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架國產大飛機交付東航,然而評論區的各種陰陽怪氣讓我震驚

2023年12月9日9時53分,第三架C919大型客機執行MU2999調機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抵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交付東航。


作為國產C919大型客機的全球首發用戶,東航於2022年12月9日正式接收C919的全球首架交付機;2023年5月28日,東航圓滿完成C919首個商業航班「上海虹橋——北京首都」的往返飛行;2023年7月16日,東航接收第二架C919客機,並從8月4日起與首架機一起執行上海虹橋往返成都天府的航線。


2023年9月28日,東航再次與中國商飛簽署購機協議,東航在2021年簽訂首批5架的基礎上,再增訂100架C919大型客機。

國產大飛機量產邁向高速交付新階段,是中國製造業尤其是航空製造業取得的又一長足進步,這本是可喜可賀、舉國歡慶的一件大好事,然後評論區卻充滿各種陰陽怪氣的話語:

這位網友很有見地。

小編想說:

波音和空客也不是一個國家就能採購齊全的,大飛機都是全球採購,說個冷知識:日本三菱花了幾百億組裝大飛機,最後宣布項目失敗。大飛機全球採購有錢就行,但要組裝飛起來目前只有空客波音和中國做到了,沒有第四家了,建議大家去看看西方對C919的專業介紹,估計會顛覆你的認知。

我國軍用和民用領域正加速實現與西方國家的全面趕超。這將導致失去技術優勢的西方難以維持它的霸權地位,我國產業和技術升級將加速美國霸權的衰落。

這也是西方為何如此敵視我們,要把我們逐出世界體系的核心原因。我們需加強自身技術研發和創新,繼續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

最近大家都說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產業不升級肯定沒有適合他們的工作!所以大學生也只能去做銷售去工廠打螺絲。

航空產業就是高端產業,沒有晶元、航空、汽車、造船等等這些高端產業,我們以後的年輕人永遠就只有去工廠打螺絲的命運。

有的產業發展就是需要舉國之力,比如台灣的晶元產業、韓國的造船業汽車業、日本的光電產業這些都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才可以發展起來,後起的國家想要單靠自由市場的規律發展這種高端產業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是很多人不明白的道理。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支柱產業,以後我們連打螺絲的機會都沒有了,這些產業會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

你會支持國產大飛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