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坦克殘骸都沒人搶了!未來坦克重回「輕型化」路線?

記得德國豹2剛到烏克蘭那會,簡直就像是「明星」一樣。

德國豹2

烏克蘭對這款名聲在外的大殺器也是十分重視,剛開始「猶抱琵琶半遮面」,後來還搞了比較隆重的接收儀式。

那個時候,豹2坦克是何等風光?好像它一到烏克蘭,就能立馬結束戰爭似的。

就這樣,在「眾星捧月」中豹2坦克發起了衝鋒。

結果,首戰就讓人大跌眼鏡:6月9號的一場衝鋒中,烏軍一次就損失了五輛坦克。

當時豹2可是稀罕物,被俄軍摧毀後還有人爭著「搶屍」,因為有豐厚的獎賞。

可是現在看看下圖:一路都是豹2坦克的「遺屍」,居然沒有人再去看一眼,因為已經見怪不怪了。

被擊毀的豹2A6

這些可是先進的豹2A6型號,難道俄軍不把它們運回去大卸八塊,好好研究一下嗎?

其實真沒有那個必要,有消息稱:俄軍前些日子已經繳獲了一輛完整的豹2A6坦克,已經足夠了。

坦克畢竟只是坦克,就算吹得再好它也是鋼鐵造出來的,並不是堅不可摧的。

只要戰術得當,價格低廉的「柳葉刀巡飛彈自殺式無人機、單兵反坦克武器等裝備都能把豹2打成渣!

現代戰爭上的高科技越來越多,坦克的地位就會越來越被動。

那麼未來坦克會不會被淘汰?在可見的未來,不會!

但它的科技樹肯定會改變,例如美軍新一代的BOOKER M-10坦克,就已經開始走輕型化路線了。

未來坦克的設計重點將是:重量輕、速度快、信息化程度高。

它們的目的可能不再是去打什麼坦克戰,對方坦克交給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就是。

這些輕型坦克將利用自己運輸部署方便快捷的優勢,在戰場上和友軍單位緊密協同,進行一系列的穿插突進。

這一戰術理論改變,其實是轉了一大圈,好像又回到了二戰原點。

當年美軍研發謝爾曼坦克時,他們內部就曾有過大爭論:坦克,到底是支援步兵用的,還是把它用來對付坦克?

蘇德戰場上的坦克大戰,讓各國當時意識到:裝甲厚重的坦克要大行其道。

德國人的虎式虎王,黑豹坦克的成功讓大家開始爭相模仿:蘇聯推出了IS系列,美軍推出了「潘興」等重型坦克

戰後,這一研發思路依然沒有大的改變!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火力也越來越猛。

可是,今天的情況又有些不同了!

幾千美元的無人機就可以摧毀一輛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現代坦克。

現代戰場上坦克的「天敵」越來越多,特別是無人機和單兵反坦克導彈大行其道,讓坦克自身不得不做出改變。

未來,坦克是否又要回歸「支援步兵」的設計初衷?

這個不太好說,畢竟戰場本來就是複雜多變,日新月異的角斗場。

從目前各國依然大量生產坦克的情況看:坦克仍將是無可替代的地面戰鬥機器,不過它們也面臨著十分緊迫的升級趨勢。

戰爭是人間的噩夢,同時也是軍事變革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