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會升到6嗎?

人民幣此輪貶值,告一段落了!

7月13日凌晨,離岸人民幣一度大漲超500點,最終報於7.1657元,最近5個交易日大漲近1000點,創下6月19日以來新高。

人民幣的持續大漲給市場注入了信心,不少投資者樂觀的預測人民幣會很快收復7.1、7.0,並進入6時代!

人民幣真的會馬上升值到6元以內嗎?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這一輪人民幣升值的兩個階段:止跌和升值。

6月30日人民幣大跌至7.29附近,在破7.3的關鍵時刻央媽出來喊話,堅決防範匯率大起大落風險,效果立竿見影。隨後,人民幣多、空雙方連續5個交易日在7.22到7.28之間廝殺,最終人民幣保住了7.28這關口。(點擊參看:人民幣,大反攻?

而人民幣空頭徹底「繳械投降」是在7月10日,真正的原因並非人民幣主動狂飆升值,而是美元大幅貶值,大家看看美元指數就明白。

而美元兩次大跌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國非農數據意外爆冷,二是新CPI大超市場預期,因此市場預計美聯儲加息將繼續減緩。

所以,本周人民幣匯率突然快速升值收復多個重要關口,關鍵原因是美元指數驟然下跌。換句話說,美元便宜了,人民幣自然就貴了。

對於人民幣未來的走勢,個人傾向於另一種更加務實的預測,下半年人民幣將在7.1附近寬幅震蕩。為什麼人民幣不會馬上升值到6,原因有二個,其中第二點最重要。

首先,影響人民幣匯率的短期因素是中美宏觀政策的錯位。

儘管,未來我們不太可能會有強刺激的貨幣政策,但適度寬鬆的周期還會繼續。而美國雖然CPI已創下202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但通脹依然很頑固。另外,我們要知道通脹數據其實是一個數學問題,基數大,也就是分母大,比率自然就相對小,我們看到的同比相對就回撤的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以2021年6月物價指數100為例,到2022年6月物價上漲了10,同比漲幅為10%;到2023年物價還是上漲10,但是同比漲幅只有9%(10/110),同樣的物價漲幅,對應的是更低的漲幅比例。

事實是,未來幾個月CPI數據,同比的都將是去年通脹指數基數更高的階段。

(2023年7月12日,公布的6月份數據是3.0%)

意味著同比下降會更快,但實際通脹還在高位,所以美聯儲肯定不會馬上降息,只要美聯儲不降息,中美兩國高利差就會一直在,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就還在。

其次,所有的數據表明,我們最需要支撐經濟增長的消費,復甦依然令人擔心,扛起經濟增長,保就業大旗的還只能是出口。

實際情況是,2023年上半年人民幣貶值了5%,但出口只增長了3.7%,去年這個數據是增長13.2%。且從每月環比的情況看,我們的出口還在繼續走弱。

按美元計價,5月出口下降7.5%;6月出口下降12.4%(這裡包含了人民幣貶值的因素)。

在國內產能過剩下,經濟復甦需要出口支撐,適度人民幣貶值依然是刺激出口的最好方法。在國內循環沒有起來之前,刺激出口會是民幣不會大幅升值的中期影響因素。

綜合這兩點看,今年人民幣大概率不會升到6以內,而可能會在7.1附近寬幅震蕩。

你們覺得了,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