕都要承受來自俄羅斯的報復打擊。
但這似乎也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為了不讓這一情況發生,美西方只能不斷加大援助力度,若烏克蘭戰敗,那就北約只能親自上。
日前,烏克蘭國防部表示,支持烏克蘭的國際「炮兵聯盟」在巴黎正式成立,這個聯盟旨在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火炮、炮彈以及炮兵作戰的相關武器裝備。
3、「炮兵聯盟」又是個花架子?
軍事專家指出,這個聯盟對於烏克蘭目前維持戰局,可能會發揮一定的作用,但要想起到反敗為勝的效果,還是很困難的。
按照烏克蘭的說法,提供新的炮兵可以加強烏軍對俄羅斯「侵略」的反擊,並確保已經提供的炮兵武器,可以繼續發揮有效作用。
近兩年作戰的烏軍不斷面對彈藥短缺、火力有限的困局。儘管歐盟承諾在2024年開春之前,會向烏克蘭提供100萬發炮彈,但據歐洲議會統計,目前只有30萬發到位。
關鍵時刻,法國立馬給烏克蘭送上「定心丸」。
法國國防部長表示,接下來將提高彈藥生產能力,今年每月炮彈產量,將從原來的1000枚,增加到3000枚,並且法國有能力在2025年,為烏克蘭生產78門「凱撒」榴彈炮。
此外,法防長還說,將根據烏軍的使用反饋,進行現代化改造,包括對相關無人機和利用ai技術對俄坦克進行識別。
但現實問題是,西方炮彈的產量,壓根跟不上烏軍前線的消耗速度,炮彈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反而許多北約國家彈藥庫存見底,德國軍工寡頭表示,所有歐洲彈藥庫都需要6到10年時間才能再次填滿。
儘管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烏軍還在前線頑強抵抗,這令俄軍很是窩火。
4、烏軍東施效顰,偷學俄軍戰術
現在,烏軍開始學了俄軍的戰術,建立烏克蘭版的蘇羅維金防線,全面修建965公里的鋼筋混凝土防線。
在阿瓦迪夫卡戰線大後方、頓涅茨克雙子城斯拉維揚斯克、庫皮揚斯克、巴赫穆特等多處戰線,烏軍開始全面修建縱深防禦工事。
這一條大縱深防禦戰線,利用了天然河流和高地為核心,結構和蘇羅維金防線一樣,都採用了三層防禦系統。
在據點附近,烏軍還部署了密密麻麻的工事堡壘,依託農村、丘陵挖掘了大量壕溝和掩蔽部。不同的是,烏軍防線是扇形向心收縮的配置。
這是因為烏軍缺乏制空權和可以進行火力掩護的裝甲力量,沒有辦法展開大規模的反攻。
所以,隨著俄軍裝甲部隊不斷進攻,烏軍陣線核心就會不停的向心收縮,當俄軍火力越來越密集的時候,烏軍最後防線可能會形成堡壘式的防禦體系。
烏克蘭這是打算利用大縱深防線消耗俄軍的力量,這令俄軍氣不打一處來。
俄烏戰爭剛開始的時候,俄軍原本就想搞一次突襲基輔的斬首行動,但只要大炮一響,烏克蘭軍隊就會抵抗,俄羅斯的閃擊戰計劃就輸了。
現如今,既然閃電戰大不了,那就是能打消耗戰,最後把烏克蘭活活拖死,再把北約拖下場,到了這個時候,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