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戰備狀態的火箭軍,4000枚導彈隨時待命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中國火箭軍,這支引領著世界關注的神秘軍隊,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焦點關注對象。他們的實力備受美國緊密關注,甚至竭盡所能進行偵查,因為中國火箭軍代表著無可匹敵的軍事力量。那麼,火箭軍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夠引起眾多國家的擔憂,尤其是美國?當火箭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究竟能夠展示出怎樣的強大實力呢?

火箭軍是我國新成立的獨立軍種,主要裝備地對地戰略導彈,承擔核反擊戰略任務,是中國核威懾的核心力量。在冷兵器時代,增加作戰人數是提升國家軍力的主要手段,但在今天,高度先進的武器不斷湧現,僅僅依靠規模擴大已經無法有效提升軍力。回顧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派出了百萬大軍,但在美國導彈的強烈打擊下,潰不成軍。這證實了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不可或缺性。儘管世界局勢相對穩定,大規模全球戰爭的可能性較小,但我們必須保持警惕,做好各種戰備準備。面對潛在威脅,中國軍隊必須隨時準備展示軍事實力,確保敵人無法逼近國門。


火箭軍是中國特有的核威懾軍種,起源於第二炮兵。這支軍隊以導彈為主要武器,儘管名字經常出現在媒體上,但它在國內保密級別極高。火箭軍的導彈很少在公開場合展示,給其披上一層神秘面紗。中國火箭軍的導彈分為戰略和戰術兩類,戰術導彈又分為中程和近程,而戰略導彈屬於遠程。這種多層次的配置使火箭軍能夠實施千里之外的戰略核威懾。

在中程和近程導彈中,主要有東風-26紅旗-9B防空導彈。紅旗-9B防空導彈的最大射程可達300~400公里左右,如果鎖定目標,可從我國海島和沿海城市發射,有效對抗來襲導彈和隱身戰機,保護我國軍事設施和領土安全。東風-26導彈則是一種核常兼備的中程彈道導彈,可反擊敵艦和軍事基地,射程達5500公里,飛行速度高達18馬赫。其先進技術讓美國的反導系統望其項背,而東風-26導彈被戲稱為「關島快遞」,對中國火箭軍具有特殊重要性,目前正大量配備中。


遠程核威懾方面,我國火箭軍主要裝備東風-5B、東風-41和東風-5C等導彈。不論是東風-5B還是東風-41導彈,其最大射程均超過1.2萬公里,攜帶核彈頭數量超過十枚,具備強大的核打擊能力。遠程核導彈在國際上通常用於核威懾,一旦點火,世界大戰將不可避免,因此各國很少公開展示。中國火箭軍的存在是國家強大軍事實力的象徵,能夠對敵方進行遠程打擊,警告全球那些可能挑戰中國權威的國家。

美國陸軍上將馬丁·登普西對中國火箭軍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實力代表中國軍隊的最高水平,全球無敵。美國政府官方報道指出,中國火箭軍導彈可在7分鐘內摧毀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前沿指揮系統。俄羅斯專家也對中國火箭軍表達了肯定,認為中國擁有精確的制導武器,不需要進行大規模火攻,就能迅速佔據優勢地位,甚至可能讓印度支撐不到十分鐘。這充分表明中國火箭軍的強大威力。


那麼,火箭軍究竟是如何嶄露頭角的呢?讓我們來深入了解背後的故事。

談及火箭軍,必須提到中國火箭之父錢學森。1956年,錢學森首次提出了「組建中國自己的火箭軍」的概念。1955年10月8日,他回到中國,政府對這位著名科學家格外看重

。中國政府為錢學森同志的回國工作提前做了詳細的安排,對他充分信任。儘管他被任命為中國力學研究所所長,但實際上,他的主要任務是研製中國的火箭武器。

1956年元旦,錢學森在向領導們發表講話時,親自在黑板上寫下了「火箭軍」這三個字。他強調火箭軍是一種全新的導彈部隊,與中國傳統的陸海空三軍有著本質區別。火箭軍能夠以高精度、遠距離命中目標,是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戰鬥方式和武器裝備。隨著錢學森的倡導,中國開始建立火箭軍部隊並展開導彈研發,儘管當時中國的導彈數量還很有限,火箭軍部隊仍然保持低調,因此在1966年,這支導彈部隊被命名為「第二炮兵」,以區別於傳統的地面火炮部隊。


第二炮兵成為中國戰略威懾的關鍵力量,負責遏制敵國,使用常規導彈進行精確打擊。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2015年底,中國軍隊重組,第二炮兵被升格為中國火箭軍,正式獨立成軍種。

中國火箭軍的崛起是錢學森先生堅定信仰和不懈努力的結果,他為中國的現代軍事能力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從最初的概念提出到如今的強大軍事實力,火箭軍已成為國際舞台上備受矚目的一支軍隊。

總結而言,中國火箭軍的崛起令世界矚目,其強大的導彈部隊代表了中國的國防實力,以高精度、遠程打擊來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和平。作為中國核威懾的核心力量,中國火箭軍不僅引發國際關注,也令敵人望而卻步,確保中國的國家安全和軍事權威。


啟示:

中國火箭軍作為一支神秘的軍種,引發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尤其是美國。它的存在和實力提供了許多重要啟示和教訓。

首先,火箭軍的崛起表明了現代戰爭的本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過去,增加士兵數量是提升軍事實力的主要手段,但現代武器技術的迅速發展改變了這一格局。火箭軍部隊依靠精確的導彈技術,能夠實現千里之外的打擊,證明了導彈在現代戰爭中的不可替代性。這告訴我們,國家安全和軍事實力的維護不再僅僅依賴於規模,更需要先進的技術和精確的武器系統。


其次,火箭軍部隊強調了核威懾的重要性。中國火箭軍是中國核威懾的核心力量,擁有遠程核導彈,這在國際關係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核威懾不僅可以阻止潛在敵人的侵略,還可以維護國家的安全和主權。這強調了維護和發展核武器系統的必要性,同時也呼籲各國採取措施來遏制核擴散,以維護全球安全。

再次,火箭軍部隊的成功表明了技術和創新的關鍵性。中國的導彈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包括高速、高精度和多彈頭能力。這突顯了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努力,以及政府的支持,對於國家軍事實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這也是其他國家可以效仿的例子,以加強國防和維護國家利益。


總結:

中國火箭軍作為一支神秘而強大的軍種,在國際舞台上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它的崛起和實力提供了多個重要啟示和教訓。

首先,現代軍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火箭軍部隊的成功表明,現代戰爭不再依賴於規模,而是更加依賴於先進的技術和精確的武器系統。國家需要不斷投資和創新,以適應這一新的軍事格局。

其次,核威懾仍然是國際關係中的關鍵因素。中國火箭軍的核導彈能力強調了核武器在維護國家安全和主權方面的重要性。這同時也提醒各國採取措施來遏制核擴散,以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


再次,技術和創新是國家軍事實力的關鍵。中國的導彈技術發展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成果,同時也是政府支持的結果。其他國家可以借鑒這一經驗,加強國防和維護國家利益。

綜而言之,中國火箭軍部隊的崛起和實力在國際政治和軍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提醒我們現代戰爭的本質已經發生了變化,技術、創新和核威懾仍然至關重要。這一軍種的發展也凸顯了中國在軍事領域的雄心壯志和能力,為國際社會帶來了更多的安全和不確定性。因此,各國都應以務實和負責任的方式來處理這一問題,以確保和平與穩定的國際秩序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本文作者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