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獲得特赦的杜聿明受到邀請,在天安門上觀看國慶典禮。
期間,已經成為海軍司令的吳瑞林走到杜聿明面前,打招呼道:你好,杜先生,你還記得我嗎?
杜聿明看著這人的面貌,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來,便搖了搖頭說道:請問你是?
吳瑞林回答道:我就是你16年前,花三百兩黃金緝拿懸賞的吳瑞林。
杜聿明聽他這麼說,在回憶中,往事一幕幕浮現在了腦海,忽然瞪大了眼睛,驚呼道:你不是已經死了嗎?
那麼,吳瑞林和杜聿明在16年前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杜聿明記憶中吳瑞林已經死了呢?
一 、抗戰名將「吳瑞林」
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率領軍隊進軍川北。
當時擔任四川省委地下交通員的吳瑞林,由於對巴中地帶較為熟悉,被組織任命為紅軍的嚮導。
在攻打巴中之前,吳瑞林接到上級命令,同紅軍偵察員一起化妝成難民,偵察敵情後,引領紅軍攻佔通江,在解放巴中戰爭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就這樣,年僅18歲的吳瑞林因為在作戰中表現突出,被選為紅四方面軍的少共國際先鋒團政委。
而在山河動蕩、戰火紛飛的年代,吳瑞林作為先鋒團的政委,註定無法過安穩的生活。
1933年2月,吳瑞林聽從上級命令,率團抵抗國民黨四川軍閥田頌堯率領的6萬餘人。
在這場著名的空山壩戰鬥中,吳瑞林作戰英勇,指揮靈活,率軍擊退敵人20多次進攻。
不過,敵軍的作戰實力也不可小覷,在連續猛烈的炮火進攻下,吳瑞林不小心被炸彈炸到。
四處飛散的泥土直接將吳瑞林掩埋了,他的頭部受到了劇烈的撞擊,昏迷了20多天。
這是吳瑞林參加戰爭以來,第一次受到這麼嚴重的傷,差點要了他的半條命。
當時,徐向前總指揮在百忙中抽出時間,特意來探望吳瑞林。
這位指揮員站在病床前久久沉默不語,當看到吳瑞林被搶救過來後,徐向前高興地說:「活了」。
徐向前還關心地詢問吳瑞林,關於他家裡的情況,得知吳瑞林家裡的母親兄弟姐妹都健在,便將一隻之前打土豪繳獲的玉鐲交到了吳瑞林的手裡,說希望他能回家好好養傷。
吳瑞林雖然嚴格遵守上級命令,但他是個心繫祖國的,回到家僅僅三天時間,便動員了上千名家鄉的勞動兒女們,參加紅軍,為國家和平貢獻一份力量。
就這樣,吳瑞林僅僅養傷三天時間,就又回到了軍隊參與作戰。
後來,由於形勢的變化,吳瑞林開始隨紅軍進入長征,在一次戰鬥中,他的腿部被子彈擊中。
由於沒有足夠的醫生和藥物,為了不使傷口進一步惡化,耽誤行軍,戰士們將尋找到的大煙土,給吳瑞林當做麻藥止疼,將剃頭刀用火燒過消毒後給他做手術。
嵌在吳瑞林腿上的子彈頭,就這樣在簡陋的環境中,被剜出來了,然後還用了鹽水對傷口進行了消毒,整個過程吳瑞林靠著自己堅強的意志,硬生生挺過去,一聲未吭。
之後,吳瑞林還拖著傷腿,跟隨者大部隊兩次翻越雪山,三次走過草地,從未掉過隊,最終堅持著走向了陝北革命根據地。
1939年,吳瑞林在山東開展游擊戰爭過程中,在蓮花山的指揮所遭遇敵軍偷襲。
吳瑞林在帶隊作戰中,被敵軍圍困在了一個農民家的地窖里,堅持作戰,誓死不投降,他雙手持槍射擊,憑藉精湛的槍法,一連斃傷了20多個敵人。
經過數個小時戰鬥,敵軍不敵吳瑞林帶領的隊伍,前來偷襲的50多個人,死傷人數超過一半。
雖然吳瑞林作戰勇猛,但他也是肉體凡胎,在槍戰中,他的下腹、右腿、腳背都中彈了,卻依然堅持戰鬥。
直到後來,敵軍看到久攻不下,惡毒地放了毒氣,這導致吳瑞林因為吸入毒氣過量而陷入昏迷。
萬幸的是,此時我軍增援部隊趕來支援,及時將倒在血泊中的吳瑞林送往就醫,經過緊急搶救之後,吳瑞林又撿回了一條命。
只是這次的吳瑞林沒有那麼幸運了,他的右腿被槍擊中後,一條神經被打斷了接不上,血液流失太多,落下了終身殘疾。
