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五型殲-35:將取代殲-15飛鯊戰鬥機,成為未來我海軍主力艦載機

目前,中國海軍現役001型航母16「遼寧」艦、002型航母17「山東」艦,殲-15艦載戰鬥機是執行空戰以及對海和對地攻擊的絕對主力。

殲-15,綽號「飛鯊」,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最大航程有3500公里,作戰半徑約150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32噸,是一型全球著名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機上擁有12個掛架,能外掛「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霹靂」-8近距格鬥導彈、「鷹擊」-83K反艦導彈和「鷹擊」-91反輻射導彈等,執行空戰以及反艦和對地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

殲-15,高航程、大作戰半徑、高載彈量等,已超過國外非隱形的「陣風」-M和F/A-18E/C艦載戰鬥機,只是在機載雷達和航電設備上,要遜色於國外這些著名的艦載戰鬥機,雙方綜合作戰性能可謂各有千秋。

在強國海軍相繼裝備具備隱形性能的艦載F-35B/C聯合攻擊/戰鬥機的前提下,殲-15是非隱形戰鬥機,因此與F-35B/C存在技術上的鴻溝,在空中對峙或作戰時,明顯將處於非常不利的態勢。

在此背景下,中國海軍看中了沈飛自籌資金研發原本用於出口的FC-31「鶻鷹」戰鬥機,讓其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一款適合中國海軍航空兵使用的軍機,就是已經取得軍方正式編號的殲-35——「海五」型隱形艦載戰鬥機。

現在,刷上海軍航空兵低可視灰藍塗裝,有「八一」軍徽標誌的「350003」殲-35艦載戰鬥機,飛行測試驗證工作,據悉已經告一段落,即將進入正式量產階段,在不久就能成為中國海軍航空兵艦載機部隊的主力。

殲-35,未來將正式取代殲-15在中國海軍航母上主力艦載機的地位,不僅擁有在003型18「福建」號航母上電磁彈射起飛的性能, 而且還具備在「遼寧」號和「山東」號這兩艘航母上滑躍起飛的能力。

一旦殲-35正式入列,將成為全球第二型研發成功的隱形艦載戰鬥機,在隱形艦載戰鬥機領域,中國海軍和強國海軍將不存在技術上的差距,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昂首邁入全球罕見的隱形艦載機俱樂部。

從沈飛此前在參與國外航展時,在展板上披露的FC-31戰鬥機技術參數來推斷,殲-35最大飛行速度為2.1馬赫,機內燃油1250公里作戰半徑,最大載彈量為7.8噸,這些指標已經超過了國外著名的F-35B/C隱形艦載戰鬥機。

殲-35,雙引擎的飛行操控性能,特別是在突遇空中停車等險情時,飛行員肯定要比單發動機的F-35B/C更能從容不迫地處理突發應急事件,在隱形艦載戰鬥機領域,殲-35相對F-35B/C而言,具備一定的後發優勢。

從網路上披露的關於殲-35機載武器界面圖來判斷,殲-35內置彈艙的尺寸,超出了中國網友的想像,能攜帶4枚超音速反艦導彈(見本文配圖)。這個對海的打擊能力,在全球範圍內來看都堪稱強悍了。

為殲-35機載武器系統,中方專門研製了彈重數百公斤,能塞入殲-35機腹隱蔽彈艙,飛行速度3馬赫,射程300公里左右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目前,未見報道F-35B/C裝有反艦導彈,殲-35的反艦制海作戰能力不俗。此型超音速反艦導彈,能在「標準」-2型艦載遠程防空導彈防區外發射,從而給海上的大中型水面艦艇造成巨大的威脅,同時也能保障殲-35的相對安全。

殲-35,機腹隱蔽彈艙,也能攜帶4枚「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憑藉強大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率先探測和鎖定數百公里外的空中目標,引導「霹靂」-15導彈對目標進行獵殺。

在取得制空權或犧牲局部隱形性能時,殲-35也能外掛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和精確制彈炸彈甚至是普通航彈,實施空戰以及對地和對海打擊,是一架多功能的戰鬥機。

殲-35,這架具備隱形性能的「海五」型艦載戰鬥機,待正式入列以後,中國海軍航空兵艦載機部隊的作戰能力,將邁上一個嶄新的台階,至少與強國海軍並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