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對外承諾,不會用美製武器裝備打擊俄羅斯本土,本以為他這番表態是給烏軍划了一條紅線,避免衝突事態擴大,誰知不過是烏克蘭的障眼法,用來轉移外界注意力。
列茲尼科夫作出上述表態不到24小時,俄羅斯邊境就遭到烏克蘭的無人機突襲。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軍事網站「avia-pro」報道,當地時間2月6日,一架掛載100公斤高爆炸彈的無人機在距離莫斯科約150公里處的卡盧加市附近的一處森林中發生爆炸。
爆炸發生後,據當地居民表示,聲音在數百公里外都可以清楚聽到。俄羅斯專家也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勘察,經過初步的勘察可以得知,該無人機由蘇聯時期的圖-141無人偵察機改裝而成。
烏克蘭方面尚未對此做出回應,美國就立刻證實該消息的真實性。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發生爆炸的無人機就是烏克蘭的圖-141無人偵察機。
美國急著撇清關係,很可能與拜登政府上周承諾援助烏克蘭的遠程打擊武器有關。列茲尼科夫承諾不會攻擊俄領土也是在美國表態,將首次援助烏克蘭新型火箭彈之後。
列茲尼科夫的承諾或是出於美國的授意,拜登政府曾明確表示不會援助烏克蘭遠程導彈來打擊俄羅斯。如今美國首先打破承諾,為了避免直接激怒俄羅斯,自然要有所表態。
又或者,列茲尼科夫是為了提前打消西方國家的顧慮,西方各國在援烏這方面一向是先觀望,待其他國家做出表率之後再行動,為的就是避免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而且西方國家援烏一向是打著幫助烏克蘭抵禦外敵的旗號,若烏軍用西方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這就讓西方國家在國際上立不住腳了。因此,不管怎麼說,烏克蘭在對外名義上得過得去。
如今,已經基本證實攻擊俄羅斯的無人機來自於烏克蘭,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無關,但這也不能說明這次襲擊行動和西方加緊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毫無關係。烏克蘭之所以敢這麼做,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國家的援助賦予的底氣。
說到底,烏克蘭這次襲擊既是一次試探,也是挑釁。從去年開始,卡盧加上空就開始出現不明無人機,或在俄軍用機場爆炸,或被俄方擊落。烏克蘭方面始終未對此做出正面回應,但試探卻一次比一次大膽。
這次直接飛出了烏克蘭邊境300公里,直奔著目標而來。分析認為,這架無人機可能是沖著卡盧加地區的一座軍事設施,因低空飛行被樹枝掛住才發生爆炸。
就算這次爆炸並未對俄羅斯造成實質性傷害,但對於俄烏局勢來說,卻是不可避免會受其影響。雖然俄方會做出何種回應暫時還未可知,但縱觀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每一次挑釁,事後都受到俄軍的強烈反擊,俄羅斯這次應該也不會息事寧人。
比如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後,俄羅斯表示烏克蘭情報局局長策劃的此次行動,隨後對烏克蘭境內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持續多天的打擊,這一打擊行動到現在仍未停止。
至於烏克蘭對俄挑釁的目的,結合當下西方加大援烏一事來看,烏克蘭可能是想借這次機會,將戰火引向俄本土。俄烏衝突發展至今,交戰雙方各有損傷,但由於烏克蘭是戰火中心,受影響程度最大。
澤連斯基政府從去年開始就在籌備戰後重建工作,重建預算也隨著兩軍的交戰而不斷上漲,這給澤連斯基政府帶來很大負擔。但這必然會導致俄烏局勢緊張,還可能帶來國際局勢的失控。
衝突升級似乎已經呈不可擋之勢,西方國家的加緊援烏,和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都可能成為其中的導火索。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近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擔憂。
他強調,當前核戰爆發風險很嚴重,世界可能會陷入大範圍戰爭。屆時,俄烏衝突的戰火將實質性外擴,任何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