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對我撤職審判,可以殺頭」,彭德懷為何對金日成拍案而起?

前言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長征結束之後,毛主席在為彭老總寫的詩中這樣寫道,將彭老總在戰場之中意氣風發、縱橫殺敵的形象描寫的淋漓盡致。

而這個「橫刀立馬」的形象,也貫穿了彭老總的整個革命生涯,特別是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彭老總鐵骨錚錚橫刀立馬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當年中朝兩國人民一致抵抗強敵,流血犧牲無數!可是正當中朝兩國軍隊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朝鮮方面「統帥三軍」的最高領導人金日成居然接連三次邀請彭老總過他的「40歲祝壽慶典」!

彭老總對這位「三軍統帥」的三次邀請非常憤怒,表示:「朝鮮國土如今一片廢墟,人民生死未卜,他怎麼能夠搞什麼40歲的祝壽慶典呢!」

而眾所周知,戎馬一生的彭老總性格耿直與金日成向來不合有很深的芥蒂,在戰略、戰術上都有很大的分歧,金日成卻想要直接指揮朝鮮軍隊和中國志願軍

在金日成意識到這個事情不可能之後,還是會經常將自己的個人意願加到志願軍的身上,因此彭老總經常為此事惱火。

甚至有傳聞稱,當年彭老總怒火中燒,絲毫沒有慣著金日成,直接甩了兩個耳光到金日成的臉上,這是怎麼回事?

彭老總臨危受命,單槍匹馬入朝見金

當年朝鮮戰爭爆發,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眾多中央幹部考慮到新中國的建設狀況,並不贊同毛主席的「抗美援朝計劃」。

就在決定抗美援朝前,毛主席和周總理再次將各位中央的主要首領聚集到一起,向大家徵集意見,商討抗美援朝出兵計劃。

會議中林總表示,朝鮮戰場中的敵人是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其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級軍事裝備實力不容小覷,新中國百廢待興,貿然參戰恐怕會發生最壞的結果,從而拖垮正在建設的新中國。

林總給出意見強調:我們應該再觀望一下目前局勢,在中國東北部、朝鮮北部駐軍隨時做出判斷,再考慮出兵。

林總的發言很快就得到了會議中大多數人的認可,解放戰爭勝利沒多久,新中國百廢待興,如果這時候吃了敗仗確實會有不小的影響。

毛主席詢問了大家的意見之後大多數人也表示了同意,輪到彭老總發表意見卻有了不一樣的觀點,彭老總將拳頭重重的垂在胸口表示:「我支持毛主席出兵援朝的決定,我認為這個是必要的、必須的,如果這一戰我們打輸了、打爛了,最多也就是當解放戰爭晚勝利了幾年,

但是如果我們不打,如今美軍在朝鮮戰場勢如破竹,將來如果佔領了整個朝鮮,新中國面對的問題將會更加複雜。

有了彭老總的支持,大家的意見也逐漸統一,後來毛主席霸氣發言:「美國人的大炮是比我們多,但是歷史絕對不是大炮寫的......總之一句話,當今世界任何人想要隨意欺壓、宰割他人,這都是堅決不允許的!」

毛主席表示:「中國與朝鮮是友好鄰邦,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抗美援朝我們應當參戰,也必須參戰!」

最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彭老總臨危受命在1950年10月19日,帶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正式進入朝鮮戰場。

因為彭老總需要去與金日成接頭了解具體情況,為了安全,派出了兩輛卡車,一個在載著電台方面聯繫中央和指揮作戰,一個載著彭老總避免被敵軍「包餃子」。

路途是十分遙遠且艱險的,美軍的轟炸機依舊不斷的在空中盤旋,所以只能晝伏夜出,晚上還不能開燈,就這樣彭老總和參謀楊鳳安還有兩個警衛率先進入了朝鮮戰場,前往德川與金日成會合。

艱險萬分與金會和,險些被捕

而這樣的舉動無異於「單槍匹馬」入戰場,又因為沒有開燈,幾次險些開進懸崖之中,好在最終到達了德川,卻並沒有見到金日成,留的朴憲永告訴彭老總,平壤剛剛被佔領,金日成不知道走到了那裡。

於是朴憲永就開始聯繫金日成,最終得知其在小村莊「打洞」駐紮了,這迴風塵僕僕的彭老總總算與金日成成功會和。

金日成對彭老總表示了強烈的歡迎,握住彭老總的手不撒手,彭老總也轉達了毛主席與周總理對於金日成的問候。

幾日未能休息的彭老總,與金日成介紹了志願軍的情況之後,便匆匆休息了,10月21日第二天一早,彭老總就主動去找到金日成了解目前爭分奪秒的朝鮮戰場局勢,聯合國軍的具體情況。

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日成還在睡覺!畢竟是「友好鄰邦」兩國外交之間彭老總也不好打擾,就在外面的田埂上看了看附近的情況,等的太陽都有些刺眼了,大概9點鐘彭老總終於見到了金日成。

