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
作者 | 蘇子純
「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近幾年,寵物經濟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寵物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近日,寵愛國際創始人李雪對話《寵業光年》時表示,疫情三年,僅北京的寵物醫院就漲了三四百家,目前已達1100多家。
但隨之而來的競爭加劇,則直接導致企業營業額下降,甚至出現虧損情況。「供給端會進一步壓縮成本,需求端的投訴肯定更多,導致供需關係進一步惡化,但沒辦法,可能每一個行業都需要經歷這樣的陣痛。」
除了對行業的觀察與思考,李雪還與我們分享了她對寵愛國際的規劃及安排。
她表示,自己更願意將資本投入在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未來不想花錢開那麼多家醫院了,今年寵愛國際整體的運營策略是主打差異化。
據悉,寵愛國際已是寵物行業的「老兵」,成立於2013年。目前在全國有超過60家寵物醫院,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
對於融資,李雪表示,如果投資團隊願意相信寵愛國際當前的模式(自建為主),那就正常進行融資。「上市的話,估計得3-5年。創業者應該為價值創造負責,你的公司真的有價值了,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時間對我來說,是一個比別人更有優勢的部分。」她說到。
#01
「日子都不好過」
寵業光年:目前寵物醫療賽道有什麼新的趨勢、特點?疫情以來,行業有什麼比較明顯的變化?
李雪:變化非常大,尤其是疫情期間,包括現在也是。疫情期間,醫院的數量都在兩三倍的增長,我剛入行的時候北京是700多家寵物醫院,到疫情前基本都沒怎麼變化,但是疫情這三年漲了三四百家,北京現在差不多有將近1100家寵物醫院。
寵業光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李雪:首先我覺得還是資本推動。很多品牌都有資本入局,不管是疫情還是非疫情(期間),都要完成擴張這件事。而這種推動又會間接影響到其他從業者,其他從業者會覺得如果他們不擴張,可能就要被淘汰。
這種變化肯定帶來了各個方面的競爭壓力。明顯感受到,現在行業已經非常艱難了,短時間內需求沒有增長,而供給增長了這麼多,大家日子都不好過。
寵業光年:具體受到的影響有哪些?
李雪:我上半年參加了5個行業大會,大家見到彼此都說今年情況不好,營業額不降已經了不起了,絕大多數都會降百分之二三十。
其實從公開材料中都能看到,這個行業整體毛利率水平並不高,如果在這種境況下又降了30%,基本上就是虧損或者虧損的邊緣了。而且,我覺得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很難。
寵業光年:寵物醫院數量上升,但經營質量下降這種情況,對頭部企業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李雪:我覺得是挑戰。比如在收購醫院方面,品牌現在收購的都是盈利醫院,而且利潤率必須得很好。但現在的情況是,首先很多醫院都是剛開的,盈利談不上。其次很多醫院營收下降百分之二三十面臨虧損。這種情況下品牌收購醫院的可選空間會變小很多。
寵業光年:那些虧損的一般是哪種類型的醫院?
李雪:其實現在這個階段,虧損不一定就是說這個醫院好或不好,這跟市場情況有關係。一方面同業競爭加劇,醫院新客獲取變得異常艱難,另一方面,原本百分之二三十的老客戶因為疫情產生的城市流動而流失。所以跟之前比起來,新老客戶都在丟失,那虧損是必然的。當然也可以通過價格戰搶客戶,但這種方式帶來的客戶大多都是來「薅羊毛」,也賺不到錢。
寵業光年:有算過新獲一個客戶,成本大概多少錢嗎?
李雪:對這個行業來說,一線城市在二三百左右,二三線城市一百多。不過,現在二線城市呈兩三倍的態勢增長,基本已經逼近一線城市的價格。
寵業光年:引流的渠道都有哪些?
