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華證券:直接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但地熱發電仍在「低谷」?

直徑3米多、深度約1.5米的盆形沸水池,終年冒著97的沸水,響聲震耳、蒸汽衝天,水汽夾雜著硫磺味一同撲面而來。遊客和當地居民利用泉邊的出氣孔墊上稻草,蒸雞蛋、鴨蛋,僅需15分鐘即可食用。

這是距離雲南大理300多公里,坐大巴前往大約需要4至6個小時的雲南騰衝熱海風景區,是我國中高溫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被譽為溫泉觀賞和洗浴的熱門旅遊地。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深度調研中國地熱產業,走訪西安、咸陽、大理、騰衝多地後發現,地源熱泵、地熱供暖、溫泉洗浴都是我國地熱能最直接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規模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地熱能利用的另一重要形式——地熱發電在我國的發展規模卻仍在「低谷」。

地熱富國:佔全球六分之一資源

地熱資源是指被人類可以經濟利用的地球內部的能量。從利用途徑看,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可分為直接利用和地熱發電兩個方面。淺層地熱資源和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高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和乾熱岩主要用於發電。

根據地熱能賦存埋深和溫度,地熱能可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乾熱岩。淺層地熱資源和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高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和乾熱岩主要用於發電。

我國地熱資源量豐富,約佔全球資源量的六分之一。

根據國家地熱能中心2023年度工作會議資料,我國地熱能資源豐富,全國336個主要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摺合7億噸標準煤,中深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摺合超過18億噸標準煤,乾熱岩地熱能資源潛力巨大。

根據溫度的不同,地熱能既可直接利用也可以用於地熱發電。

以中高溫地熱能較為豐富的雲南大理彌渡縣為例,45攝氏度以下的地熱能可開發溫泉、洗浴等康養產業;45到60攝氏度可作供暖使用;60到90攝氏度左右,供暖利用後的能量能用於溫室養殖等。而90攝氏度以上的地熱能則可用作清潔發電,溫度越高,發電效益越高,經濟性越好。

其中,我國地熱能的直接利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地熱直接利用規模為40.6吉瓦,全球佔比38%,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中國地熱能供熱製冷面積累計為13.9億平方米,近5年年均增長率約23%。

距離雲南近1500公里外的咸陽迎賓路地熱站是地熱能直接利用的另一主要場景——地熱供暖。

一根根銀白色的管道緊密相連,組成一套完整的回灌系統。而在換熱站一角,幾台地熱水過濾裝置排放有序,根據過濾精度的不同區分為初級過濾器和精效過濾器。

第一財經記者在實地走訪陝西省最大的地熱供能站時從中國石化綠源陝西公司副總經理張獻喻處獲悉,熱地取暖的原理是通過取用地下2800米左右的熱水,經過板式換熱器「取熱」後通過回灌技術,再把取完熱的水「還」給地下。「經過一定周期後,再通過生產井把重新聚集了熱能的水『抽』上來,實現地熱水資源反覆利用的同時也避免了地熱尾水直接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張獻喻表示。

相比傳統能源,地熱能更清潔的特點符合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總體要求。

談及地熱能的特點和資源潛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院長張大偉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地熱能具備資源潛力大、零排放和穩定性好三大特點。「地球內部的總熱能量,約為全球煤炭儲量的1.7億倍。穩定性好體現在不受日照、風速、降水量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在可再生能源中,只有地熱可以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不受季節、氣候、晝夜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年利用率是太陽能和風能的5~8倍。」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中國石化(600028.SH)、冰山冷熱(000530.SZ)、東方電熱(300217.SZ)、中信重工(601608.SH)、豫能控股(001896.SZ)、天富能源(600509.SH)、華光環能(600475.SH)、長虹華意(000404.SZ)、盾安環境(002011.SZ)、工大科雅(301197.SZ)等在內的多家上市企業參與地熱能投資與建設。

中國石化(600028.SH)旗下主營地熱能的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該公司已累計建成地熱供暖能力8000萬平方米,並註冊完成全球首個地熱集中供暖CDM項目。

盾安環境(002011.SZ)依託自主研發的污水源熱泵及工業餘熱利用技術,開發地熱能;目前已在河北武安運營供熱項目;工大科雅(301197.SZ)與河北博納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以在地熱能應用領域提供清潔採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