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一夜遭59次大規模空襲,稱發現「朝鮮導彈」!俄或啟動戰爭經濟

2024年1月8日夜間,敵軍使用巡航導彈、航空導彈、彈道導彈、防空導彈和攻擊無人機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攻擊。

烏克蘭至今沒有放棄攻勢,背靠著北約依然想打翻身仗,可真實的現實或許並非站在烏克蘭那邊,恐怕開年的這一次大規模『4彈1機』多導彈類型與無人機的攻勢,反而是俄羅斯要決定向北約代理人戰爭做出了斷的一年。

如此消耗戰,就算不是烏克蘭,也大概率吃不消了。這次大轟炸過後,俄羅斯的導彈庫存到底是多少已經不再是一個謎了,恐怕會比所有人猜測的都要多得多,這場戰爭到底是誰在消耗誰,

先看看烏克蘭被開年大轟炸之後做出的公告,烏克蘭空軍官方做出戰報如下:

擊落8架BpLA「Shahed-136/131」,18枚Kh-101/Kh-555/Kh-55巡航導彈。

先不說這些被摧毀的數量,烏克蘭也做了一整夜的空襲手段記錄,共記錄了59次之多,如下:

8架「Shahed-136/131」型衝擊無人機,7 枚 S-300/S-400 防空導彈,4 枚 Kh-47M2「匕首」空彈道導彈,24 枚 Kh-101/Kh-555/Kh-55 巡航導彈,8 枚 Kh-22 巡航導彈,6 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2 枚 Kh-31P 制導空中導彈。

這個導彈的載具有MiG-31K 飛機、Tu-95MS 戰略轟炸機、Tu-22M3 轟炸機,還有戰術飛機。這次敵人襲擊了烏克蘭的不同地區,特別是沿彈道飛行的導彈瞄準哈爾科夫、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扎波羅熱和赫梅利尼茨基地區。

而這次「開年大轟炸」的最為焦點的信息卻在導彈殘骸中,烏稱收集了俄導彈殘骸,西方軍事專家對殘骸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導彈並不是俄的伊斯坎德爾,而是朝鮮的火星11系列導彈。

而在這份分析過後,西方軍事專家還給了另一個數字:100萬發炮彈!

據美國「TheDrive」《戰區》專欄報道,韓國國家情報局在一份簡報中透露,朝鮮近期已向俄羅斯運送了十多批彈藥,其中包括一百萬發炮彈。


而這也是最近幾天朝鮮向延坪島發射炮彈導致韓國發布緊急撤離令的原因,朝鮮的炮彈太多了,美國國防部的目標是到二零二八年,每個月能夠生產八萬五千枚炮彈,倘若韓國說的真的,那這就意味著朝鮮向俄羅斯運送了,相當於五年後美國一年的炮彈產能。



更令烏克蘭絕望的是「口徑」的問題,刨去韓國做出的消息,公開消息中顯示俄斯已經向朝鮮訂購了一千萬發炮彈,這相當於俄羅斯軍工企業五年左右的產量,朝鮮的火炮所使用的口徑源自前蘇聯把這些炮彈用在俄羅斯的火炮上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俄烏戰場的局勢在今年到底是否會發生巨變,這個局,真的不好說了。由於朝鮮對韓國正式宣布敵對國這一點,半島局勢的緊張,最終也可能會對整個西方產生重要的衝擊。

而倘若這一切正在側面證明俄羅斯全面啟動了戰爭經濟的話,那麼俄羅斯的庫存將不再是一個被猜測的局面,而是會多到全球戰爭的風險國立刻發生逆向傾斜,從這次一夜之間59次空襲就可以看出,「導彈襲城」階段,不是什麼國家都能吃得消的。

遠在東亞的韓國之所以這麼緊張,是因為這是正在影響全球局勢的一場多點戰爭,繼俄烏、巴以之後,亞洲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局勢的爆點。

隨著胡塞武裝直接向美軍叫板,不論是東歐,還是中東,下面這樣的場景將會消失在戰爭的壞境里。

而且目前美國及其盟友也正在考慮攻打胡塞武裝的打算,相信已經有些讀者已經從那個『臭名遠揚』的彭博社那裡了解到了美國軍事和海軍專家們列舉了可能要採取的多種行動手段。

而格拉西莫夫在克里米亞被炸死的傳聞不論是不是真的,俄羅斯這次對烏克蘭大規模的空襲都將證明一件事,各國軍工都進入了產能的高峰,當然,應該把烏克蘭除外,因為烏克蘭靠的是北約的「外援」。

而有了巴以衝突這一『黑天鵝』事件,烏克蘭所能獲取的援助大大減少,這使得烏克蘭堅持下去的底氣不足,烏軍在前線兵力吃緊,國內兵源又跟不上,前線有潰敗的跡象。但俄羅斯卻也在提高產能的同時,獲得了巨量的彈藥輸入。

俄烏局勢的這一升一降,對中東以及半島氣氛又是一次未知的變數,世界局勢正在經由每一個區域的戰爭牽動著未知的變數。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世界局勢變複雜了,其實沒有變複雜,背後的兩大霸權力量都在往一處使勁,變化只是『數量變多了』。

整個世界都在一個迴路當中,現在ISIS也突然出現了,目標是伊朗,而ISIS的背後又是誰呢?

韓國在烏克蘭一夜之間被59次大規模轟炸發生後,幾乎把朝鮮對俄羅斯的訂單從頭到尾盤了一遍,它緊張的是什麼呢?只是延坪島已經連續3天發射的大炮嗎?也不是,這背後是韓國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地緣軍事地位,而韓國背後又是誰呢?

不是凡事最終都會指向美國和以色列,邏輯錯了,是美國和以色列主導著這一切,東歐、中東,下一個是不是東亞,其實答案就在眼前了,在國際局勢緊張的時候,後知後覺的作態就等同於必然失敗,所以強化軍事,是最為必要的命運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