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華原創作品
上面這張照片是一個美國記者拍攝的,照片中這個滿臉微笑的人,叫朱大同,他正要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罪名是漢奸。
然而,誰都不知道,這個漢奸居然是奉命潛伏敵營的地下黨。
看過諜戰劇《風箏》的人都知道,軍統六哥鄭耀先是我黨打入敵人內部的一顆棋子,在敵營中「潛伏」鄭耀先,一次次成功避過戴笠和毛人鳳的懷疑,在特殊情況下,不惜將自己同志和愛人程真兒挫骨揚灰,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上線陸漢卿自殺身亡。
《風箏》只是電視劇,鄭耀先也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在真實的諜戰領域,確實有一位與鄭耀先相似的人物,他叫朱大同,可惜的是,這個被自己人痛恨的「叛徒」,卻在1949年5月11日被國民黨當局以漢奸罪槍決了,他留下了一張微笑著上刑場的照片。陳毅得知之後,心疼得大哭:他是我們黨的同志啊!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1907年,朱大同出生於安徽蕭縣王寨李樓鄉朱庄村,他家裡有幾畝地,父親除了種地,偶爾出去做手藝。七歲的時候,朱大同上了私塾,後來轉到國民小學讀書,他讀書非常用功,幾年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學,不幸的是,17歲這年由於家中出現變故,被迫中斷學業,經一個親戚介紹,到一家小學當了教員。
他在當教員的時候,還不忘學習,非常愛看書,而且喜歡看一些思想進步的書籍。那時候,受五四運動和國內革命潮流的影響,他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1928年,21歲的他秘密入黨,並積極展開工作,培養其他黨員。由於他的工作能力突出,受到上級的認可,1931年,被委任為徐州特委巡視員兼蕭縣縣委書記。
此後,他還策划了一次起義,可惜由於其他一些原因,起義最終失敗了。
1934年是一個很關鍵的年份,在電視劇《風箏》中,紅色特工鄭耀先,就是這一年奉命打入敵營的。這一年,中央特科頒布了一道密令,那就是讓一部分地下黨員,用各種方式秘密滲透進敵營。
這一年,朱大同接到上級的指令,要他叛變革命,他當時就懵了,他是堅定不移的革命者,要他叛變革命,比要他的命還難。上級找他談話,說並不是真正的背叛,而是趁機「洗白」自己順利進入敵營,為將來的革命而努力。
朱大同明白了,要他潛入敵營。於是,他成功「叛變」了,投奔了一個在中統局的親戚,靠著出賣組織和同志,得到了中統的信任。有時候,他帶著中統特務大肆搜捕,比《風箏》中的鄭耀先積極多了。
不同的是,朱大同並沒有受到內部人的追殺令,因為高層知道他是奉命行事,被他「出賣」的那些人,都是革命意志不堅定而且有意向投敵的。
1936年,為中統立下汗馬功勞的朱大同,出任中統徐州特務室視察員。有一天,朱大同經過棗莊一家中藥鋪,發現了他認識的一個人,這個人叫郭子化,曾經是蘇魯邊區臨時特別工作委員會的書記,蘇魯邊區出過不少叛徒,很多同志都被抓了。朱大同懷疑郭子化已經叛變,於是親自帶人抓走了郭子化。其實郭子化並沒有叛變,他現在的身份是豫皖特委書記,正在策劃在鐵路和煤礦上組織革命力量。
朱大同在審問了郭子化之後,也心知抓錯了人,以親自押往徐州的名義,把郭子化帶到半路之後,就把人放了。不久,郭子化趕赴延安彙報蘇魯邊區的工作情況,然後就任蘇魯邊區特委書記,並與朱大同保持聯繫。