金日成向彭老總介紹聯合國軍如今就在德川附近,距離大洞不過200里,話音剛落美軍轟戰機和炮聲就不絕於耳。

麻煩來了,美軍早已經抵達了距離大洞一步之遙的「檜木洞」,可怕的是,在彭老總過來的時候,由於一路艱險電台的那輛卡車丟失了,還有個令人震驚消息是金日成的電台並沒有在大洞。

哪裡也聯繫不上,彭老總非常生氣感嘆:「我這是成了光桿司令了!」兩人險些就被抓捕了,彭老總回憶:「過江不久,志願軍就遭遇敵軍,差點就把我和金日成俘虜」

彭老總對於金日成此人印象並不好。

入朝之後,彭德懷與金日成產生矛盾

這之後,又經過了幾場戰役,中間中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兩軍由於沒有統一指揮,就偶有摩擦,誤傷友軍,堵塞撤退路線的時間偶有發生,險些延誤戰機。

金日成告知彭老總如今志願軍既然是來幫朝鮮的,那麼理應由金日成全權指揮,但這實際上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在抗美援朝我軍的第一次戰役期間,彭老總就發現了金日成在軍事戰略和指揮上的巨大問題,彭老總在給中央軍委的電報中寫道:「金日成將朝鮮所有16到45歲的男子應召入伍,軍屬無人過問,飯都吃不上,19日孤注一擲下令死守平壤,三萬人所剩無幾,可見其冒險主義和孤注一擲的幼稚軍事指揮行為」

於是彭老總就向中央請求統一指揮權,最終中央表示金日成可以靠攏志願軍,但金日成卻始終不同意,就連彭老總請求金日成派出人民軍第六師配合的想法,都被拒絕。

最令人震驚的是,在第二次戰役之後我軍打出了震驚世界的奇蹟戰役,從一開始對我們沒信心不援助我軍武器的蘇聯斯大林,立馬就援助了我國眾多武器,並且同時要求金日成,將指揮權全權交給彭老總,金日成這才偃旗息鼓。

後面的第三次戰役,我軍一鼓作氣將李承晚打到了三七線附近,佔領了至關重要的漢城,此時彭老總下令了我軍全軍休整的消息,一切都在彭老總的戰略計劃之中。

這時候蘇聯駐朝代表拉佐瓦耶夫和金日成坐不住了,表示為什麼不南下繼續追,拉佐瓦耶夫表示我要告訴斯大林,讓斯大林嚴懲你,金日成表示你自作主張,不與我商量置我於何地?

彭老總就解釋,志願軍如今包括戰死、凍死、餓死的志願軍同志,已經超過了10萬傷亡,蘇聯的補給一直運送不進來,戰士們缺衣、缺糧、缺葯!冰天雪地,怎麼追!

並且現在李承晚南下洛東江,這洛東江就是天然屏障,稍稍構建防禦工事,稍微深入我軍就難以逃脫,顯然是引誘我們深入。

這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鄧華也表示:「暫緩南下,在我們的戰略部署中清清楚楚的都討論過,當時你們也是同意的,這個是不需要向你們再報告的」

金日成有些尷尬,但始終堅持志願軍南下表示:「既然非要休整,那麼縮短休整時間,一鼓作氣將李承晚趕出朝鮮如何」

彭老總已經有些生氣了但還是克制的解釋:「不可以!明知道是圈套,追擊是比較定會吃虧的!」

金日成不依不饒表示:「南下就算不能消滅敵人,解放一些區域,擴大領土面積,也是好事啊!」

彭老總憤怒無比心裡想著:「志願軍的命,難道就不是命嗎?」但是始終沒有說出來,金日成不依不饒堅持讓志願軍南下,磨了彭老總三個小時。

最終中央電報批示下來大概意思就是:「如果金日成執意南下,那麼為志願軍就為人民軍做好後勤工作,你金日成自己指揮人民軍去戰鬥吧!」

金日成心涼了半截,無話可說走出了我軍司令部,這之後金日成再次找到彭老總仍然不想放棄一舉趕走李承晚的機會,甚至拿出「兄弟共患難」提出兩國軍隊共同南下,但都被彭老總拒絕了,彭老總不能拿志願軍的生命開玩笑啊!

最終那個蘇聯駐朝代表拉佐瓦耶夫告狀彭老總的電報有了回信,斯大林在電報中嚴厲批評了蘇聯駐朝代表拉佐瓦耶夫,並且將其炒了魷魚,押送國內審審問,並表示希望朝鮮方面能夠一切聽從遺留軍事戰略家彭老總的指揮。

最終還是斯大林管用,最終這個金日成絕口不提讓彭老總南下的事情。

結語

彭老總是統帥百萬軍隊的將領,每一個命令都牽扯成千上萬人的性命,而這成千上萬人背後是無數個家庭。

有傳聞當年彭老總還給了金日成兩個耳光,但這可能是「野史」真實性不高,可彭老總當年硬剛金日成,為了志願軍「大鬧北京海仁堂」確實真真切切發生的。

主席卻沒有怪罪彭老總,反而表示:「大將衝冠怒,驚醒夢中人,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