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初期,正值朝鮮戰爭期間,我國解放軍將士英勇無畏,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身份,投入到為國家為民族,也為捍衛和平公義的殘酷戰爭中去。
戰爭過程極為慘烈,1953年時,回憶指揮將領宋時輪將軍在離開朝鮮的情景,宋將軍對著長津湖深深鞠躬,且回國後終生未再返回家鄉。
因為他自認無顏面對那些將自家孩子交付於他的百姓,朝鮮戰爭是無比慘痛的,幾乎在我們每個人的印象中,朝鮮戰爭一定是與悲慘、破碎、痛苦相關聯。
但今天,我們要在無限的沉痛和敬畏中,尋求出一絲溫暖,換一種別樣的方式,去回憶朝鮮戰爭,去緬懷那些為民族而戰的民族英雄們。
洪學智副司令·凱旋返鄉
1953年,美國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戰爭的泥濘局勢終於要雲開月明,只是南朝鮮李承晚仍舊冥頑不靈,而我國偉大領袖毛主席則藉機調兵練兵,要將南朝鮮的棉花軍,當作我國軍隊的磨刀石。
而與最後一批進入朝鮮的志願軍將士們背道而馳的,是光榮完成了抗美援朝使命的第十三兵團的戰士們,他們勝利了,他們也終於可以休息了。
而擔任第十三兵團副司令的洪學智,也同樣身處在回國的隊伍中,回國後,洪學智完成了向中央的述職工作,隨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安徽 金寨縣。
得知洪副司令來回來的消息,當地的百姓們大興火灶,從河邊壩口抓來河鮮,從高山野地采來果菜,要為這位戰鬥英雄接風洗塵。
回鄉後,洪副司令受到了當地老鄉極為熱烈的歡迎,午飯時,村民們便端出了他們精心準備好的飯食。
洪副司令離鄉太久了,見到眼前的家鄉味道更是激動萬分,他伸手便接過了村民遞來了河蝦,但洪副司令的警衛員卻是出手阻攔。
「洪司令,野生河蝦怕不幹凈,您得保重身體」。
氣氛略略有些尷尬,遞上河蝦的村民也非常委屈,他尊敬司令,招待司令,可是萬萬沒有要傷害司令的意思呀。
深得擁戴的洪副司令
洪學智副司令和藹地笑了笑,他仍是接過了村民的河蝦,轉手遞給自己的警衛員,用十分讓人安心的語調說,「來,別拘著,嘗嘗我家鄉的味道,這蝦我那時候想吃還吃不到呢!」
警衛員接過河蝦,看著洪副司令與村民們和和樂樂的場景,也聯想起了在朝鮮戰場上,洪副司令與一種將士窩在山洞土坑了啃土豆草根的畫面。
他沒有再組織洪副司令,而是安靜的退後一步,重新站回了洪副司令身後,警戒保衛起來。
還記得他與洪副司令第一次見面時,還是在1950年...
1950年7月,我國開國將軍洪學智,被調任到東北邊防軍任職副司令,經過短暫適應後,洪學智就在當年的十月份,奉命率部隊開拔朝鮮戰場,
洪副司令的第一任務,是輔助彭德懷總司令的指揮作戰工作,洪副司令一入朝鮮後,便肩負起了司令部軍政任務,特種兵調遣工作,以及大部隊的後勤協調。
在朝期間,洪副司令在戰鬥一線,連續2年時間都在指揮重要戰役,洪副司令智計頻出,很多具有關鍵建設性的臨陣謀略和大局建議,都成為了影響我軍戰鬥結果的勝負手。
而且洪副司令的後勤工作也完成得十分出色,我軍在朝領導、將領的安全護衛工作也十分周全得當,既不疏漏淺薄,也沒有浪費資源。、
彭總司令員對洪學智的工作和能力也是讚不絕口,洪副司令的下屬將士們更是對其無比敬佩尊敬。
洪副司令的早年革命經歷
洪副司令之所以如此思念家鄉,是因為他已經離鄉20餘年了,洪學智出生於1913年,是窮苦農民家的娃娃,有幸讀過兩天書,但童年時期基本還都是以放牛、做活為主。
時值土地革命期間,15歲的洪學智毅然加入進共產地下黨,參與進當地的農民武裝隊。中,因為年紀輕,頭腦活,一年後洪學智就當上了游擊隊的小隊隊長。
直到1930年,安徽及周邊地區的革命根據地成立,並且正值國民黨軍的圍剿時刻,洪學智不光做好了政務工作,他更是英勇戰鬥,果決指揮,成為了當時根據地,最年輕也最為出彩的指揮官。
1932年,洪學智19歲,那時的他已經離鄉兩年,洪學智參加了紅軍的西征計劃,從山東地區一路到四川、陝西地區,又經歷了數場惡仗。
「三軍閥圍攻突圍戰」、「空山壩戰略地保衛戰」,都是洪學智摸爬滾打,飛速成長的戰場學堂,在參與戰鬥的同時,洪學智也不忘積極開展政治工作。
年輕靈活的思維總給能當地的政治工作帶了新的風貌,地方紅軍的政委都誇獎洪學智是個「極具創造性」的好同志。
還有1935年時,洪學智在地方開展工作,只有他啃下了那塊最難啃的,給少數民族做思想建設的硬骨頭。
他完美地解決了少數民族統一戰線思想不堅實的問題,將當地的少數民族團結起來,也以此解決了當地紅軍的口糧危機,完美執行了任務。
由洪學智籌措起來的大量口糧物資,甚至對於中央軍的動作都有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助,彼時劉少奇也都對洪學智讚不絕口。
結語
朝鮮戰爭歷時三年,我國志願軍將士分幾個大批次,輪番交替進軍到朝鮮半島的土地上,戰爭場面極為慘烈,相比全副武裝的聯合國軍,志願軍將士們顯得十分單薄脆弱。
但志願軍將士們超乎尋常的頑強意志和精神卻是令全世界都為之顫抖,我們付出了極大傷亡為代價,最終粉碎了美國染指亞洲,輻射統治的猖狂野心。
我們能在當今過上和平安樂的日子,必然與革命先輩們的流血有著莫大的關係,讓我們牢記,民族英雄們永垂不朽,革命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