日軍佔領了棗莊之後,郭子化組織了多起抗日活動,並安排洪振海和劉金山等人,組織起了一支隊伍,那就是家喻戶曉的鐵道游擊隊。
郭子化的組織活動,得到了朱大同的配合,朱大同利用他的身份,給抗日武裝多次送去槍支彈藥。
1940年,朱大同成為國民黨當局蕭縣的縣長,在任上,他經常指使屬下製造與抗日隊伍的摩擦,卻每次都被抗日隊伍打得丟盔棄甲,最多的一次損失了兩百多條槍。
更有甚者,他還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污衊人民政權和抗日武裝,不僅如此,他還親自帶著軍隊偷襲新四軍的辦事處,結果仍舊是失敗。
很多曾經與他共事的同志,都認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叛徒,卻不知他正是用這種失敗的手段,給我抗日武裝送槍支。在暗地裡,他受魯蘇邊區總指揮王仲廉的直接指揮。
1941年初,朱大同接到王仲廉的命令,鑒於抗日形勢的改變,他必須設法離開中統,轉而投向日本人,並獲得日本人的信任。6月,國民黨縣長朱大同,在與日軍作戰過程被俘虜,他為了活命,很快登報聲明,甘願成為日軍的走狗。從此,他這個中統特務變成了漢奸。隨後,朱大同被日軍任命為汪偽政權的蕭縣縣長兼清鄉大隊隊長,成了人們眼中徹頭徹尾的漢奸和賣國賊。
當他被老鄉們在背後戳脊梁骨的時候,他微笑著不說話,沒有人知道他微笑的背後,有多麼的苦澀。他清楚自己的職責,在投身革命的時候,他就明白,今後就是組織的人,組織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不管有多麼委屈和心酸。
作為中國人,他也想拿起武器好好與日本人干一仗,可是作為地下黨,他不能那麼做。就如《風箏》中鄭耀先試過的那句台詞:黨沒有讓他犧牲,他必須活著。
在大家的眼中,朱大同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狗漢奸。但在暗地裡,魯蘇邊區在她那裡得到了很多日軍的情報,還有大批的布匹和槍彈。
1944年底,眼看日軍大勢已去,朱大同辭去職務,到一個中學當了校長,而暗中,他卻率領組織起來的第七縱隊,與日軍作戰二十餘次,斃傷日偽軍數百人。抗戰勝利後,他以中統特務的身份,在鎮江、南京開辦開源煤礦,為組織籌集經費,並暗中發展黨員。1949年2月,他加入孫文主義革命同盟,任江蘇省支盟委員。「孫文主義革命同盟」負責人、前南京地下黨負責人之一的史永,給朱大同下了指令,讓他伺機策反鎮江一帶的國民黨地方武裝起義,迎接解放軍渡江。此前,孫盟組織曾經成功策划了國軍97師師長王晏清等人的起義。
朱大同在與鎮江一支國軍秘密接觸的過程中,由於消息泄露而被捕,隨後被押往上海。國民黨當局起初懷疑他是地下黨,可是審來審去,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但他們感覺朱大同的身份不一般,絕對留不得,考慮到朱大同曾經投靠日本人當漢奸,便以「漢奸罪」執行槍決。
5月11日,朱大同背插亡命牌被押赴刑場,在遊街示眾過程中,面對周邊群眾對漢奸的惡罵,他卻咧開嘴笑得很燦爛,彷彿不是被槍決,而是去參加一場盛宴。
正是他的這種無懼與坦蕩,引起了一個叫哈里森·福爾曼的美國記者注意,哈里森·福爾曼用他手中的照相機,摁下了快門,記錄下了這一張極其珍貴的「刑場上的微笑」。
當朱大同犧牲的消息傳出後,史永聞之扼腕痛哭:他是個好同志啊!
1950年,朱大同被追認為烈士,但是有人對此感到不服,認為他出賣同志叛變革命。
經過多年的論證以及很多當事人的作證,1981年,朱大同再次被國家追認為烈士。
他成為兩次被追認烈士的奇人,關於他的那些事迹,很多都沒有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