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烏衝突被西方國家賦予「正義戰爭」的名義後,圍獵俄羅斯的計劃就啟動了。打著「維護正義」的旗號,西方國家對俄商品進行了各種限制。為了限制俄經濟,西方國家不惜「自殺式」的限制俄能源。按照西方國家的設想,只要限制俄石油出售價格,就是巨大的成功。然而,西方國家官員被迫承認,價格限制壓根沒有一點用。
石油
環球網報道稱,去年年底的時候,七國集團推出了所謂的「價格限令」,不允許任何國家以超過60美元每桶的價格購買俄石油。隨後,歐盟也加入行動,對俄石油的銷售進行封鎖。但是最終的結果,出乎了所有西方國家的預料,最新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石油的出售價格超過80美元每桶,完全沒有被價格限令影響。
西方國家官員也承認稱,西方推動的禁令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因為幾乎沒有一桶俄石油的出售價格低於限令,因此西方國家必須繼續行動,加強對俄羅斯的限制。按照西方國家的說法,它們會加強「執法」力度,不再允許其他國家的企業幫助俄羅斯出售石油。不過,這樣的說法可能依然無法起到作用,因為部分西方國家離不開俄石油。
西方國家
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俄石油儲量豐富,產量高且穩定。俄羅斯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這些地區的石油資源不僅豐富,而且開採成本相對較低,這使得俄羅斯石油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在過去的很多年內,俄羅斯積累了很多「石油客戶」。
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緊鄰歐洲,地理位置優越。這使得俄羅斯能夠通過管道和油輪將石油運輸到歐洲國家,運輸成本相對較低。此外,俄羅斯還擁有多條通往歐洲和亞洲的輸油管道,如「友誼」管道等,這些管道為俄羅斯石油出口提供了便利,也讓俄石油價格更低。
俄石油開採
歐洲國家對能源的需求量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由於歐洲本土的能源資源有限,因此需要大量進口。俄羅斯作為其附近的主要能源供應國,自然成為了歐洲國家的首選。
長期以來,俄羅斯與歐洲國家保持著密切的政治經濟關係。在能源領域,雙方有著共同的利益。歐洲國家需要俄羅斯的石油資源,而俄羅斯則需要歐洲國家的技術和資金。這種相互依賴的關係使得雙方在能源領域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雖然因為俄烏衝突的影響,俄歐明面上斷絕了能源聯繫,但是部分西方國家依然在進口俄能源。
匈牙利始終堅持進口俄能源
這些西方國家明白,俄羅斯石油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很大份額,對全球油價有著重要影響。如果西方國家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不僅會面臨供應短缺,還會導致全球油價上漲。這將對西方國家的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引發經濟危機。
明白這些道理的西方國家,本身就不願意制裁俄能源,但是礙於美國的要求,它們只能配合制裁令。但實際上它們壓根沒有嚴格執法,而是從第三方國家手中購買了大量俄石油,來保證自己的能源消耗。
美國總統
說白了,只要西方國家的能源供應問題無法解決,那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限制就不可能沒有漏洞,畢竟西方國家也要發展,它們不可能因為美國的要求,完全放棄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