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動手,英國最有地利之便;要海上犯案,海盜自然最有經驗

文︱柳扶風

烏克蘭4地區公投入俄成功,北溪天然氣管道在波羅的海被炸,意味著俄烏之戰必將升級,更加殘酷而持久,歐洲實質上已被卷進去,俄歐戰爭隨時發生。

今年2月,俄烏之戰打響,全世界都知道,這是一場美國挑起的一石二鳥——打擊和削弱俄羅斯與歐洲的戰爭,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國和英國,英國不但憎恨俄羅斯,和歐洲諸國也是世仇,只不過二戰後為了和美國共同對付以蘇聯為首社會主義陣營,英國和歐洲的千年恩怨才放置一邊。在國際經濟推動下,英國加入了歐盟,30多年前東西方冷戰,在「和平演變」蘇聯、尤其是在發現了時任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個人弱點」,將其忽悠「改旗易幟」的決定性謀劃中,英國的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的時任總統列根,聯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歲月悠悠,世事巨變,冷戰結束並沒有改變英國迅速衰落的命運。蘇聯解體,美國霸權更盛,收穫了歐洲當年蘇聯的地盤,擴大了「北約」。歐洲發展出了「歐盟」,並不甘心任由美國擺布,歐盟到底是美國之下全球經濟、政治、軍事、科技、外交的第二大勢力。英國因為「地緣政治」,不能不「折節」入歐盟跟著混,然而這個一直宣稱自己「不屬於歐洲」的「海盜殖民強國」,混著混著就和歐盟矛盾難解,覺得自己吃了大虧,退出歐盟。

這麼一折騰和慘淡收場,使英國對歐洲「新仇舊恨湧上心頭」,眼看著歐盟並未因自己的退出而受損就「氣兒不打一處來」,於是更加親美,它知道美國一直摁著歐洲,怕它發展,超過自己,有機會乃至創造機會削弱之。今次俄烏之戰,就是英國跟著美國同時削弱俄歐的最好機會;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就要把戰爭玩大,逼迫俄歐死掐。北溪天然氣管道,把俄歐已經展開的能源戰、金融戰、經濟戰,進一步生死決絕就成了美英下毒手的對象。

要動手,英國最有地利之便;要海上犯案,海盜自然最有經驗。

本文原載於東方日報,原標題《老海盜與北溪管道》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