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副國級,63歲不幸被警衛殺害,武警司令和政委因此被免職

說起愛國將領李濟深將軍,想必很多讀者對他都不陌生了,早在辛亥革命時期,他就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廣東北伐軍。

從這之後,他便跟隨孫中山先生轉戰南北,並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嶄露頭角。

上世紀20年代初,李濟深加入國民黨,追隨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民主革命,在護法戰爭、平定廣東和廣西封建軍閥叛亂的戰爭中,屢建奇功,深得中山先生的賞識。

孫中山先生還稱其為「不可多得的將才」。

新中國成立後,李濟深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濟深還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俗話說「將門出虎子」,李濟深將軍的子女們也非常優秀,尤其是兒子李沛瑤,其更是官至副國級。

李沛瑤,1933年6月出生,1957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製造系畢業。

當時李沛瑤完全可以在北京附近找份工作,這樣便可以陪伴在父親身邊。

但他的父親卻告訴他:「應當下去,在我身邊翅膀長不硬。」

於是,李沛瑤便收拾好行囊,從北京一路南下來到了江西南昌飛機製造廠,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做起。

而這一干就是30年,硬是從一個24歲的小伙,干成了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傅。

但這幾十年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的專業知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普通技術員干到了高級工程師。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李沛瑤為祖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了很多事情,搞了不少的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而且還帶出了一批有用的人才。

1986年,時年53歲的李沛瑤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

當時,正直民革地方領導機構新老交替,為適應領導機構年輕化、知識化,李沛瑤被推選進了民革江西省委領導班子。

最初的時候,李沛瑤還非常地猶豫,他始終不能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的專業,畢竟他已經在這一行深耕了幾十年,不僅非常熟悉這一行業,而且也對它產生了感情。

但現在卻要他放棄,他還是有點捨不得。

最終,在民革組織的多次說服下,李沛瑤還是決定顧全大局,擔起了民革江西省委的工作,出任副主委。

從這個時候起,李沛瑤的政途可謂一路平坦,先後當選為民革中央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

不久後,他還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並於1989年被任命為勞動部副部長。

在擔任勞動部副部長期間,李沛瑤苦心專研關於勞動保護的問題,幾乎翻遍了中外所有的有關資料,寫成了幾萬字的論文。

此外,他還組織參與了中國第一部《勞動法》的編撰和宣講工作。

1992年12月,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李沛瑤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此時的他,年僅59歲,是當時八個民主黨派中最年輕的一位主席。

1993年3月,李沛瑤又成功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為名副其實的「副國級」幹部。

然而不幸的是,在1996年2月2日深夜,李沛瑤在家中被北京武警部隊一位名叫『張金龍』的戰士殺害。

這個張金龍,可以說是李沛瑤的貼身警衛,那天他在執勤時,偷偷潛入李沛瑤家中行竊,不料卻被李沛瑤發現。

張金龍擔心李沛瑤會告密,於是便一不做二不休,殘忍地將李沛瑤殺害。

李沛瑤之死,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而由於該兇手為武警部隊戰士,因此時任武警部隊司令員巴忠倓、政治委員張樹田,武警北京市一總隊總隊長孟振德、政治委員張世璦等人,也受到了免職處分。

反觀李沛瑤同志的一生,其都在為振興中華、統一祖國而努力。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人民的一大損失。

李沛瑤同志雖逝,但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卻永遠留在了我們每一個人心中,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