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無常,在中式和美式之間來回倒戈,記錄中泰三十年武器出口史

只買殼不買配套子系統,這種對華大型武器裝備購買方式,長期存在於原美式裝備國,比如巴基斯坦以及泰國等。由於和美國關係最難處,開心時想要什麼都給,不開心時天天卡脖子,巴基斯坦就曾被美國忽悠無數次,最佳案例包括已經付錢的F-16戰鬥機,以及AH-1Z武裝直升機被扣押。

不過今天要講的是泰國,作為東南亞區域強國之一,三軍主力長期以美式裝備為主。考慮到地緣戰略影響以及外購多元化考慮,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轉而購買中式裝備,但是購買「忠誠度」似乎並不高。

泰國F-5戰鬥機

80年代,69-II坦克成了人工珊瑚礁

上世紀80年代,由於特殊的國際局勢各方衝突不斷,中國已顯落後的武器裝備意外走火。不是因為武器裝備性能有多強,而是基於蘇聯體系仿製而來,性價比高可靠性強,可以用來替換或補充相關產品。比如兩伊戰爭爆發,雙方國防實力都很差,在消耗戰下只能寄希望於快速外購。於是沒有附加條件又能快速交貨的中國武器,就成了雙方最佳選擇,包括伊位克通過約旦代購殲-7戰鬥機、轟-6D轟炸機,伊朗購買殲-7戰鬥機等。

同期地處東南亞的泰國,面對時不時騷擾的越軍總覺得很難應付,於是和中方有了軍事合作上的往來。1985年為提高泰軍戰鬥力,中國無償提供了16門59-1式130毫米加農炮,並在隨後打擊侵柬越軍時表現出色。1986年差瓦立·永猜裕就任泰國皇家陸軍總司令後,中泰軍事合作更趨熱絡,在他授意下多批泰國軍官來華觀摩訪問,甚至還前往對越反擊戰前線參觀。

伊朗殲-7戰鬥機


伊拉克轟-6D轟炸機

1987年,經過前期鋪墊後泰國終於開出採購清單,成為東盟首個向中國購買武器國家。清單包括50輛69-II主戰坦克、400輛還未定型的YW531H裝甲車,以及雙管37毫米高射炮。69-II主戰坦克以半價銷售,由於泰方要貨很急,中方兵工廠甚至臨時調整生產計劃,將為中東某國供應同型坦克任務延後,專門騰出生產線來滿足泰方需求。

至於未定型的YW531H裝甲車,單價約10萬美元,對應美國單價18萬美元熱銷的M113裝甲車,雙方在綜合性能方面其實半斤八兩。兩款陸戰裝備雖然性價比很高,在隨後實戰應用中表現也很出色,但用慣西方裝備的泰國軍方對此還是不滿意。使用多年後,以原廠家停產缺乏零配件、質量不好等理由,將69-II主戰坦克退役並移交給泰國漁業局,2010年這批69-II主戰坦克被沉入外海建造人工珊瑚礁。

伊拉克69-II

69-II主戰坦克

69-II沉入大海

90年代,護衛艦只要殼不要子系統

21世紀之前,中國海軍艦艇還處於相當低端階段,比如96年之後才引進四艘「現代」級驅逐艦,這在當時屬於絕對主力航母殺手。除此之外,手上現成貨就是少量052型驅逐艦,大量051型驅逐艦,以及053H型護衛艦,噸位小性能差。不要說出口給其他國家,就是自己用都嫌太落後,因此除非遭到軍售禁運實在買不到的國家,要不然幾乎沒人對國產軍艦有興趣。

不過意外總歸還是有的,泰國海軍長期裝備美英二手驅護艦,上世紀80年代後,這些二手貨不論性能還是壽命都將歸零。於是本著物美價廉能夠對付周邊的想法,準備採購一批高性價比護衛艦,然後德國MEKO 200型導彈護衛艦,以及中國053H2型護衛艦進入候選。

051型驅逐艦


053H型護衛艦

1987年,泰國海軍代表團多次參觀中國艦艇研究所和造船廠,詳細了解中國艦艇設計和造艦能力。同期中泰軍事合作剛處於火熱階段,1988年053H2型護衛艦以高性價比成功入選,雙方簽訂了4艘053HT型護衛艦採購合同。雖然名義上中方艦艇獲勝,但出於西方裝備必然先進的想法,泰方其實還有更多要求,平台不變但子系統要納入大量西方裝備。

比如中方除艦體外殼,主要提供作戰情報指揮、副炮武器、導航,以及聲吶等。但主機要更換為德國MTU20V1163TB83型柴油機,主炮則更新為美製MK45型127毫米火炮,以及「魚叉」反艦導彈、MK41型艦空導彈垂髮系統、MK46-5型魚雷,以及艦載直升機等。此外,電子戰設備以及通信系統,分別採購義大利和西德產品,中方負責對這些裝備進行整合(技術規格和介面協調),相當於以西方標準建造一艘「全新」的護衛艦。

053H型護衛艦

「魚叉」反艦導彈

MK45型127毫米火炮

看到這裡和當年殲-8II改裝升級差不多,大量西方子系統裝入其中,對我們來說賺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學到一套西方工業化標準流程。1990年,首艦「昭披耶」號(F455),以及二號艦「邦巴功」號(F456)順利下水,三號艦「甲武里」號(F457)、4號艦「賽武里」號(F458)也於第二年下水。造船交付都很順利,但西方子系統在和中方作戰系統對接上問題比較多,除了解決電磁干擾問題外。美國人為干擾最麻煩,以防止繁感技術泄露為由,美國遲遲不願提供介面數據,對於系統整合造成很大困難。最後還是土法上馬,由泰國獲取西方裝備安裝及介面資料,再結合自身能力搞出介面技術方案,相當於自學成材最終搞定四艘軍艦成功入役。