意志堅如鋼鐵的吳瑞林,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右腿殘廢而頹廢不已,這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將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的決心。
兩年後,行動不便,只能拄著雙拐的吳瑞林,再次帶領著八路軍奔赴戰場前線。
上級為了表揚吳瑞林的戰鬥功績,還分配給了他一匹從日寇處繳獲的棗紅戰馬,但他卻很少騎馬,也不太喜歡用拐杖,經常都是一瘸一拐的帶領軍隊行軍作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
這使得吳瑞林沒有時間休息,又奉上級命令,率軍進入東北到達遼南。
二 、「被擊斃」的吳瑞林
當時蔣介石派遣了在崑崙關戰役中獲勝的大將杜聿明,率領大軍進攻東北。
進駐東北後,杜聿明趁我軍在東北根基不穩,率領大軍一路取勝,直至奪取了松花江。
不過,由於杜聿明在戰場一線指揮,過度操勞,最後病倒住院了。
在此期間,東北民主聯盟軍反敗為勝,這使得躺在病床上的杜聿明心急如焚,顧不得好好養傷,趕緊趕回東北主持大局。
1947年夏,為了爭奪已經兩度易手的戰略要地四平,東北民主聯盟軍又一次發起四平攻堅戰,遼南軍區接到了支援東北民主聯軍的作戰命令。
吳瑞林作為遼南軍區司令兼獨立師師長,接到作戰命令後,就立刻集結軍隊出發了。
而國民黨軍隊的援軍也在趕往四平,吳瑞林為了搶奪作戰時間,只能一邊帶領部隊冒雨趕路,一邊確認這次支援作戰計劃。
即使時間趕得特別急,走了五個小時後,吳瑞林帶領的部隊距離鞍山還有300多公里,分析局勢之後,吳瑞林認為無法在48小時內完成支援任務了,於是決定改變作戰計劃。
隨即吳瑞林便率領遼南獨立師就近趕往大石橋,目的為牽制國民黨支援四平的援兵,他將作戰計划上報之後,軍區駁回了,要求他按照原先的命令行事。
吳瑞林作為親臨戰場的一線指揮員,對於戰場形勢看得很透徹,在獨立師指揮部同意後,他立即率領部隊前往由國民黨獨立第三師駐守的大石橋。
行軍期間,吳瑞林考慮到國民黨飛機的轟炸威力,沒有停下來休整軍隊,就直接突襲了敵軍,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打響後,前往四平支援的3個師接到求援電話,立即趕到大石橋進行支援。
就這樣,善於用兵的吳瑞林,借著夜色和地形,故布疑陣,將敵援軍牽制了一整夜。
天亮後,敵人看清形勢,才發現中計了,吳瑞林率領的遼南獨立師已經將國軍的援軍消滅後離開了。
敵軍氣壞了,開始追趕吳瑞林的軍隊,最後沒有追上便作罷了。
這場以多勝少的戰事傳到杜聿明的耳中後,將杜聿明氣得不輕,他沒想到會有人會鋌而走險,打破自己的軍事部署,於是率領軍隊對遼南獨立師展開報復。
杜聿明先是集結剛剛在四平獲勝的10萬國軍,逐步壓縮這支僅僅只有1.5萬人的遼南獨立師。
在杜聿明帶領的精銳部隊的猛烈攻勢下,吳瑞林率領的部隊被困在了包圍圈之內,遭受著猛烈轟炸。
同時,我軍對外聯絡的電台被控制,聯絡密碼也被破獲,吳瑞林和上級溝通的指揮作戰計劃,都被杜聿明知曉。
上級命令吳瑞林死守陣地,但是用1.5萬軍隊對上10萬軍隊,勝算可想而知。
吳瑞林一直和上級頻繁地用電話聯繫,直到最後一次通話途中,電話線被炸斷,恍惚中,吳瑞林彷彿聽見了「轉移」兩個字。
也許冥冥之中天註定,這兩個字給了吳瑞林的軍隊一線生機,他當即下達命令將獨立師分成三部分,負責打開缺口、轉移重要資料和文件、斷後。
之後,吳瑞林為了搶奪時間,迷惑敵人,還指揮兩個連發起反衝鋒,這樣雄壯的氣勢,一度讓杜聿明認為吳瑞林準備和國軍決一死戰。
在戰爭初期,杜聿明聽說了吳瑞林作戰的英勇事迹,為了鼓舞士氣,他還專門派遣飛機散發懸賞吳瑞林的傳單。
就這樣,在國軍使用先進武器裝備連番轟炸的情況下,吳瑞林這邊的陣地以及指揮部被轉移了平地。
