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之後,伊朗再向俄羅斯提供遠程導彈?

俄軍已經連續三天出動空基和海基遠程巡航導彈對烏克蘭能源和軍事指揮系統發動大規模打擊。在外界質疑俄軍是否有能力持續維持這樣的導彈打擊模式時,突然傳出「伊朗可能有意向俄羅斯提供遠程導彈」的消息。

美國「動力」網站11日稱,由於俄軍庫存的精確制導防區外導彈正在迅速減少,考慮到俄羅斯此前已經大舉採購伊朗製造的無人機,因此未來俄軍將伊朗製造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投入俄烏衝突中,似乎也並沒有說明不可能。

報道稱,伊朗官方媒體上周末曾簡要地提出了「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彈道導彈」的設想,並表示俄軍對頓涅茨克的一次導彈襲擊中,使用的就是具有伊朗中程彈道導彈的某些特徵。雖然該報道很快被刪除,但這至少證明並非只有西方在猜測「伊朗會向俄羅斯提供導彈」。

根據公開報道,俄軍用於打擊烏克蘭目標的主要武器包括可以從軍艦潛艇發射的「口徑」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戰術彈道導彈,KH-555和KH101系列空射巡航導彈等。但它們的製造成本昂貴,在當前西方的嚴厲制裁下,由於關鍵高科技零件獲取難度高,使它們的生產和補充速度緩慢。據稱,由可攜帶核彈頭KH-55巡航導彈改裝而來的KH-555巡航導彈的、可能已經完全耗盡,俄軍庫存的KH-101導彈數量也不足 100 枚,每月生產速度僅有3-4枚。

報道稱,由於俄空天軍一直無法確保對烏克蘭的空中優勢,並很少使用精確制導滑翔炸彈進行大規模襲擊,因此俄軍對防區外武器的重視程度很高——它們意味著戰術飛機可以在不需要冒險進入危險空域的情況下打擊烏軍目標。但對於這類防區外精確制導導彈的迫切需求,也直接導致其消耗量非常大,使得「任何替代品都會受到相對重視」——俄軍甚至已經開始使用冷戰時期的KH-22反艦導彈來打擊陸地目標。

在俄羅斯自產能力無法滿足需要的情況下,俄軍想要補充導彈庫就得求助於外國——而已經向俄羅斯提供數百架無人機的伊朗,就成為為數不多的可能選擇之一。

報道稱,當前伊朗已經發展出一系列複雜和射程更遠的彈道導彈,它們在之前的中東衝突中還多次投入戰鬥。例如2020年1月,數十枚「起義」(Qiam)系列近程彈道導彈對駐伊美軍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動襲擊;2022年3月,14枚「征服者-110」導彈擊中了美國駐伊拉克埃爾比勒領事館周邊地區。「這些武器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準確度,對目標發動了非常猛烈的攻擊」。

【「卡德爾」中程導彈】

按照西方估計,伊朗還發展至少20種不同的彈道導彈設計,「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型號」,例如「起義-1」的射程為500英里,這意味它能讓俄軍打擊烏克蘭全境的目標;而「卡德爾」中程導彈的打擊範圍超過1200英里,俄軍可以從遠離烏克蘭邊境的安全區域實施打擊。而且很多型號的伊朗導彈都有大量庫存,可以快速補充俄軍空虛的彈藥庫

此外,伊朗研製和裝備了相當數量的遠程巡航導彈,它們與蘇聯技術有著或多或少的淵源,這讓俄軍在操作和使用時可以更為方便。

至於如何交付,與北約軍援烏克蘭一樣,目前外界向俄烏衝突提供武器援助的通道並沒有關閉。報道稱,伊朗可以直接利用運輸船通過裏海運送,也可以如同向俄羅斯提供的伊朗無人機那樣,由伊朗提供組件,在俄羅斯本地組裝並進一步本土化製造。

【S-300V導彈】

筆者認為,假如這種猜測成真,烏克蘭恐怕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當前烏軍的反彈道導彈能力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少量蘇聯時代的S-300V導彈系統,但數量很少,且基本在大半年的衝突中消耗殆盡。同時北約也無法從其他前蘇聯國家提供類似的蘇制裝備進行補充。

而美國和德國向烏克蘭提供的均為由空對空導彈改裝而來的地對空導彈系統,主要針對飛機等目標,或許對抗巡航導彈還有一定作用,但都無力攔截彈道導彈。而足以對抗伊朗彈道導彈的主要是美國「愛國者」系列反導系統,美國尚未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而且這種複雜的反導系統,恐怕也不是烏軍短時間內能形成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