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垃圾」也能成暴利行業?國家私企接連出手,年運營收入超百億

「燒垃圾」竟然是暴利行業?

提起垃圾焚燒廠,我們大多數人只會想到臭氣熏天、環境污染,可任誰也不會想到,昔日人人唾棄的低端邊緣行業,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眾多企業爭相布局的新利潤增長點。

是的,你沒看錯,簡簡單單的「燒垃圾」,同樣可以造就一批又一批的「鑽石王老五」,垃圾焚燒廠運營得當,不僅可以養活一大批上市公司,更重要的是也會獲得國家層面的鼓勵與支持。

就在上個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最新發布了《關於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這不是國家發布的有關指導垃圾焚燒行業發展的第一份文件,同樣,它也不會是最後一份文件。

聽說過回收垃圾能變廢為寶,還沒聽說過焚燒垃圾也能一夜暴富,「燒垃圾」怎麼會如此賺錢呢?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引得國家和私企如此重視垃圾焚燒行業呢?

需求決定市場:焚燒成為生活垃圾處理主流

提起焚燒垃圾,如果曾經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肯定很有印象,在那個農村經濟不發達、環境不宜居的時代,焚燒是多數人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選擇。

在戶外露天情況下,大規模焚燒生活垃圾,不僅存在引起火災的隱患,更重要的是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會污染環境,並嚴重影響人居環境。

這麼看來,焚燒似乎是處理生活垃圾最不環保的選擇,的確,目前我們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除了焚燒,還有填埋和堆肥兩種選擇,在生活垃圾可控的情況下,它們是更好的選擇,但可悲的是,我們的生活垃圾數量已經增長到了逐漸不可控的地步了。

近幾十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呈現連年遞增的態勢。目前來看,不論是治標不治本的填埋,還是極其耗費時間且效率偏低的堆肥,都已經無法跟上我國生活垃圾增長的速度,唯獨處理效率極高的焚燒成了最後不得已的選擇。

需要強調的一點,此「焚燒垃圾」非彼「焚燒垃圾」,相比傳統意義上的露天焚燒垃圾,我們國家極力推動的是建造高質量垃圾焚燒廠,集中統一焚燒生活垃圾,將它們做無害化處理,儘可能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降低焚燒垃圾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將其產生的能量最大化利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政策支持:加快普及垃圾焚燒,實現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理念,從根本上重視優美生態環境的建設,為此不斷加大環保監管力度,優化處理了許多污染環境的行為。

從普通人的視角來看,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天藍了、水清了、空氣質量變好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國家的終極目標不止是為了改善人居環境,也是為了實現綠色經濟循環發展。

填埋和堆肥這兩種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把垃圾有序地埋於地下,這不僅會佔用大量土地資源,稍有不當更是會污染土地,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相比之下,建造高質量的垃圾焚燒廠,不但不會污染自然環境,而且通過焚燒垃圾可以發電,正是國家發展綠色經濟,節能減排,儘快實現「雙碳」目標(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最好選擇之一:

不僅可以解決生活垃圾處理不當,污染自然環境的問題,還可以藉助焚燒垃圾產生大量電能,滿足我國電力的龐大需求,正是兩全其美的局面。

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垃圾焚燒普及化,真正做到了效率最大化處理生活垃圾;但相比之下,縣及縣以下居民處理生活垃圾,仍舊以填埋方式為主,基層垃圾焚燒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現階段,除了繼續加強城市垃圾焚燒規模化發展,提高垃圾焚燒效率,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加快補齊縣級地區垃圾焚燒短板。

為了進一步建設和完善垃圾焚燒基礎設施,推動垃圾焚燒向縣級基層普及,國家已經接連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納入各地審批「綠色通道」,加快這些項目審批(核准、備案)手續,從根本上提高了項目實施速度。甚至,為了鼓勵企業積極投身垃圾焚燒項目,政府出台了相應的退稅措施,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垃圾焚燒為什麼賺錢?