在戰火紛飛中,一些屍體被炸得面目全非,殘破不全,杜聿明沒有看見吳瑞林,以為他被炸死在了戰場上。
於是,杜聿明激動地在東北境內大肆宣揚吳瑞林被打死,遼南獨立師被全部殲滅的消息。
三、 16年後,宿敵國慶再重逢
實際上,杜聿明太小瞧吳瑞林這個對手了,吳瑞林並不是頑固不化之人,從他多年來多次行軍作戰、死裡逃生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來。
吳瑞林雖然「違抗」了軍令,但他及時轉移部隊,保存了遼南獨立師的主力。
後來,東北民主聯盟軍氣勢大盛,反過來壓著國軍打的時候,吳瑞林率領的軍隊人數擴漲,成為了東北野戰軍的第42軍。
而杜聿明則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他率領的國軍被東北聯盟軍打的氣勢低落,呈現一片頹敗之勢。
長時間的戰事,使得杜聿明心力憔悴,積鬱成疾,只能離開東北前往上海醫治。
就這樣,杜聿明和吳瑞林這兩個死對頭再也沒有碰過面,這使得杜聿明堅決地認為自己擊斃了吳瑞林。
之後,杜聿明又被蔣介石派往了徐州,任「剿總」副司令,在淮海戰役中,由於沒有實際的軍事指揮權,杜聿明在蔣介石的一通亂指揮中,感到國民黨已是必敗。
但由於杜聿明的家人被蔣介石變相軟禁,他只能按照蔣介石的命令,赴死抵抗。
不過,國民黨軍隊的失敗是註定的,1949年1月,杜聿明在安徽被俘,從此進入了戰犯管理所開啟了自己的改造生涯。
就這樣,在此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吳瑞林接到上級命令率領部隊進入朝鮮,保家衛國。
期間,吳瑞林還靠著自己靈活的戰術,在朝鮮戰場上大顯神威,成為了令敵人頭疼的傳奇將軍。
當時,吳瑞林率領的軍隊一開始並未被委以重任,只是在後來作戰中,13天內殲滅敵軍3200人,立刻引起了彭帥的注意,成為了擊退美軍的重要力量。
後來,吳瑞林採用「打了就跑」的戰術,將敵人困在原地六個小時,為其它軍隊贏得了作戰先機,連遠在北京的毛主席聽了都大為讚賞。
從抗美援朝戰場上回來後,吳瑞林還受到了毛主席的單獨接見,毛主席大談特談他的作戰方法。
而受到上級賞識的吳瑞林,也被委任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員,從陸軍到海軍,從熟悉的戰場到亟待建設完善的海軍戰場,可見中央對吳瑞林的重視和信任。
1962年的國慶典禮上,杜聿明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邀請到天安門觀禮台,而吳瑞林作為開國中將也被邀請到天安門觀禮台。
四、再次重逢,不勝唏噓。
當時,吳瑞林先看見了杜聿明,請示了陳毅後,便徑直來到杜聿明面前打招呼:你好,杜先生,你還記得我嗎?
16年的歲月變遷,二人也都步入暮年,杜聿明看著這人的面貌,非常熟悉,就是想不起來,便搖了搖頭說道:請問你是?
吳瑞林回答道:我就是你16年前,花三百兩黃金緝拿懸賞的吳瑞林。
杜聿明聽他這麼說,立刻想了起來,驚呼道:你不是已經死了嗎?我還在報紙上公開了你的死訊,沒想到你還活著.......
吳瑞林笑著給杜聿明說了當時的情況,杜聿明有些窘迫,原以為自己打了勝仗,原來只是一場誤會。
舊時的記憶再度重現,杜聿明不僅感到時光荏苒,向吳瑞林說起自己當時還截獲獨立師的電報,沒想到吳瑞林棋高一籌。
其實,吳瑞林現在想起當時的場景,還是有些後怕的,當時的他再猶豫一會,就看不到現在中國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了。
吳瑞林和杜聿明都是大度之人,如今在一片祥和的場景中再次相見,也是一場奇妙的緣分,以往所有的恩怨便隨著時間過去了。
後來,吳瑞林和杜聿明在不同的位置上,都為建設祖國盡心儘力,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