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解放軍現役部隊外,我國其實還有5類隱藏的作戰力量,有大用

目前,由於整個世界都愈發的不太平、戰爭的風險係數也越來越高,所以國際上有許多知名的軍事學者或媒體對於各國的戰爭潛力是日益關注。例如,對於膠著的俄烏戰爭,就有不少西方智庫紛紛研究起了俄烏兩國的戰爭潛力。那麼作為世界響噹噹的大國,我國的戰爭潛力如何?除了解放軍現役作戰部隊之外,我國是否還有一些隱藏的作戰力量可以動用呢?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所謂戰爭潛力,永遠是和人口資源、自然資源、技術資源所分不開的。而就這三個主要指標來說,我國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和底氣,並且也足以支撐我國打一場積極主動的防禦戰,對此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戰爭潛力不足的問題。

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除了解放軍現役作戰部隊外,我國的確有許多隱藏的作戰力量可以運用。接下來,小聖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一是武警部隊:武警部隊是僅次於解放軍的我國第二大現役力量,而且本就按照解放軍的條令條例進行管理,同時在此輪軍改中還確立了軍隊地位、服從戰區的指揮調度。目前,武警部隊由32個內衛總隊、2個機動總隊、1個海警總隊以及相應的軍事院校組成,總兵力有數十萬。需要強調的是,儘管武警部隊在武器裝備和任務職能方面同解放軍有較大差異,但是對於槍械/火炮的操作訓練、裝甲車/步戰車的實戰訓練以及必練的戰術戰法,武警部隊還是能夠熟練掌握的,而這已經是很寶貴的戰鬥能力了。因此,武警內衛部隊、機動部隊素有「第二陸軍」之稱,其蘊藏的作戰能量絕對不容小覷。

實際上,如果僅從兵力規模角度出發,32個內衛總隊大概能夠抵得上6個陸軍集團軍的兵力,此外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武警第二機動總隊又各能抵的上一個集團軍。也就是說,武警部隊的陸上兵力堪比7個陸軍集團軍,這在戰爭時期是一支很強大的後備動員力量。

二是軍校學員:軍改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一共設有44所軍校,其中有副戰區級、正軍級也有副軍級和正師級。粗略估計,這44所軍校大約能同時容納10—15萬名現役學員,而且有一部分軍校本就只招收現役軍官和現役士官,這部分官兵已經具有豐富的軍事訓練經驗和熟練的戰鬥技能,可以直接上戰場。至於絕大部分軍校學員,雖然沒有在基層部隊訓練過鍛煉過,但畢竟也是在軍校這個部隊熔爐里,培訓起來、訓練起來會更快,在必要時可以儘管補充到部隊中去。這點我們可以參考前蘇聯的做法,當時衛國戰爭到了緊要關頭,蘇聯紅軍就是直接從軍校動員了大批學員補充到一線戰場。

預備役高炮部隊

三是預備役部隊預備役是國家儲備後備兵員的重要制度,也是戰時快速實施兵員動員的重要措施。眾所周知,預備役部隊在我國本就是解放軍的組成部分、是解放軍現役部隊的預備隊,而且也是列入解放軍建制序列的。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

解放軍預備役部隊以少數現役軍人為骨幹,以複員退伍軍人為主要成分,由預備役軍官和士兵組成,實行統一的編製,授有軍旗、番號、代號,配備武器裝備。在此輪軍改中,預備役部隊已經劃歸各軍種直接領導管理,比如原先由省軍區系統領導管理的陸軍預備役部隊已經轉隸各戰區陸軍(新疆軍區西藏軍區下轄的陸軍預備役部隊維持原有的隸屬關係)。為此,五大戰區陸軍和新疆軍區、西藏軍區分別成立了一個陸軍預備役基地。目前,預備役部隊在裝備、訓練、管理等方面和現役部隊更加接近,更能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

四是公安特警: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會把公安特警這支隊伍的戰爭潛力所忽略,其實公安特警是僅次於解放軍和武警的「准軍事人員」,其訓練強度、槍械熟練程度乃至實戰能力也許比預備役還要強。真到了必要的時候,公安特警也可以上戰場;大家千萬別以為這是說說而已,而是有真實類似例子的。例如,在此前的敘利亞內戰中,敘利亞政府的特警部隊和獄警部隊就參加了內戰;還有俄烏戰場上,大量烏克蘭特警部隊也被抽調參加了戰鬥。

五是民兵隊伍:民兵是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性武裝、也是我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被稱為是「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我國《國防法》更是規定:「民兵在軍事機關的指揮下,擔負戰備勤務、防衛作戰任務,協助維護社會秩序。目前,民兵隊伍主要由省軍區系統下屬的人武部進行管理建設,通常是在村/大型廠礦一級設民兵排、民兵連,在鄉鎮/街道一級設民兵營(比較特殊的是江蘇省海安市角斜鎮,該鎮設有全國唯一的民兵團:角斜紅旗民兵團」)。從2023年8月1日起,全國基幹民兵和專職人民武裝幹部陸續配發啟用21式作訓服。

創作不易,歡迎點贊、關注、轉發;轉載請聯繫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