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的禁地,惹誰都不要惹中國,曾被中國揍得慘的國家有幾個?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千萬不要在地面上和中國部隊作戰!」

這是1960年,英國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在一個記者發布會上給同行的忠告。

蒙哥馬利

隨後,他又補充道:「中國軍隊太英勇了,如果你一旦和他們交戰,只怕進得去,出不來!」

蒙哥馬利說得沒錯,一直以來,西方列強國家狼子野心,對中國領土虎視眈眈,多次發起挑釁,但都一一潰敗。

別看西方列強的軍事武器多麼高級,氣焰多麼囂張,但是在歷史上,有很多被中國胖揍的國家,一個還比一個慘。

那麼,曾被中國胖揍的國家有幾個?它們都是誰?

狂妄的逃兵——美國

美國一向狂妄自傲,把手伸向了多個國家。

李承晚

二戰後,朝鮮劃定了「三八線」,此線以南的區域被稱為大韓民國,被美國政府佔據著,扶持李承晚

三八線以北則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被蘇聯佔據著,扶持金日成

朝鮮常年南北小戰不斷,畢竟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想獨自統一朝鮮。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的軍隊對大韓民國發起進攻,這次的攻勢比以往更猛烈,並在兩個月就佔領了漢城90%的土地和人民。

一時戰敗的李承晚不得不求助於美國,收到消息後,驚訝之餘,美國立即集結了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動身朝鮮。

金日成

多日交戰之後,原本佔有優勢的金日成部隊傷亡慘重。

沒過多久,美國就開始露出狼子野心,繼續擴大戰爭,甚至把戰火燒到了三八線以北,並企圖佔領朝鮮全境。

眼看局勢難以控制,金日成不得不求助蘇聯和中國。

美國佔領平壤後,氣焰越發囂張,並公然稱:「在歷史上,鴨綠江並不是中朝兩國截然劃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礙。」

更讓人惱火的是,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戰火即將燒到鴨綠江邊。

在多次警告後,美國依然無動於衷,甚至直接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嚴重威脅著中國的安全。

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如果不反抗,美國很大可能以侵略朝鮮為跳板,重蹈日本侵略戰爭的悲劇。

1950年10月19日,中央政治局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命令彭德懷為總司令指揮作戰。

抗美援朝一觸即發,美國沒想到中國竟然真的出兵。

當時,美國指揮作戰的是名將麥克阿瑟,他更是在戰前放出豪言:如果中國真的敢出兵,那就順便把他一同打回石器時代

到底誰會落敗而逃,不到最後還真不知道。

麥克阿瑟

美國口出狂言不無道理,畢竟他們有著超高的武器裝備,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坦克,海上還有軍艦,還有著充足的後勤補給。

再看中國,抗日戰爭後,百廢待興,武器和後勤補給明顯落後於美國。

然而,戰場上除了講究武器精良,還有作戰技術和作戰意志。

開始時,中國軍隊確實吃了不少武器的虧,開戰三天,志願軍就損失了四百多輛汽車和50%的後勤補給。

這一次,志願軍部隊立馬成立多個防空哨,一旦發現美軍的飛機,立刻發信號通知戰士,這果然大大降低了傷亡率。

更讓美軍想不到的是,中國志願軍採用了「穿插迂迴」的戰術,先於美軍5分鐘佔領三所里,徹底封閉了美國第9軍的退路。

更讓美軍震驚的是,面對坦克,中國軍人不躲不逃,還衝向坦克,往履帶里塞炸藥包。

甚至在奄奄一息時,中國軍人還拉響手榴彈,與美國坦克同歸於盡。

「這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麥克阿瑟因為低估了中國軍隊的實力,最終潰敗而歸,原有3.6萬的軍隊,最終損失2.4萬,麥克阿瑟還因為這一次戰爭失敗被撤職。

美國就這樣被中國狠狠地胖揍了,揍得心服口服。

1953年,美國同意與中國簽訂《朝鮮停戰協議》,並承諾從此不再越過三八線,中國在抗美援朝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同時讓其他國家刮目相看。

倉皇而逃的「日不落帝國」

毛主席把手上的條約一扔,怒斥道:「中國共產黨從來沒有簽訂過這種條約,外國軍艦沒有資格在中國內河上橫行霸道。」

什麼事讓主席如此大發雷霆?

原來,1949年4月20日,中國共產黨正要和國民黨開展渡江戰役,這是解放戰爭中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戰役。

渡江戰役

在這關鍵時刻,一艘英國的軍艦突然駛入我國長江流域,在我軍多次發出警告後仍向前行駛。

難道是沒看到我軍發出的警告信號嗎?

經過解放軍多次勘探發現,這艘英國的「紫石英號」之所以固執地駐紮在長江,是因為有他人的「允許」。

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蔣介石為了得到強國的政治支持,不惜出賣中國的利益,把特權開給了英國。

除了「紫石英號」,駐紮在長江的還有「倫敦號」、「伴侶號」、「黑天鵝號」等大型軍艦,裡面均裝有重炮

蔣介石

不管是誰,阻礙渡江戰役必將成為中方的敵人。

為此,中國解放軍不止一次向長江的軍艦發出電報:一切他國軍艦,須在4月20日前撤離中國長江流域,否則解放軍將會一併發起攻擊。

電報一發,大部分軍艦都駛離了長江,唯有英國,依仗著與蔣介石簽訂協議的特權,以為解放軍不敢拿他們怎麼樣。

4月20日,渡江戰役打響,百萬雄師過大江,「紫石英號」擋住了解放軍渡江的去路,戰士們多次向其鳴炮警告,希望英軍讓出進攻通道。

解放軍已經做得仁至義盡,「紫石英號」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把炮火發射至解放軍的陣地。

