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四野出身的鄧華和黃永勝,都是威名赫赫的戰將,不過兩人的關係比較微妙,由於性格原因和做事方式不同,從紅軍時期就有點合不來,可他倆偏偏幾次被分在一起共事,鬧過幾次矛盾,分分合合,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鄧華是我軍少有的軍政兼通的優秀幹部,早年一直擔任政委。1930年秋,紅1軍團到達贛南後,鄧華所在的第12軍教導大隊擴編為36師,原本擔任教導大隊政委的鄧華晉陞36師政委,起初師長是張宗遜,兩人共事很愉快。
1932年紅36師改編為66師,張宗遜調走了,軍團特務營營長黃永勝被任命為66師師長,和鄧華成了搭檔。
鄧華
黃永勝是純粹的軍事幹部,放牛娃出身,念過兩年私塾,文化水平不高,打仗機智勇猛,脾氣也有點急,鄧華出自書香門第,上過高中,是紅軍隊伍里的知識分子,性格沉穩。由於性格和觀念的差異,兩人共事中難免格格不入。
如1933年,紅軍部隊受王明路線的影響,奉命攻打南豐,鄧華想起之前紅軍強攻贛州失利,認為不應該再打攻堅戰,但上級命令又不能不執行。戰鬥中66師196團傷亡很大,鄧華心裡難受,和黃永勝商量,是不是先撤退,在運動戰中尋機殲敵。
黃永勝不以為然,說今晚要和兄弟部隊一起攻城,我已經向上級立下軍令狀,我師保證率先突入南豐城。當時敵軍正在增兵,鄧華擔心我軍被包了餃子,但無可奈何,只好準備拚死一搏。幸好紅軍總部當晚改變了命令,不再攻城,改為運動戰。
紅軍舊照
這一來,紅軍調動敵軍打了大勝仗,一戰殲敵三個師,紅66師繳獲頗豐。戰後師部舉行慶功宴,鄧華為未能活捉敵59師師長感到惋惜。參謀長說,如果早點從南豐撤圍,戰果就更大了。黃永勝聽了不高興,連酒也不喝了,鄧華見狀趕緊岔開話題,才消除了黃永勝的不快。
其實黃永勝打仗很有一套,點子多,粗中有細,能打硬仗也能打巧仗。帶兵時間長了,難免有點傲氣,習慣自己一個人說了算。而鄧華心思縝密,慮事更周全。作戰時如果兩人意見不統一,誰也說服不了誰,起爭執是正常的。
按照紅軍的體制,政委有最終決定權。臨敵應變時,只要不違反上級總的部署,鄧華就能推翻黃永勝的意見,這讓黃永勝很不痛快。不過兩人共事時間不算長,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時就分開了。
黃永勝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初,鄧華和黃永勝又成了搭檔。這一次他們共事的時間更短。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原紅1軍團、紅15軍團等部組成八路軍115師,師長是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對內兼任政委,羅榮桓擔任政治部主任。115師下轄343、344兩個旅,鄧華擔任343旅685團政治處主任(後改稱政委),685團首任團長是黃永勝。
當時日軍大舉進犯河北、山西,華北戰局危急,115師改編工作尚未完成,作為先頭部隊的343旅便奉命東渡黃河奔赴平型關。685團是343旅的前鋒,8月底從三原出發,日夜兼程,趕到黃河邊的韓城集結,準備渡過黃河後改乘閻錫山派的火車北上。
黃永勝
685團作為紅軍頭等主力團,師首長在幹部配置上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讓鄧華和黃永勝搭檔,希望打一個開門紅,誰知部隊剛出征就出了問題。行軍路上,鄧華和黃永勝因為指揮作戰的問題起了爭執。
抗戰初期,八路軍對外實行的是國民黨軍的編製,不設政委,但政委的崗位和職能都是存在的。如果按照國軍編製,各部隊都是一長制,官長一個人說了算。少數八路軍幹部贊同友軍的一長制,時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的黃克誠發現這一不好的傾向,很快向中央反映了問題。
黃永勝就認為一長制更好,指揮部隊沒人礙手礙腳。可鄧華名為政治處主任,實際上還是政委,有最終決定權。他慮事周全,大事小事都要管一管,一來二去,黃永勝就不樂意了,倆人吵了起來。黃永勝說,現在你只是我的副職,我不承認你的決定權。
鄧華為人溫文儒雅,沒動怒,只是據理而爭,說不要忘了我們還是紅軍部隊。黃永勝氣急吼道:「什麼事都由你政委說了算,還要我這個團長有什麼用!」兩位團幹部鬧成這樣,旅長陳光也管不住了,只好向師里彙報,鄧華和黃永勝只能走一個留一個了。
鄧華(右一)
685團過了黃河,在侯馬等候火車,準備開赴平型關。到達侯馬的第二天晚上,羅榮桓和師政治部副主任蕭華突然騎馬來到團部駐地,叫上幾個團首長,在一個老鄉家裡點著油燈開會。會議主要是討論幹部之間的團結問題,羅榮桓把黃永勝批評了一番,然後當場宣布師部的決定,由楊得志接任685團團長之職。
當時林彪和聶榮臻參加過洛川會議,要去山西太原,過不來,所以是羅榮桓出面處理。會議開到半夜12點才結束,黃永勝一直保持沉默,最後他說,調動工作是常事,我服從組織決定。按照林彪和聶榮臻的指示,黃永勝被調到115師獨立團當副團長。
事情還沒結束,黃永勝被降級處理,是帶著一肚子氣上任的。到了獨立團,他跟團長楊成武打了個招呼,便帶著兩個連,自顧自打游擊去了。楊成武管不住,只好向師里報告。聶榮臻馬上派人把黃永勝找來,狠狠地訓了一頓。
聶榮臻平常總是一團和氣,這一次卻大發雷霆。儘管黃永勝帶出去的兩個連打了勝仗,裝備也改善了,但聶榮臻一點也不留情面,把黃永勝罵得抬不起頭,要他必須遵守組織紀律。在場的人從未見過聶榮臻如此嚴厲。從那之後,黃永勝的脾氣就收斂多了。
聶榮臻了解黃永勝的能力,批評他也是為他好。晉察冀根據地成立後,黃永勝很快做到了分區司令員,和鄧華、楊成武的級別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