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公務船隻也進入台島3海里的範圍了。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由於海況不佳,大陸的兩艘拖船和一艘工作平台船靠近了台灣島最南端鵝鑾鼻附近的海域。根據島內媒體的報道稱,離岸邊的距離不到3海里,然後遭到了台灣地區所謂「海巡署」的人員的喊話,要求他們立即離開,聲稱這是他們所謂的「限制海域」。
無線電里記錄的對話記錄是,台所謂「海巡署」稱:「請立即離開,我『限制海域』,貴船不能進來『限制水域』」。結果大陸船員對台灣地區所謂的「海巡署」人員進行了嚴厲的斥責,表示:「行了,行了,你們台灣省就是台灣省,但這裡是中國的領土,不是你們『台灣當局』的。」
而且,根據航行軌跡顯示,實際上當時靠近的距離更近,已經到了1.8海里,不到4公里了。
這是有史以來大陸公務船距離台島最近的一次航行行動。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軍艦、漁船早已經進入過台島的附近了,但公務船隻還沒有這麼近地抵近過。此次大陸公務船進入台島3海里範圍內航行,應該是一次計劃外的意外行動。雖然是個意外,但也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它強烈地宣示了我們對台島領海和海洋權益的所有權。真是有點無意插柳,柳成行。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恰恰就是在意外當中受到啟發而帶來豐碩成果的。從這次意外抵近台島,「台灣當局」除了發發惡狠狠的口頭威脅之外,其實也無計可施。
那麼今後是否可以依循此例,更大範圍地使用公務船隻抵近台島呢?
比如:海警船、打撈救生船、國有海工船等等,以規避不良海況,節省航程的合理理由,進入台島數海里範圍內航行。用公務船隻反覆抵近台島航行,可能有比軍艦更好的用途。
一是,可以更柔性地宣示主權權益,既宣示了主權,又沒有用軍事手段,它會讓「台灣當局」束手無策。如果「台灣當局」動用武力來處置,那大陸就有正當理由用武力來反制,因為即使從國際海洋法的角度,大陸民用船隻抵近台島也是應該被允許的,更不用說大陸認為是在自己的領海範圍內航行了。
二是,可以剛柔相濟的,展示和平統一,表明大陸也可以不用軍艦抵近台島宣示主權維護統一。但前提是,台灣地區必須願意和平統一,給予台灣民眾更多的思考空間。
三是,有助於更加有效地打掉「台灣當局」的所謂「限制水域」。民用船舶數量多,活動頻率大,頻繁地進入台島附近航行,能夠讓台灣地區所謂「海軍」和「海巡署」疲於應對,應接不暇。久而久之可能就會疏於防範,為我軍事行動創造有利局面。
總之,使用公務船抵近台島航行可能是一個可行的台海行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