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美國扛起反華大旗?日本闖大禍了,牛肉對華出口渠道被切斷

據媒體報道,日本英國政府日前舉行所謂「2+2」部長級會議,雙方在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確認,日本將為英國計劃在2025年派遣雙航母戰鬥群赴亞太地區一事,提供協作。另外,雙方還表示,為了維護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日英兩國將進一步加強在安全領域上的合作。

在此次日英雙部長會晤期間,兩國還就所謂「人權狀況」、以及南海台海東海等敏感問題,對中國說三道四。與此同時,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前還派出保包括兩棲攻擊艦在內的多艘艦船,赴南海參與美菲在菲律賓海的聯合軍演。實際上,日本在相關問題上跳得越凶,就越是說明東京當局在對華政策方面的焦躁和無奈。畢竟,隨著中國實力的不斷提升,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反華集團,已經無法對中國進行有效遏制。相反,他們任何針對中國的挑釁行徑,往往都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有關這一點,美國和日本就最有深刻領會。更令日本感到擔憂的是,儘管中美之間關係仍處於緊張狀態中,但雙方近期頻繁的高層接觸,讓兩國關係正出現緩解跡象。而日本在亞太地區尋求對外擴張,主要就是藉助中美關係惡化,以及美國對華打壓等機會,狐假虎威在亞太地區興風作浪。所以,當中美關係出現緩和跡象時,意味著日本將不得不被美國推到了反華的最前線。畢竟,美國想要緩和對華關係,就必須做出某種積極的政治姿態,以避免這種緩和的政治氛圍被再次破壞。

另外,美國當下的戰略重心都被套牢在中東歐洲,不得不在亞太地區做出某種取捨。所以,別看近期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了兩國航母戰鬥群,實際上就是在虛張聲勢的一種典型體現。因為以美國當下的實力,根本就承受不起多線作戰的代價。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必須將日本推出來,讓其獨自扛起這面反華大旗,替自己強制中國,這也就是日本近期在反華問題上跳得比誰都凶的主要原因。

試想一下,中國的崛起連美國都無可奈何,日本又算是哪根蔥,還想接替美國在亞太扛起反華這面大旗,此舉無異於在引火燒身。所以,近期中國海軍包括山東號航母編隊在內的多個艦船編隊,幾乎不間斷在日本周邊海域展開軍事訓練活動。根據日本防衛省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山東號航母編隊在短短的9天時間裡,一共進行了至少540次的艦載機起降訓練。中方此舉,應該就是在通過展示強大的航母作戰能力,作為敲打日本的一種手段。

日本近期在反華戰場上不遺餘力替美國衝鋒陷陣,中方對其實施的敲打,並不僅限於在軍事層面上,商業層面似乎也是中方懲罰日本挑釁行徑的一張重要王牌。在日本一意孤行將核廢水排放大海之後,中方重拳出擊,導致日本水產品對華出口幾乎被歸零。在日本相關行業還來不及從疼痛中反應過來的時候,中方又再次出手了。據媒體報道,日媒近期抱怨稱,日本對柬埔寨牛肉出口數量銳減,導致他們企圖繞道柬埔寨向中國出口牛肉的企圖破產。

據日媒聲稱,柬埔寨曾是日本牛肉的最大出口目的地,但與達到最高峰值的2021年相比,日本在2023年對柬埔寨牛肉出口銳減60%以上。日本《日經中文網》道出其中的緣由:因中國之前宣布禁止進口日本牛肉,日本的生產商就轉道柬埔寨,通過非公開模式借道第三方向中國出口凍牛肉,以維持其牛肉的出口規模。不過,隨著柬埔寨出台措施限制日本牛肉從該國中轉出口至中國,這就意味著,日本牛肉對華出口渠道被徹底切斷。

日本經濟當下已被德國超越,首相岸田文雄受經濟乏力等因素的影響,其支持率已跌至26%的危險水域。現如今,日本不但水產品被中國拒之門外,牛肉對華出口渠道也被切斷。上述因素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影響,似乎正化成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烈衝擊著岸田文雄的首相寶座,讓其為自身極端反華政策付出相應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