拋開上面提到的市場需求因素、政策利好因素,簡單來說,靠焚燒垃圾來賺錢的優勢就是一點:穩定且不愁賣。

1.賺錢途徑多元

建造好垃圾焚燒廠,主要有四方面的收入:垃圾處理費收入、垃圾焚燒發電收入、垃圾焚燒供暖費收入,以及垃圾焚燒後的灰渣資源化利用。我們每個方面都來具體講講:

首先是垃圾處理費用,目前來看,不同地域的垃圾處理費用略有不同,這個需要依據當地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來算。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可裝10公斤的垃圾袋,裝滿要收取10元的費用,這樣1噸垃圾的收費就是1000元,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收入了。

總之,垃圾焚燒廠處理垃圾的收費,需要因地制宜,制訂合適的、可以被當地人接受的價格,唯一需要擔心的是生活垃圾的處理量是否足夠。目前來看,我國居民生活垃圾的清運量還未曾有放緩趨勢,相關專家預測峰值還遠未達到,因此不必擔心沒有垃圾可處理的局面。

垃圾焚燒供暖費用和垃圾處理費用的情況其實相差不大,只是供暖費一般遵從本地標準,不因垃圾焚燒而漲價或低價,因為這樣可能會擾亂地區原有供暖格局,不過正是由於當地供暖格局固化,垃圾焚燒廠其實很難從裡面分一杯羹,因此這方面能帶來的收入其實並不大。

很多人不清楚什麼叫灰渣資源化利用,簡單來說,就是把垃圾焚燒後剩餘的殘渣,做無害化處理並分類,可以轉賣給需要的買家,比如實驗室、化肥廠等用得到的地方。

舉個例子,垃圾焚燒後的固化灰渣,如能嚴格滿足環保、安全和質量標準,就可以用來作為土木、建築材料的部分來使用。

2.焚燒垃圾發電為主

2012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垃圾焚燒發電的價格政策:即按入廠的每噸垃圾處理量折算成280千瓦時的電量進行結算,每千瓦時電量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杆電價0.65元;其餘電量執行當地燃煤發電廠電價。

垃圾發電是垃圾焚燒廠的主營業務和主要收入,這項收入主要依賴公司技術水平和運營效率的高低,一般來說,只要技術越先進和運營越得當,垃圾發電賺取的收入就會越高。

垃圾焚燒(發電)廠最主要的技術投入在於垃圾焚燒設備,也就是低溫磁化爐或者更高檔的焚燒爐,最便宜的一套設備也在50萬以上,大型廠所用的焚燒爐的價格更是不設上限,而且會隨著技術迭代而產生更新設備費用。

有投入就有產出,根據國內一家做環境測定的專業公司測算,刨去必要的成本(人工和水電等),一個日處理100噸的無害化焚燒工廠,一天就可以賺取8萬元以上,這可是純盈利而且不加發電費用,如果要算得總盈利,就這麼說吧,有許多經營垃圾焚燒廠的公司都上市了,可想而知總盈利得多高。

3.收入穩定且壟斷無競爭

我國政府對垃圾發電項目主要採取特許經營模式,即業界常說的BOT模式。

通俗來講,就是這家焚燒垃圾(發電)廠是區域政府指定的,一定區域內只有它能做垃圾焚燒業務,其他公司或者個人不得參與,因而政府確立設立項目後,一般採取競標模式,走到最後的企業才是那個贏家。

眾所周知,國企之所以讓人趨之若鶩,主要是因為這類企業穩定,經營垃圾焚燒廠的公司雖然不是國企,但因為在一定地域內缺乏競爭,只要運營得當,實際上也可以做到堪比國企的穩定地步,保持長期盈利的局面。

這還只是僅就實體收入來講,不包括股市等非實體收入,如果把所有收入都算上,毛利率最高可達60%,這才是真正的「暴利」行業啊。

前景客觀,具備長期發展的勁頭

說了這麼多建造垃圾焚燒廠的優勢,也許還是無法說動部分人的心,因為精明且優秀的投資者,不僅看重一個行業當下的盈利水平,更看重的是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為什麼「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能經久不衰,這是因為石油行業本身是暴利行業,因為每個國家都需要它,而且石油需求是源源不斷的。

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前景,先說結論:未來可期。

拋開一切因素講,垃圾焚燒行業依賴的就是生活垃圾本身,而生活垃圾本身就是無限產生的,不只是中國有處理生活垃圾的難題,全世界範圍內所有國家都面臨著這樣的局面。

我國目前處於經濟轉型時期,垃圾焚燒行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綠色發展的新亮點,因此,國內當下以及未來對垃圾焚燒行業的需求都是十分旺盛的。

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與日壯大,我國在國際上話語權的不斷增強,「中國方案」開始越來越多的造福全人類,我國的垃圾焚燒技術和運營模式,未來也將走出國門,屆時面對的將是幾倍於中國的市場環境,何愁盈利增長乏力?

結語: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高質量、高標準發展的垃圾焚燒行業,走的是符合人類發展前途、遵循大自然規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如此偉大且神聖的一個行業,「暴利」其實並不是它的本色,而是只能用作錦上添花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