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22日,上午。
前高圩村逢集,集市之上熱鬧非常,東面靠近大路的偏角處,李加鑾一面整理著攤上的新衣裳,一面暗中觀察著來往的行人。
實際上,他今天捎來不少衣裳到集市之上,還真不是為了兜售衣服,而是為了傳遞一份秘密情報。
這份情報,是昨天晚上宿遷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馬愛亭親手交給他的,對方要他將信送到中共大興區委聯絡站內。
李加鑾表面上是一名埋首於針線之間的普通裁縫,而實際上,他還有另外一重隱秘身份——地下交通員。
接到任務的李加鑾,不禁犯起了難,因為前段時間,日偽軍對當地進行了數次「梳犁」式掃蕩,使得附近抗日組織紛紛轉入地下,一些交通站、聯絡人也一時聯繫不上了,這裡面就包括大興區委聯絡站。
馬縣長昨晚特別交代,這個情報要儘快送出去,因此在自己這個裁縫鋪等聯絡員上門,可是要誤事的。
但怎麼才能儘快聯繫到對方呢?
李加鑾手裡攥著情報,不斷地在屋內徘徊著,看著滿屋的衣裳,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道亮光。
明天,張土於村正好逢集,按照組織上的習慣,這種敵我混雜、交通信息容易獲取的地方,我方一定會派出情報人員過來查探消息。
當晚,李加鑾便決定,明天一早,冒險穿過敵人的重重關卡,前去前高圩村集市之上,試著與我方人員進行接頭。
為了防止情報被敵人查出,李加鑾將情報縫製在了一件深色的衣裳之內,隨後又在上面蓋上了不少新衣服,以裁縫趕集賣衣服為名,前往大興區聯絡站先前所在的地方——前高圩村。
當天上午,李加鑾像其他商販一樣,趕早來到了集市之上,隨後在一個偏角之處設了攤位。
衣裳的攤子正前面,放著三根柳枝,上面壓著一塊青磚石,這是我方交通人員約定的暗號——此處有情報。
上午之時,集市之上人來人往,來問衣服、買衣服的人倒不少,卻沒一個說出接頭暗號的,這讓李加鑾不禁有些氣餒。
而正當他低頭收拾衣服的時候,一名偽軍晃悠著走到了攤前,對方站定看了片刻之後,突然指著一件衣服道:
「賣衣服的,這件衣服不錯,讓我穿穿試下,合適的話我就拿了。」
李加鑾順著對方手指的方向看去,心裡頓時不由「咯噔」一聲,說巧不巧,這名偽軍看上的那件衣服,正是自己縫有情報的那件。
這件怎麼能給對方呢?
李加鑾心裡躊躇著,臉上卻不敢有任何異常的表現,他故意指了指旁邊另一件衣服,來拖延一下時間,給自己一個想辦法的緩衝時間。
「這一件?」
「不是,它旁邊,那件深色的。」
那偽軍又指了指,臉上已經顯出了一絲不耐煩。
「好嘞,我給您拿。」
李加鑾挪動著腳步,心裡焦急地想著辦法,他將手無意間插入了兜中,褲兜內正放著一枚小線剪,手指碰觸在剪刀的尖刃處,微微的刺痛感讓李加鑾下意識便縮了縮手。
「嗯?」下一刻,李加鑾便突然有了主意。
他深吸了口氣,用手握住了線剪的尖頭,隨後忍著刺入的疼痛,讓剪刀猛地刺破自己的手心,手掌之內,頓時一片濡濕。
「您稍等,這就給您拿!你也可以看看其他的,都挺適合您的。」李加鑾回頭看了看那名偽軍,跟對方打著招呼,試圖轉移對方的注意力。
趁著對方眼睛瞥向別處的那一刻,李加鑾將受傷的手放到了衣服的背後,借著拿衣服的動作,悄悄在衣服後面抹了抹。
「你看看,這料子可真不賴。」李加鑾一手拿著衣服,一面笑著將衣服遞了過去,而那隻受傷的手掌,則被他悄悄地藏在了身後。
「嗯,嗯?……」那名偽軍接過了衣服,正準備穿上,突然看到背後染的那片血跡,頓時嫌棄地將衣服扔了過來。
「就你這衣服還賣哩,你看這上面弄的啥?」那名偽軍指了指衣服上的血跡,隨後一臉厭惡地,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了。
看著對方漸漸消失的背影,李加鑾總算是鬆了口氣,而正當他彎腰收起那件有「污漬」的衣服之時,攤前突然有人問起:
「老闆,有茶色綉牡丹紋的衣服嗎?我想給家裡媳婦買一件外穿的。」
李加鑾的手頓時一顫,心裡激動不已。等了半晌,總算是等到了……
當天下午,情報便被送到了大興區委聯絡站主任張昌雲的手中。根據裡面的消息,地方組織做足了準備,隨後一舉粉碎了幾日之後,宿遷城內日偽軍發動的一次針對陸集、卓於、大興一帶的大掃蕩。
在那烽火狼煙的歲月里,有無數草根英雄,他們在晦暗之際奮起,卻最終消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隱匿在歷史長河之中的故事,雖然鮮為人知,卻依然是當年那幅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畫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210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宿遷文史資料》,陳克榮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