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在戰場上獲勝
最近,北約負責人斯托騰爾貝格表示,俄羅斯正在準備進行一場持久戰,烏克蘭的盟友們必須繼續發送武器,直到普京總統意識到,「無法在戰場上獲勝」。
的確,特別軍事行動從2月24日開始,已經297天了。以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曾經的《布達佩斯備忘錄》中的保護者身份,俄羅斯竟然在常規戰鬥中,處處被動。目前,除過頓涅茨克的巴赫穆特,俄羅斯還能維持進攻之外,其它區域,基本處於防禦狀態。
或許,是因為寒冬來臨;或許,俄羅斯正在籌劃一場大戰鬥;或許,俄羅斯還在等待白俄羅斯等友好國家的援助吧。反正,如今的俄烏戰爭儘管說是膠著狀態,但是,戰場形勢上,俄羅斯非常的難堪。
相比而言,這烏克蘭軍隊越打士氣越高昂。一方面是歐美英西方國家的全方位援助,尤其是軍事裝備武器彈藥,提供到位,又經過西方的軍事訓練,戰鬥力非常強勁。另一方面,應該是烏克蘭軍人是保家衛國,他們沒有退路。
今天,看到了一張照片,這讓我無法相信,咋可能呢?
要說是在平時,或者在其它國家,這樣蒸桑拿浴應該是司空見慣的。但是,你能相信嗎?這竟然是烏克蘭軍人在常規戰鬥最激烈的巴赫穆特地區。
有簡易的木製桑拿房,有熱水,也有電,重要的是安全有時間。顯而易見,這烏克蘭軍人的戰鬥場所,在歐美英西方國家的援助下,有著很堅固和舒適的環境條件。
曾經,看到過有報道說,北歐挪威瑞典等國,給烏克蘭援助過冬季作戰設備。同時,也在媒體上,我看到過,烏克蘭前線,有援助的智能工事。一個如大汽油桶樣的設備,安置在戰壕之中,有電,有網路,也有暖氣,特別是安全堅固。
如此的戰鬥環境,再加上,全面快捷準確的戰場態勢感知,難怪烏克蘭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強勁。這表現在吉普保衛戰,哈爾科夫大捷,赫爾松勝利,等大的戰鬥,也表現在每天俄羅斯的戰損數據上。
到今天為止,俄羅斯軍隊已經陣亡97690人,其中,中將2人,少將10人,中尉到上校級軍官2900多人。至於說各類軍事裝備,更是觸目驚心了。僅僅坦克就2985輛,裝甲車5958輛,重卡4577輛,甚至,還有艦艇16艘。
說到艦艇,就不能不提曾經威名赫赫的黑海艦隊了。艦隊的旗艦,曾經被宣傳為航母剋星、當今最先進的艦艇莫斯科號,被烏克蘭的「海王星」導彈攻擊後,沉入海底。而第二個旗艦,「馬克羅夫海軍上將」號,竟然被無人艇擊傷。
看來,繼承了前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其軍事武器裝備並沒有傳說的那樣強大。尤其是,經過了這場俄烏戰爭,俄羅斯武器在世界軍火市場上,估計已經原形畢露了。比如說,印度就取消了多份軍購合同。
不過,更為嚴重的是,俄羅斯持續將近10個月的特別軍事行動,各種武器裝備,特別是彈藥導彈無人機的損耗太過嚴重。有軍事專家指出,俄羅斯軍工企業的生產速度,趕不上戰場上彈藥的消耗速度,估計,到明年春季,就沒有彈藥了。
其實,不僅僅是彈藥將耗盡,就說這俄羅斯士兵的防護裝備更是缺乏。上圖是今天有媒體曝光的,一個俄羅斯士兵的防彈衣。
這是烏克蘭軍隊在尼古拉耶夫地區收穫的戰利品中,發現的一個文物。烏克蘭第59獨立摩步旅的士兵,在搜查俄羅斯軍隊住過的一棟住宅樓時,發現了幾件蘇聯時期的ZHZL-74防彈衣。
這款防彈衣是1974年蘇聯研製成功的,它是基於所謂的「鱗片狀排列模式」製造的。每個鱗片直徑50毫米,厚度2毫米,交錯排列。這種防彈衣,在如今的現代化戰爭中,對機槍步槍炸彈彈片能夠防禦的效果非常有限。
40年前的防彈衣,再加上40年前的槍械,再加上40年前的彈藥,這樣的俄羅斯軍隊,怎麼在戰場上戰鬥呢?
