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衝突越鬧越大,拜登剛下令報復伊朗,美軍基地又被炸了

文/黑木

據澎湃新聞消息,當地時間24日晚,美軍兩處非法駐地遭到襲擊,造成一名美軍受傷,地點在敘利亞代爾祖爾省。

事發後,一個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宣布對此負責,稱他們有能力回擊美軍,因為美軍在前一天晚上的空襲中,造成6名該組織成員死亡。也就是說拜登剛剛下令報復性襲擊,美軍基地就被炸了,雙方關係重新進入劍拔弩張的狀態,中東和平又遇阻礙。

自從伊朗和沙特和解之後,中東地區追求和解已經蔚然成風,不少國家都開始考慮怎樣重回和平。但美國卻看不得這樣的發展,這一點在敘利亞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首先,是不久前阿聯酋政府接待巴沙爾時,美方非常不滿,強調不會取消對敘制裁,來敲打阿聯酋。美國聲稱不鼓勵其他國家跟敘利亞政府關係正常化,什麼意思呢?美國需要周邊國家都支持美國立場,支持敘國內的反對派武裝,推翻巴沙爾政權。

因為敘利亞政權受到俄伊兩國支持,而眼看跟敘利亞政府和解的國家越來越多,美國自然不樂意,特別是美國看到連盟友沙特都要跟敘利亞重開大使館之後,美國就更坐不住了,用一次空襲打破了地區寧靜,試圖破壞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

雖然美國口口聲聲表示願意推動中東國家正常化,卻沒有像中國一樣實實在在付出行動,發揮正向影響力,反倒是屢屢出手破壞地區國家之間的關係,除了摧殘敘利亞,還在想方設法打擊伊朗。

近日,美國參聯會議主席米利又在國會煽風點火,聲稱伊朗能在半個月之內產出製造一枚核彈的材料,幾個月就能造出核武器,再次引起爭議。實際上,相對於白宮的群魔亂舞,米利還算是較為務實的官員,而這次一反常態危言聳聽,不過是為了向國會要錢,為下一財年爭取更多撥款罷了。

不過,米利的說法早已經在西方深入人心了,這不是他的首創。早在本月初,這種論調就引起了各方注意,為了自證清白,伊朗方面還主動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敞開大門,邀請專家來調查。

伊朗之所以這麼配合,是他們始終認為恢復伊核協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願意跟國際原子能機構接觸,可美國傲慢的姿態卻將各方的努力毀於一旦。

美國不願意談判是有原因的,因為美國不願讓伊朗走向國際,發展壯大,成為美國的對手。美國要的是中東國家持續陷入紛爭,自己坐收漁利。

幾十年來,這種理念在美軍的武力推動之下,得以成功貫徹。但隨著美國國力的衰弱,這種模式難以為繼,之前還有沙特、以色列等盟友幫助美國在中東施加影響力。

但如今,這個中東大國也不願意唯美國馬首是瞻,也不願意跟伊朗持續敵對了,美國就只能自己強上,以此來保持在中東的影響力。

但問題是,美國畢竟不是本土作戰,即便美軍實力強、裝備精良,想要在水土不服的中東強行控制局面,代價也將會非常高昂。更何況和平、和解的理念深入人心之後,會有越來越多國家不買美國的賬,到時候有麻煩的恐怕就是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