李雪:這方面很有限,主要就是美團、大眾點評。因為抖音、小紅書這些平台有醫療辭彙限制,所以相關內容發不了。也就是說大家目前還是在原有的蓄水池裡面不斷加價,去搶原有的客戶。支付寶、抖音這些也會做,但是跟美團點評比差距還是很大。
寵業光年:是否還有其他的趨勢特點?比如人員結構、產品等方面?
李雪:這些其實變化不大。主要還是上面所說的情況,我覺得一旦進入到這種惡性循環里,供給端就會進一步壓縮成本,然後需求端對你的投訴肯定會更多了,導致供需關係進一步惡化。這是非常不好的,但沒辦法,企業得先活下去,可能每個行業都要經歷這樣的陣痛。
寵業光年:寵物醫療產業鏈上游的寵物葯、設備等發展如何?
李雪:目前對上游醫療設備、醫藥企業來說,肯定是利好的,因為需求在不斷地增加。國內寵物醫院的設備,大約百分之八十都來自國產。醫院的定位不同,設備成本也不一樣,像我們新開一家醫院,設備成本至少得佔一半以上,小一點的醫院其實也一樣,只不過總投入少一點。
寵物醫藥這塊沒有太大變化,壟斷的還是那些,然後新的產品也很難推出去。現在國產寵物葯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寵物醫院裡,這跟壓縮成本也有一定的關係。上游端的設備、醫藥應該都挺賺錢的,而且我覺得上游端的格局短時間內很難會有變化。
寵業光年:寵愛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具體都會做什麼呢?
李雪:人才培養我們做挺多的,不管是專科技能培訓還是崗位晉陞體系都比較成熟。因為我們是行業里為數不多的做自建的品牌,自建就得用人。除了要有現成幹活的人,還得有一些儲備人才,這就需要花時間培養。所以我們對這塊投入很大,我們人力成本在整個行業里都是偏高的。
寵業光年:像新瑞鵬、瑞辰等醫院品牌也在做寵醫繼續教育這一塊,是不是側面反映出來寵醫人才的短缺?寵物醫生人才市場,目前大概是什麼樣的情況?
李雪:我覺得主要看企業競爭力。如果企業競爭力不足,肯定沒人來。說實話目前來看,求職者想找到好的平台也不容易,尤其是對於想往專科醫院發展的人來說。如果他們去一個設備、醫藥都很普通,客戶量也少的醫院,那他怎麼發揮自己的才能呢?所以有能力的人,也更傾向於走向有競爭力的企業,這對他們的職業晉陞、專業技能方面都有幫助。
目前寵物人才這一塊,集中化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
寵業光年:寵醫入行門檻高嗎?您是如何招人的?他們薪資一般都是多少?
李雪:其實入行門檻並不高,學生從學校畢業後,考取寵物醫生證就可以從業。我們的人才一部分自己培養,另一部分來自對外招聘,但對外招聘這一塊,因為我們最近幾年沒怎麼擴張,所以量比較少。
好的醫生年薪有五六十萬的,甚至超百萬的。不過對於能力一般或者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一個月大概七八千左右。其實現在很多醫院都是一個月15萬左右的流水,這種情況下,考慮人力成本的話,一個醫生一個月大概就是八千到一萬元左右。
寵業光年:之前有因為獸醫不專業而使寵物出現事故的情況發生,您如何看?
