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所位於高原,地廣人稀、高寒偏僻。那裡沒有手機信號,與外界聯絡的工具只有一台電話座機。
接連幾日的大雪,給高原裹上了一層厚厚的大衣。哨所里僅有的那台外線電話機也因為這場大雪「罷工」了。為了給家裡報平安,老兵田存良打算帶著剛下連的新兵郭聰慧上山找信號。有信號的山頭離哨所有一個多小時的步行路程。可即便如此,也絲毫阻攔不了官兵對家人「聲音」的渴望。
高原極盡東道主的熱情,將呼嘯的狂風、稀薄的空氣、裹挾著冰碴的雨雪,統統「端上桌」,款待每一名剛下連來此的新兵。上山前,田存良反覆交代郭聰慧儘可能地穿厚。郭聰慧照做,裹得像個大「粽子」。可即便如此,山風吹來,仍然刺骨。由於氧氣稀薄,每爬升一米,胸肺都感覺壓力倍增。山上剛下過雪,本就陡峭的山路更是濕滑難行。
這條找信號的上山路,在高原哨所駐守14年的田存良走了不知多少遍。剛分配到這裡時,找信號是為了跟父母兄弟姐妹通話,後來則更多跟妻子通話。尤其是妻子懷孕後,他幾乎每周都要上山一次,給予一名丈夫的體貼和關懷。找信號次數多了,田存良還總結出一些經驗:「要想找到信號,會看風向是第一步。要想信號穩,就得晴天出來;要想信號好,就得往山裡走。」
前半程,郭聰慧還能跟上田存良的步伐;臨到信號區,每走幾分鐘,郭聰慧都忍不住停下來,歇歇腳、喘口氣。田存良對郭聰慧鼓勵道:「再往前走點,再走點……就快到信號區了……咱們還能看到遠處的狍子群。」
說起郭聰慧,田存良打心眼裡喜歡這個年輕有朝氣的新兵。郭聰慧是大學生入伍。還在新兵營時,他就看了很多高原火箭兵的故事。在前輩精神激勵下,即將分入連隊時,他向指導員遞交了申請,「海拔高士氣更高,我要到最艱苦的9號哨所建功立業!」
9號哨所所處海拔相對較高,自然條件也最為惡劣。能分配到那裡的,都是體能較好、意志和信念堅定的戰士。經過嚴格的考核選拔,郭聰慧成了這些年來到哨所的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士兵。他去哨所報到那天,駐守在那兒的老兵全出來夾道歡迎。
終於,兩人到了信號區。田存良拍落身上的落雪,整理了下著裝,郭聰慧道:「班長,別講究了,好像嫂子能看見你似的!」田存良並不答話,隨即撥出家裡的電話號碼。
隨著嘟……嘟兩聲,電話接通了,「你在家……多注意休息,別太累。我一切都好,下個月就能休假了……」「你在部隊也照顧好自己……給你買的衣服……」山風呼嘯,那頭妻子的話斷斷續續。田存良掛斷電話,又播了出去,試了幾次都沒有接通。他隨即低頭快速按動著手機,把沒說完的話編成簡訊發了出去。轉頭看時,郭聰慧正背過身,低聲的綿綿情話隨山風飄遠。
作者:王靜
播音:王世伯
文稿來源:火箭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