「紫石英號」

這下主席真的怒了,他大手一揮道:「打!我們要讓英國人知道,憑藉堅船利炮就想在中國作威作福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在長期的作戰經驗積累下,解放軍的炮兵猶如「天兵天將」,一打一個準,加上解放軍的武器已經比之前精良許多,短短几分鐘後,紫石英號艦就被炮彈擊中,艦長與副艦長均被炸傷。

在槍林彈雨中,「紫石英號」很快濃煙滾滾,船體很快失去控制,此時英軍驚恐萬分,趕緊升起白旗投降。

本以為英軍放棄抵抗,誰知這是他們使出的緩兵之計,緊接著,英軍立即呼叫附近的軍艦來救援。

「紫石英號」

這點伎倆怎能騙得了身經百戰的解放軍。

很快,解放軍馬上識破了英軍的詭計,立馬對「伴侶號」和「黑天鵝號」發起攻擊,不一會兒,兩軍艦寸步難行,自身難保,最終放棄了救援「紫石英號」,灰溜溜地走了。

就這樣,「紫石英號」孤零零地擱淺在長江,被解放軍扣下。

隨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英國就「紫石英號」被扣的問題和事件責任展開談判,但一直未有結果。

1949年7月30日,「紫石英號」趁夜逃走,兩方的談判也隨之終止。

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戰役,英方傷亡一百三十多人,但足以讓那些覬覦中國領土的國家看看: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捍衛,任何侵犯中國領土的行為,中國必會勇敢反擊。

「紫石英號」事件後英國船員返回香港

反目成仇的老大哥「蘇聯」

在歷史上,蘇聯曾是中國的「老大哥」,不僅如此,蘇聯和中國還有過一段長久的「蜜月期」。

1954年10月,赫魯曉夫訪華,對中國實施了一系列友好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藝術等的交流都格外和諧。

用當時的話來說,蘇聯與中國有著良好的革命友誼,同穿一條褲子長大的。

蘇聯先是給了中國3億美元的貸款,接著又委派大量技術人員扶持中國經濟的發展,在這位「老大哥」的幫助下,中國在發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兄弟也有反目成仇的時候,何況國家呢。

赫魯曉夫

1958年,蘇聯突然翻臉,日漸膨脹的蘇聯越來越強勢,不斷對曾經的友好國家施以強權,要求其他國家做他的「小弟」,這當中就包括中國。

好不容易才從流血犧牲的歲月中建立起新中國,怎麼可能甘心受到他人的制裁呢?

這一霸主條例同時遭到波蘭和匈牙利的反對,沒想到蘇聯隨即對這兩個國家發起了攻擊。

另外,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也不樂意,馬上就被蘇聯孤立。

蘇聯曾經對中國寄予厚望,如今中國竟也不同意做「小弟」,「老大哥」難免大發雷霆。

蘇聯首先是撤走了派遣到中國的專家,並且逼迫中國租給蘇聯海軍港口、建立長波電台等等,一步步瓦解了中蘇之間的合作和信任。

珍寶島事件

隨著雙方的進一步交惡,蘇聯更是多次在中國邊界製造事端。

最終讓中國發起反抗的是大名鼎鼎的珍寶島事件。

珍寶島位於我國黑龍江省,因為靠近蘇聯,因此駐紮了部分解放軍士兵。

1969年3月2日,蘇聯入侵珍寶島,殘忍地殺害了38名中國戰士,氣焰囂張令人忍無可忍。

之前出於尊重,我國沒有過多的還擊,可這一次如果不還擊,恐怕就要被人騎在脖子上欺負了。

隨後,蘇軍又派出了大量飛機、裝甲部隊、坦克等高端武器,揚言要給中國點顏色看看。

珍寶島事件

如此公然挑釁,我國也不是吃素的,憑藉多年的作戰經驗,加上佔據有利的地形,中國最終擊退了蘇軍,守住了珍寶島。

勃列日涅夫沒想到中國的軍隊如此能打,因此計劃著更進一步的攻擊行動。

沒多久,勃列日涅夫召開了最高會議,並在會議上提出用核武器鎮壓中國。

為了實現霸權,蘇聯甚至暗地裡找美國,希望美國不要干預他們的「好事」。

尼克松深知只要中蘇交戰,美國就能坐收漁翁之利,因此立刻將信息傳給了中國。

收到電報後,我國當即召開了會議,並在會議上策划了一個絕妙的「換家戰術」。

尼克松

「假如蘇聯真的向中國投放核武器,那我們就換個新家,再造華夏。」

毛主席振振有詞:「倘若蘇聯毀了我們的家園,我們就突破蘇聯的邊防,搬到他們家去!」

另外,為了更全面地應戰,在領導人帶領下,多地開始挖防空洞,進行防空演習,並把最重要的工業設施遷至西南,計劃利用西南的自然優勢躲避核武器的傷害。

很快,中國應戰的準備傳到了勃列日涅夫耳中,他沒想到中方竟然想出「換家戰術」,想想一個軍隊就夠他們吃一壺的了,再來這麼多中國人民,最後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除此之外,蘇聯的名將也對發動核戰爭持反對意見,畢竟槍聲一響,都沒有贏家,真正贏的是那些看雙方笑話的人。

勃列日涅夫

最終,勃列日涅夫打消了發動核戰爭的念頭,不管怎樣,中國的實力早已經不容小覷,任何對中國圖謀不軌的計劃都將被一一粉碎。

對待國際關係,中國一向有態度、有原則。

毛主席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歷史發展到今日,中國人民為了今天的國際地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當中包括先輩們的英勇犧牲和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頑強拼搏,誰要是敢無視中國的主權地位,我們必將用自己的方式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