李雪:事故這個事情要辯證看待。目前來看,在我們平台上一年也沒有一兩個事故發生,但是治療當中醫患之間沒有配合好而出現問題,這個是絕大多數。比如醫生在給寵物看病時,需要給寵物做化驗、做檢查來作為診斷依據,但寵物主人不同意,疾病診斷出現漏診、甚至誤診,導致問題發生。
寵業光年:現在來看,寵物醫院賽道其實是被資本推著走的一個賽道,但發展快並不意味著賺錢容易,很多醫院都處於虧損狀態。
李雪:整體情況是,原先毛利潤高,是因為可以在獲客端維持價盤,後來競爭加劇價盤維持不住了,原先賣50,現在只能賣20,供應商那邊又沒有談判空間,中間這30隻能自己純補貼,那自然就沒有毛利潤了。然後現在很多寵物醫院並沒有回歸到主營業務上,他們在跟電商平台,以及一些寵物店做競爭,沒有差異化的產品,真正治療手段也沒有,那毛利潤只能是越來越低。
對我們來說,這些毛利潤低的東西就盡量少做。醫療本身不是靠賣產品的,如果一家醫院只靠賣葯或者零售的東西,那本來就是掙不到錢的。真正的醫療服務即手術、住院、治療才是核心,任何一家醫院改善毛利潤都是通過治療實現的。
寵業光年:對於消費者來說,寵物看病貴也是一個問題,為什麼給寵物看病這麼貴?您可否站在寵物醫院的角度給外界做一些解答?
李雪:對於人來說,做個大手術需要幾十萬,你不會覺得貴,因為你知道醫保會報銷。其實現在大家覺得給寵物看病貴主要是因為沒有人給他買單,雖然現在有寵物險,但可報銷的門類和比例都很小。我們也積極尋求保險公司的合作為寵物主解決寵物看病的費用問題。
寵業光年:您覺得寵物保險是個藍海市場嗎?
李雪:這個事情本身肯定是有發展前景的,但是掙錢不太可能。不過你可以通過這部分客戶,用別的產品掙錢,把它當成閉環中的一環,可能還行。所以得看保險公司在初期是怎麼定位的,如果就是想把它當成一個掙錢業務,這個從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很理想的商業模式。
#02
「不太會花更多時間去開新店了」
寵業光年:從目前國內較大的寵物醫院連鎖品牌來看,股權收購是各大品牌實現擴張的主要手段之一, 寵愛國際則主要以自建醫院為主,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李雪:對於擴張來說,我覺得要麼引進資本不斷收購醫院,要麼本身就是一個良性業務,有很好的毛利潤,通過自建擴張。後者這個方式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實際上做傳統企業,沒有個十年二十年,我覺得很難做到一個良性循環。更何況我們如果想要靠寵物醫療賺錢,首先要進入寵物老齡化的時代。而寵物老齡化還是好幾年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
所以就是兩個選擇,要麼堅持自建,要麼加入併購。我可能因為是比較年輕的創業者,所以我願意選擇前者。
這中間我們更願意投入資本在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其實現在國內寵物醫療在創新創造和核心技術競爭力方面,投入還是不足。全國幾億隻寵物以後都會面臨老齡化問題,這都需要醫療技術的更新進步。如果以後滿大街都是醫院,但就是沒有很好的老齡動物疾病的醫療解決方案,假如到2030年行業還是這麼落後,那簡直就是太可怕了。
寵業光年:寵愛國際是怎麼布局這塊的?
李雪:我們從2017年開始每年投入技術研發,這些都很難在當時計算投入產出比。比如寵物放療,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申請牌照,到今年拿到批示,雖然牌照還沒正式頒給我們,但我們是全國第一個。在這個裡面,我們跟相關部門做了無數次溝通,也做了無數次治療方案研討,投入也有上千萬。
還有心臟外科,隨便一個設備、機器就得上百萬,送一個醫生出國培訓也得60萬,到現在為止我們都還在研發階段。但是總得有人去做這件事兒,你不做這些事以後這些寵物怎麼辦,都是必要的治療手段。
寵業光年:之後會考慮股權併購或者加盟嗎?為什麼?
李雪:之後可能會考慮類加盟,大家統一一個系統,統一一個採購。
寵業光年:現在一家自建醫院一般投入多少?多久實現盈利?
李雪:至少300萬起,實現盈利至少得三四年,投入產出比並不高。
寵業光年:新店開業之後,寵愛是否有統一的管理體系?如何提升門店營運能力?
