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軍士兵
近段時間,俄軍在前線取得了不小進展,還派出了卡52打擊烏軍目標。如此下去烏軍在戰場上很難佔到上風,這對西方國家的以烏克蘭拖垮俄羅斯的戰略是不利的,所以,最近有消息顯示,北約正在修改戰略,或許會以小股力量介入衝突。那麼,俄軍的卡52戰力究竟如何,北約又是否真的會派遣軍事力量干預俄烏衝突呢?
圖為俄烏衝突中的城市
據媒體報道,5月10日,俄國防部表示,俄軍在過去的24小時殲滅了500名烏軍,其中包括在頓涅斯克方向的240多人,皮庫揚斯克、紅利曼、赫爾松等方向的260多人。從俄軍的表述來看,近段時間以來,俄軍在前線一直處於優勢地位,正在形成對烏軍的壓制態勢。而俄軍能夠在前線有如此大的戰果,也得益於俄羅斯空中火力的支持。
圖為卡24武裝直升機
當地時間5月11日,俄空天軍的卡52直升機在執行戰鬥任務期間,摧毀了烏軍的一個據點和其他的武器裝備。作為俄空天軍的一款現役裝備,卡52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由蘇聯卡莫夫設計局設計製造,主要是為了接替已經老舊米24武裝直升機。這款武裝直升機在設計上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是採用了共軸雙旋翼布局,將兩台發動機安裝在了機身兩側的短翼上方。其二,是改變了武裝直升機慣用的內部串列座椅格局,將內部座艙設計為並列共屏。
圖為卡52武裝直升機
這款武裝直升機在設計上的特點,賦予它不錯的戰鬥能力,特別是在並列座椅的設計上,可以給予直升機駕駛員更廣闊地視野,加上內部可以共用一些儀錶,能夠有效的減少飛行員的信息差。在武器系統方面,卡52短翼下方的掛架可以搭載4個b2火箭彈發射器,最多可裝載80枚s8型火箭彈,還可以裝載多達12枚的激光制導導彈,打擊範圍為8到10公里,機身兩側還有可以裝備其他武器,對地面行動實施有效的火力支援。
圖為俄烏衝突前線
但是這款武裝直升機終究屬於上個世紀的產物,在一些原始設計上已經很難滿足現代武裝直升機低空突防的作戰需求,再加上其龐大的機身也很容易被地面防空火力所威脅。因此,這款武裝直升機在國際市場上也少有人問津。不過,就戰場的實際使用情況而言,自俄烏衝突開始,這款直升機就先後出現在戰場的各個角落,並承擔著為地面俄軍清理火力點的任務。在沒有什麼制空權和地面防空火力的烏軍面前,卡52依舊能算得上是一款主力兵器。 在包括卡52直升機在內的俄空天軍的火力支援下,俄地面部隊始終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這樣一來,烏軍基本上就只能處在被動挨打的地位,如此消耗下去,估計還沒拖垮俄羅斯,烏克蘭就先堅持不住了。
圖為北約士兵
因此,北約最近有了一個大動作,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將在今年7月的北約峰會上,批准一項戰略改革計劃,即對其中的一些軍事方法做出調整,將從大規模干預轉向小股部隊的部署和軍事專家的派遣。而在這份戰略修改計劃中,北約也毫不掩飾地提到了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和應對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從這些消息中可以看出,北約已經逐漸對烏克蘭失去了耐心,因此,才在考慮小股部隊部署的做法。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北約真將這種軍事力量派遣到俄烏衝突的前線,勢必會使得局勢難以緩和,因為這就意味著俄烏衝突演變成了北約與俄羅斯的直接軍事衝突,即使在這之前,就有消息表示,西方有特種部隊在俄烏前線合作,但畢竟沒有公開參與,俄羅斯方面或許還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現在,幾乎就是在明確地告訴俄羅斯,北約的軍隊要介入俄烏衝突,性質與之前的特種部隊出現在烏克蘭是完全不一樣的,勢必會引來俄羅斯更強烈的反擊。 總的來說,俄烏現在的情況就是烏軍基本上處於下風,很難與佔有空中優勢俄軍對抗,而北約如果真的這讓自己的軍事力量介入進去,其結局也是顯而易見的,俄烏衝突將進一步升級,就算是出現前文提到的北約與俄羅斯直接交鋒也沒什麼值得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