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斷水刀
審校/胡一刀
當地時間9月4日,菲律賓軍方宣布,菲美兩國海軍軍艦在南海進行了一次聯合巡航。
菲律賓武裝部隊西區司令部表示,這是兩國首次在巴拉望島以西海域開展類似的行動。
恰逢第43屆東盟峰會召開的前一天,美菲選在這個微妙時間點搞南海聯合巡航,多少有點出人意料。
顯然,美國試圖在這個特殊時間點向東盟國家釋放一些信號,製造一些干擾。但這到底會對東盟國家產生怎樣的效果,恐怕並不會如美國所願。
1
4日,菲律賓武裝部隊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作為強有力海上合作的證明」,美菲目前正在位於巴拉望島以西的水域進行聯合航行,旨在發展兩國海軍之間的作戰互操作性。
據菲律賓稱,此次演習是為菲律賓海軍和美國海軍提供一個檢驗及完善現有海上行動理論的機會,展示各自的防禦能力,以維護「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
聲明提到,菲律賓海軍導彈護衛艦「何塞·里薩爾」號和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拉爾夫·約翰遜」號參與了聯合航行,菲律賓西部司令部海軍第41特遣部隊和美國第7艦隊進行了分區戰術演習。
與美菲此前聯合軍演不太一樣的是,此次有兩個點格外引人關注。
第一,是聯合巡航的位置,首次在巴拉望島以西的南海水域,毗鄰南沙群島。這樣的一種突破,可以說是美方對於中國海洋權益邊界的「擦邊」試探,其中的挑釁意味更是不言而喻。
第二,東盟峰會於5日在印尼雅加達開幕,而此次美菲選擇在東盟峰會召開的前夕舉行南海聯合巡航。
這不僅是企圖向外界釋放出強化美菲同盟的信號,也意在對參會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形成干擾。
但考慮到此次東盟峰會的重點,這次巡航顯得頗為格格不入。
此前,印尼總統佐科曾表示,此次東盟峰會「議程有很多,但重點是經濟」。印尼方面介紹稱,本次峰會的主題為「東盟舉足輕重:打造經濟增長中心」,希望在推動經濟復甦與增長、加強區域互聯互通等方面有所作為,並致力於為地區熱點問題等發揮其領導力。
有分析指出,無論是本次東盟峰會還是10+1、10+3等系列會議,都會圍繞經濟增長這一重點議題進行。這正是因為在大國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下,地緣政治矛盾並不為眼下東盟國家所樂見,經濟增長相關議題才是東盟成員國對於當前發展的共識。
但美菲搞的這一出,顯然有點煞風景,也再次證明了美國是南海海上形勢不穩定的最大禍根。
2
美國想通過「攪渾」南海來對付中國,這並不讓人意外。如今在這個算盤中,美國顯然已經把菲律賓看作是對東盟國家拉攏卓有成效的範例,將其當作自己在南海的「馬前卒」。
今年2月,菲律賓國防部同意向美軍再開放4個軍事基地的使用許可權,有一處軍事基地距離中國台灣島僅400公里,被認為是為美軍提供了靠近中國的「集結點」。美菲今年還舉行了兩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以及兩國空軍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聯合戰機演訓。
8月24日,美日澳菲四國還首次在南海舉行了聯合演習,日本自衛隊准航母「出雲」號此後不僅首次停靠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美國兩棲攻擊艦「美利堅」號、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堪培拉」號日前也在馬尼拉停靠。
8月15日,菲律賓政府發布《2023至2028年國家安全政策》文件,宣稱南海是菲律賓「主要國家利益」。該文件還提到台海問題,稱「台海兩岸關係存在重大擔憂,可能成為地區衝突爆發點」。
可以看出,菲方在美國慫恿拱火下,借美國打壓中國的歪風渾水摸魚進行謀利,希望利用美國打壓中國的勢頭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空間。而這也讓美國看到了利用東盟國家遏壓中國的所謂「前景」。
因此,美國現在急於在南海周邊國家中尋找第二個「菲律賓」。
但現實顯然並不如美國所想的那麼合乎心意。
比如,前不久美國就把視線放在了印尼上。8月24日,美國和印尼兩國防長在美國舉行會晤。會後,美國和印尼都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中,出現了涉及南海問題的關鍵表述,但神奇的是,這兩份聯合聲明中的內容並不一樣。
美國版的聯合聲明中有這麼一句話,「雙方一致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的擴張性海洋主張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體現的國際法。」
但在印尼的聯合聲明中,並沒有對應的這句話。也就是說,印尼並不認同美國的說法。而美國在與印尼的聯合聲明中顯然是在夾帶私貨,試圖挑撥中國和印尼的關係。
對此,印尼防長也親自出面回應否認此事,表示「我們與中國有著非常好的關係,我們相互尊重,我們相互理解。」並且強調說,「我們對中國非常友好。我們也尊重美國,我們也是俄羅斯的朋友。」
其實,美國被這樣「打臉」也不是第一次了。但現在很明顯的是,美方的脅迫外交和造謠式外交,不僅嚴重違背一些東盟國家的根本立場與利益,也不會像美國曾經所設想的那樣被默許或容忍了。
而現在,美國又把主意打在了越南上。
9月10日,拜登就要正式開啟訪越行程,而在此之前,美方對於美越關係提升已經渲染造勢了許久,據稱將「前所未有地推動」「美越外交關係提升至最高層次」,多位美國政府高官也在最近數月接連訪問越南。
但對此,越南的態度顯然比較謹慎。
3
尤其值得一品的是,拜登此次缺席東盟峰會,由副總統哈里斯出席。但隨後拜登卻將親自到東盟成員國越南訪問。這被不少人解讀為是拜登政府「冷落」東盟的信號。
事實上,在美國的印太戰略里,美國對於東盟一直是很「重視」的。
美國現在急於在東盟國家尋找拉攏對象,一方面,是想為「南海行為準則」談判製造障礙,通過行動試探逐步癱瘓「南海行為準則」的推進進程,虛化中國的海洋權益邊界。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發現對東盟做工作只會碰一鼻子灰,比如去年美國開的所謂美國—東盟峰會,不僅沒有如拜登政府所設想的那樣拉近關係,反而愈發暴露了美國對東盟「缺乏尊重和平等」的態度。
而東盟也早已看清,美國對東盟的一些承諾不過是虛無概念和畫大餅,美國利用東盟圍堵中國的戰略也與東盟的核心訴求背道而馳。
同中國一樣,東盟始終將經濟發展、提升與周邊國家各領域互聯互通、更深層次融入全球一體化作為優先事項。也正因如此,東盟和中國在經貿、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始終保持著緊密合作。
2020年11月,由東盟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中國作為重要成員參與其中。2023年6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這也標誌著RCEP對東盟10國和澳大利亞、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等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
而反觀美國,毫不掩飾其對加強與東盟之間經貿聯繫、促進東盟經濟發展的興趣寥寥,這次拜登缺席此屆側重經貿合作主題的東盟峰會,也再次證明了這點。這也是東盟對美國的拉攏套路並不買賬的根本原因。
因此,美菲在巴拉望島以西南海水域的聯合巡航,實則是一場自欺欺人的滑稽演出,不僅無法收買東盟的立場,反而只會更將美國企圖在東盟製造對抗與分裂的「小算盤」暴露無遺。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