053H2T型 「甲布里」號護衛艦


053H2T型 「甲布里」號護衛艦

新世紀之後,購買裝備水準更高但也更反覆

進入2012年,泰國考慮採購新一代護衛艦,這次候選對象包括韓國提供技術來源於荷蘭級的護衛艦,以及中國F40T護衛艦。F40T排水量4000噸級,以054A型護衛艦為藍本設計,艦橋及上層建築採用隱身設計,標配76毫米主炮,還帶垂直發射系統。和以往小型驅護艦相比,4000噸級艦體容納空間更大,能夠配套國產中程艦空導彈,或者美製「標準"-2防空導彈。F40T整體戰鬥力十分強大,初步具備區域防空能力,以及更加不俗的反艦、反潛能力。

按道理前面採購了四艘053H型護衛艦,考慮到延續性下代採用中方戰艦很正常,更何況F40T護衛艦性能有了質的變化。但2013年,泰國卻選擇弱一檔的韓國DW3000F護衛艦方案,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由於F40T大量採用高性能雷達、垂髮系統,以及複雜的作戰指揮系統等,成本自然節節攀升,對應韓國護衛艦配套較為簡單自然更便宜。

054A型護衛艦

DW3000F護衛艦

但崇尚西方裝備的泰國海軍,顯然更喜歡美製127毫米火炮,以及MK41或MK48垂直發射系統等。如果跟採購053H型護衛艦一樣,光買殼不買其他子系統,那麼在雷達、電子設備、作戰指揮系統,以及數據鏈介面又要再折騰一次,不僅造成額外成本還有可能被美國拒絕。畢竟美國武器裝備在泰國還屬於主力,同時對中式裝備信心還是有點不足,這就造成在具體採購過程搖擺不斷。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搞平衡,在選定韓國護衛艦之後,泰國沒有繼續選擇「獨島」號兩棲攻擊艦。而是和中方簽訂了一艘071E型船塢登陸艦,單價1.3億美元比國產自用型還要便宜一點,這也是中國船舶工業首次出口萬噸級主戰艦艇。071E型船塢登陸艦和自用型區別不大,滿載排水量2.2萬噸,全長210米,艦寬28米,最大航程21節航程7000海里,比泰國唯一的航母「差克里·納呂貝特」號還要大。

強行拼裝不合身的127毫米主炮底座

071E型船塢登陸艦

泰國海軍由於缺少護航艦艇,因此對071E單艦作戰能力有很高要求,除了配套一門H/PJ-26型76毫米艦炮,以及4門H/PJ-13型六管30毫米近防炮外。還增加了一座FL-3000N型近程艦空導彈,以及兩門簡化版H/PJ12型七管30毫米近防炮。火力上和輕型護衛艦接近,這已經不僅是自衛而是可以主動攻擊,同時縮短機庫增加飛行甲板,以便同時起降3架美製S-70艦載直升機,未來配套我們的直-20也不是沒可能。

此外,2015年泰國海軍計劃採購2到3艘常規潛艇,預計採購金額為10.6億美元。候選對象包括德國209型潛艇、韓國「張保皋」級潛艇、法國「鈾魚」級潛艇,以及中國S-26T型潛艇,「鈾魚」級提前出局。單從報價來看中方最高,以3.55億美元單價,高於2.9億美元的209型潛艇,以及3.3億美元的「張保皋」級潛艇,但性能上卻有碾壓優勢。

071型船塢登陸艦

071型船塢登陸艦

071E開始海試

S-26T常規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3500噸,AIP發動機加持,能以4節速度潛航高達1400海里,期間無需上浮充電。再加上S-26T標配6具533毫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尾流自導等多種魚雷,以及反艦導彈還能備彈12枚。還加裝了先進電子偵察、光電偵察等設備,靜音性已經和「基洛」級差不多,綜合作戰能力遠勝德韓兩型潛艇。

同年7月2日,泰國宣布S-26T常規潛艇中標,但沒過幾天到7月15日,又反悔稱暫時擱置採購案。理由居然是沒有得到財務部門同意,最後於2017年,泰國以135億泰銖(摺合約3.739億美元)單價購買了一艘S-26T型潛艇,但不信任中方發動機要求換裝德國MTU-396。中方打造多年,預計於2023年正常交付,但今年以來又傳出德國MTU公司不願提供發動機,泰國可能會棄購等各種聲音。

S26T型潛艇

S26T型潛艇

結語

經過多年經營,在美國裝備仍為主力的情況下,泰國武器裝備已經初步實現多元化。傳統陸戰裝備隨著近年VT4坦克等加入,中方佔了30%的比率。海上力量則達到40%,但空中力量顯然沒有得到認可,目前泰國空軍裝備數量為零。可以這麼理解,由於美式裝備先進性全球認可,再加上早期布局泰國三軍自然得到更多青睞。但隨著中國軍工不斷推出新品,而且已經不再走低端路線,在性能上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最先進裝備。再加上中方出售武器沒有任務附加條件,付款方式又特別靈活,泰國雖然習慣性喜歡西方裝備,但已經開始慢慢轉向中式,也許是下一個巴鐵很有可能。

中泰聯合軍演殲-10和鷹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