李雪:其實現在來看的話,我們的運營手段已經很成熟了。如果要提升的話,主要還是差異化的競爭上,還有從客戶的吸引力上再優化。像現在那種無差異化的價格戰,確實對客戶產生吸引,但是客戶認識不到你的差異化,也不願為你多停留。
寵業光年:目前,各家醫院連鎖品牌瘋狂擴張,搶佔市場,新瑞鵬還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把募集到的資金約35%用於擴大在中國的寵物醫院網路。今年3月,寵愛國際官方公布,目前在全國有60多家醫院。相比來看,寵愛好像走得更慢一點,主要原因是什麼?門店擴張這一部分,寵愛是如何規劃的?
李雪:我們單體平均收入是全行業最高的,但我們不想花錢再開那麼多家醫院。疫情三年出現了更多競爭者,寵物的老齡化進一步逼近,在這種情況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發投入,可能不會花更多時間去開新店了。
寵業光年:近幾年行業亂象較多,貓狗醫療事故這方面的糾紛也比較多,寵愛國際是如何做這方面的內部管理的?
李雪:我們從人員准入到各個部門層級的巡檢,都嚴格執行。但說實話,你不可能通過面試或者巡檢發現所有的問題,所以也會存在漏網之魚。
當然從大的角度來說,如果行業或相關部門能對這個事情的准入有一個更高的限制,那肯定是更好的,但是這個對於我們個體來說很難做到。說實話,我們也看到很多醫生根本就不應該存在這個行業,但他確實存在。他今天不在我這裡,那是因為我們從業時間長了,我們自己有黑名單,但是他可以去別的醫院。
但沒辦法,我們只能做好自己,加強內部管理,而且是強抓。
#03
「上市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
寵業光年:據官網,除了寵物醫療,寵愛還有寵物商品、美容SPA護理、寵物託運、寵物醫保、寵物克隆等業務。這些業務營收如何?目前對這些業務是如何規劃的?
李雪:這些都是合作的,相當於我們只是人家的一個服務點,目前重點還是放在醫療這一塊。
寵業光年:請問寵愛去年整體營收情況如何?
李雪:疫情其實影響很大,2022年基本上也就是達到了2/3的預算。
寵業光年:寵愛國際今年的發展策略是什麼?業務上有什麼調整變化嗎?
李雪:研發投資一直有在做,另外今年我們整體的運營策略就是主打差異化,從原先吸引客戶的方式上做變化,這個是有必要的。
寵業光年: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會面臨不同的市場痛點,寵愛國際目前面臨的痛點是什麼?
李雪:我覺得現在的痛點是市場端這種無差異化無序競爭。我們真的有差異化又很難去宣傳,這是我們目前一個很大的痛點。
寵業光年:如果把時間放長遠一點的話,比如說3~5年或者更長時間,您希望寵愛國際是什麼樣的?
李雪:我覺得就是堅持做一個醫院的本質,真的能夠做到,來了的病都能治,治了都能好。當然有些病在一定階段好不了,但是最起碼我們能夠幫助寵物減輕一些痛苦,我覺得這些都是醫院應該去做的。
寵業光年:之前寵愛已獲幾輪融資,請問目前公司的估值大概多少?接下來還有融資計劃和上市計劃嗎?
李雪:我們其實在這個行業的估值並不高。
目前有正在談的投資方。現在市面上的醫院品牌,要麼是大規模併購模式,要麼像我們一樣不做大規模併購的,目前創始團隊主導的就我們一家。如果投資團隊願意相信我們這個模式的,那就正常進行融資。
上市的話,可能還有點遠,估計得3-5年。創業者應該為價值創造負責,你的公司真的有價值了,不會沒有那一天,只是時間快慢的問題。時間對我來說,是一個比別人更有優勢的部分。
《寵業光年》 ,寵物行業深度觀察者。圍繞寵物行業龍頭公司、投融資以及熱點事件,我們為行業決策者、投資者提供嚴肅閱讀、獨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