當然了,俄羅斯聯邦國防部對於其為士兵提供落後的防護裝備,表示否認。目前,這幾件防彈衣,已移交到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
常規戰鬥節節失敗,但是,從10月份開始,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話來說,烏克蘭攻擊了克里米亞刻赤大橋,我們就開始了報復。咋報復呢?就是用遠程導彈和無人機,對烏克蘭各大城市的能源基礎設施進行襲擊。
12月16日,當地時間上午9點,俄羅斯對烏克蘭境內能源設施、輸變電站等目標,實施了大規模的導彈襲擊。導彈擊中的目標有基普州、哈爾科夫州、第聶伯羅彼得和扎波羅熱州等地區,有9個能源基礎設施和一些居民樓等。
其中,克里維利赫一座民用建築被摧毀。該地區負責人的說法是,「一枚俄羅斯的導彈擊中了克里維利赫的一座住宅樓,樓梯間被摧毀,有2人不幸遇難,至少有5人受傷,包括2名兒童。傷者已經送往醫院救助。」
導彈襲擊後,部分地區的電力被切斷。烏克蘭地鐵公司宣布,部分地鐵停運。
而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市民聽到了三次巨大的爆炸聲。當地官員稱,40枚來襲的導彈,被防空部隊擊落了37枚,另外,3枚導彈雖然爆炸了,但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次大規模的導彈襲擊,烏克蘭國防部表示,俄羅斯軍隊總共發射了76枚導彈,被防空部隊擊落了其中的60枚。
說實話,俄羅斯的這種大規模遠程導彈和無人機的襲擊行為,只是毀壞了烏克蘭的能源基礎設施,讓數百萬烏克蘭民眾處於黑暗和寒冷之中,但是,無法打垮烏克蘭民眾反抗侵略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激起了歐美英西方國家民眾對烏克蘭的同情,讓這些發達國家給烏克蘭更多的財政、軍事、政治和人道援助。
上圖是烏克蘭人在裝點聖誕樹。這個聖誕樹極富有特色,樹身組成猶如一件迷彩服一樣的,樹枝據說是當地的一個雕像。這樣的裝扮,算是戰場上的聖誕樹了。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一向不問政治的教皇方濟各了。在12月14日每周的例行講話中,教皇公開表示,讓我們過一個更簡樸的聖誕節,用更簡樸的禮物,把我們節省下來的東西,送給烏克蘭人民,他們需要這些。
幫助受苦受難的烏克蘭人民,為他們做出「具體的慈善行動」,顯然,烏克蘭民眾的遭遇引來全世界的同情。
以歐盟和北約的重要國家德國為例。今天,不僅宣布了新一輪的援助計劃,又提供了1950萬歐元的發電機。進入十一月以來,隨著俄羅斯違反戰爭規則的行為越來越多,德國明顯的改變了立場,在軍援規模和程度上,在經濟和人道主義援助力度上,都有了大幅度加強的趨勢。
從德國援助的力度增強,到西方各個國家普遍性的援助,尤其是,近期美國明確要給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和「智能炸彈」,可以說,這將會徹底改變俄烏戰爭的進程。就如海馬斯和M270火箭發射系統一樣,常規戰場上,俄羅斯的失敗將指日可待。
問題是,杜金說了,俄烏戰爭,要麼俄羅斯贏得戰爭,要麼世界毀滅。
俄羅斯贏得戰爭,顯而易見的不可能了。只是,這毀滅世界,實在是有點恐怖。儘管有點恐怖,但是,俄羅斯普總統12月9日說了,西方國家不值得信任,俄羅斯或許會先發制人的。
2014年佔據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2022年的這場特別軍事行動,又「佔領」了扎波羅熱、赫爾松、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四個烏克蘭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已經通過所謂的「公投」,將這些地區從法理上,明確為俄羅斯的領土。
按照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的說法,俄羅斯將會用一切手段來維護領土完整的。
如此一來,就有了12月16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等媒體的披露,即俄羅斯軍隊在12月14日和15日,將兩枚「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部署在發射井,進入了戰鬥值班狀態。「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是俄羅斯戰略力量的首重武器,進入值班狀態,就意味著俄羅斯「強大的核力量」,隨時會發射的。
生存,還是毀滅?核武器問世近80年,難道說,俄羅斯普總統真的要讓世界毀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