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沒想到,烏軍居然繼承蘇軍特殊優勢,給俄軍帶來麻煩

俄烏衝突進行了200多天了,普京總統現在確實是有些想快速推進戰爭的想法。從戰爭開始到現在,俄軍傷亡最起碼在10萬人以上。由於俄軍的兵力不夠用了,俄軍啟動了預備役動員機制,30萬預備役部隊奔赴前線殺敵。

但是,俄烏衝突進行了200多天,俄軍進展緩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要說俄軍進展緩慢的原因有很多。在這些眾多原因當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烏軍繼承了蘇軍的一個特殊的優勢,把俄軍打得叫苦不迭,給俄軍帶來了一個大麻煩。這個優勢就是蘇軍的國防動員體制被烏軍毫無保留的繼承下來。而俄軍卻沒能繼承蘇軍的國防動員體制。

下面就介紹一下蘇軍在冷戰時期的國防動員體制。

冷戰時期的戰爭和二戰時期的大規模戰爭一樣,都要考驗軍隊的快速動員能力。而蘇軍當時就有非常系統的國防動員實力。

蘇聯陸軍的作戰師根據動員備戰程度不同分成4種:

滿員師,這是蘇軍的正規軍最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在平時就保持高度的戰備和訓練狀態。滿員師駐紮在阿富汗、東歐和蒙古等國,總兵力有40個師,滿員程度在95%以上。一旦爆發戰爭,滿員師將迅速投入戰鬥。

缺編師,缺編師的滿員程度在75%左右。滿員程度超過75%的為一級缺編師,不足75%的為二級缺編師。缺編師和滿員師的區別在於,滿員師的步兵團、炮兵團坦克團和防空團等各個團級作戰單位都是齊裝滿員的,而缺編師的情況在於,其坦克團、炮兵團的編製是滿員的,但缺編師往往缺一個步兵團。爆發戰爭後,缺編師的各個缺編團在48到72小時內完成動員集結,開赴前線參戰。蘇軍有40多個缺編師。

蘇軍的滿員師和缺編師都屬於蘇軍的「就緒師」,一旦開戰要麼直接上戰場。要麼動員後在72小時內開赴戰場。

蘇軍在國內的部隊大都為架子師,架子師的骨幹指揮架構都是現役軍官,士兵也有少量的現役軍人。但架子師的骨幹基礎作戰力量都是蘇軍的退伍老兵,這使得蘇軍架子師帶有很強的預備役部隊色彩。一旦國家下達動員令,架子師會在一周內完成預備役部隊的集結。經過一個月訓練後奔赴戰場。

如果說架子師屬於預備役,那蘇軍戰備程度最低的動員師就屬於民兵性質的最後動員力量了。其武器都在倉庫里被軍方保管。如果蘇軍的滿員師、缺編師和架子師三級國防動員部隊都不夠用了,那蘇軍會迅速啟動倉庫里的T34坦克自行火炮,組建有軍事訓練經驗的公民和部分退役軍人組成動員師開赴前線。

按照蘇軍的作戰計劃,如果蘇軍和美軍在歐洲爆發戰爭,40個滿員蘇軍師將沖在最前面承受最大的傷亡。而缺編師會在3天內全部動員完畢,奔赴前線支援滿編師。這個時候,蘇軍重兵集團已經深入歐洲腹地。蘇軍再把架子師投入戰鬥,就能基本滿足進攻歐洲的作戰需求了。如果美軍聯合北約大規模入侵蘇聯,蘇聯會把滿員蘇軍師作為第一梯隊在前線抵抗美軍入侵,為後方的架子師和動員師做國防動員,補充民兵預備役人員參戰贏得寶貴的時間。

通過上述的分析就能看出,蘇軍在冷戰時期的國防動員體制是一套完整的,循序漸進的國防動員體制。滿員師-缺編師-架子師-動員師,四個級別的作戰部隊各承擔相應的戰備訓練任務。一旦戰爭爆發,如果滿員師夠用,蘇軍可以不動用缺編師和架子師。如果滿員師不夠用,蘇軍會根據戰爭的大小決定派出多少缺編師和架子師開赴前線。

烏軍繼承了二戰到冷戰時期蘇軍的國防動員機制,有自己的特色。

烏軍的正規陸軍有兵力20萬人,編組為50多個旅。這是俄烏衝突爆發後,直接和俄軍展開激戰的部隊,也是烏軍裝備最精良的部隊,相當於蘇軍的滿員師。

在烏軍正規陸軍的身後,有一支5萬人組成的預備役隊伍,他們隨時補充前線的戰損,也可以作為新的作戰部隊投入使用。這支隊伍類似於滿員師的兵員補充。

烏軍有第二層預備役動員機制——總兵力有9個旅的預備役快速有動員能力,一旦爆發戰爭,9個預備役旅可以根據國家需要隨時奔赴前線。9個預備役旅只需要補充士兵裝備就能參戰,相當於蘇軍的缺編旅。

烏軍有20多個國民衛隊性質的國土防衛旅,這些國土防衛旅平時就是個很空洞的部隊番號,平時很少有現役軍人關注這些國土防衛旅。但隨著俄烏衝突的持續進行,烏軍組建了帶有架子師性質的國土防衛旅,在戰時迅速擴充包括烏軍退役軍人在內的各類作戰力量,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在烏國20多個州內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

烏軍最後的兜底就是接受過訓練的100萬民兵,一旦戰爭局勢進一步惡化,烏軍20多個國民衛隊旅都無法頂住俄軍進攻,烏國當局將發放100萬民兵所攜帶的裝備和彈藥,組織民兵以成建制部隊的名義奔赴戰場。由於百萬民兵的武器都要從倉庫裡面取,這些百萬民兵就成為堪比蘇軍「動員師」的隊伍。

而烏克蘭可以根據戰場的實際需要,調整國防動員的強度和出兵作戰的兵力人數,部隊番號等戰場決定。烏克蘭學習蘇軍,搞精幹常備軍和強大後備力量結合的軍事動員體制,讓俄軍很快陷入泥潭,直至拖了俄軍200多天。

【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