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方面下達了部分動員令後,新兵召集工作隨即展開。令外界存在不少爭議的是,這一次俄軍的行動十分迅速,甚至有消息指出俄軍已經馬不停蹄將剛剛組建的預備役部隊提前投送到了烏克蘭戰場。而距離普京下達動員令僅僅一周時間,可見俄軍有多麼的「迫不及待」。
當下,俄烏之間最令外界關注的莫過於烏東4個地區進行的公投,從俄羅斯方面公開的消息來看,這4州均以壓倒性支持率要求公投入俄。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方面必然已經感受到了巨大威脅和壓力,烏克蘭方面只能不斷擴大反攻,爭取更多的勝利才能獲得西方的支持,這樣才能擁有與俄羅斯扳手腕的能力。
而俄軍為避免烏軍在哈爾科夫大勝的情況再次發生,解決兵源問題刻不容緩。當俄軍緊急調動預備役部隊奔赴前線消息傳開後,美國媒體率先進行了抨擊,美國一些媒體認為一周的時間,俄羅斯這些預備役部隊準備工作十分倉促,沒有接受全方位的軍事訓練上了戰場也是充當炮灰送死。
根據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萊德向外界透露的消息稱,目前俄軍在烏克蘭境內的南北兩條戰線已經被烏軍所壓縮,俄軍整體只能曾被迫防禦之勢,反觀烏軍在經過了短暫休整後,已經沿著赫爾松到哈爾科夫這一區域實施了全面反攻計劃。而俄軍仍然沒有放棄頓巴斯地區,但根據美國得到的消息顯示俄軍只是「試圖重新佔領這裡」,但是與烏軍已經進入了拉鋸戰,雙方在頓巴斯均沒有絕對性優勢。
綜合一些信息來看,俄軍當前的確應該是遇到了進入烏克蘭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俄軍靠著前期武器裝備優勢拿下烏克蘭眾多要塞,但是當烏軍獲得外部援助後,如今開始了大反攻。俄軍在烏克蘭全境作戰,早已經出現兵員匱乏的情況,隨著烏克蘭全面動員召集兵力,俄軍常常需要面對數倍於己的烏軍。在這種情況下,俄軍在哈爾科夫大撤退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俄軍要想重新在烏克蘭境內集結,就必須有大量生力軍到來增援才行。根據美國「戰區」網站消息稱,俄軍所堅守的紅利曼也被烏軍圍困,同時烏軍還拿下了國內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庫皮揚斯克,這些都被俄軍而言十分不利。
當初俄軍可是耗費了大量精力才拿下這些地區,期間短短數天便丟失哈爾科夫州已經讓俄軍士氣大受影響,如今又在各大要塞被烏軍「兵臨城下」,俄軍除了緊急將預備役投入戰場外,還真的短時間找不到第二個選擇。
俄羅斯短時間內能夠徵集大量新兵上前線,可見其後備動員能力是十分強的。但是這些新兵要想擁有戰鬥力除了必備的軍事訓練外,還必須全副武裝才行。但是從目前網路上流傳的一些信息來看,這一批俄軍新兵將會遇到巨大的挑戰。
據一名俄羅斯新征入伍的義務兵稱,他們所獲得的物資裝備並不全面,有的缺少醫療物品,有的缺少防護用具,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快的方式就是靠自己去購買。有的士兵只領到了十分落後的步槍,甚至連像樣的軍服都沒有。而上了戰場後,俄軍在後勤方面的問題更是被無限放大,一些士兵連食物和水都無法得到保障。
其實,這些問題不僅僅是這一批新兵才會遇到,長達半年之久的俄烏戰爭,俄軍在後勤這一塊的問題已經被曝光了無數次。俄軍連坦克裝備損壞後都無法保障其維修,最終只能隨便遺棄在公路兩旁成為烏軍的戰利品。
有資料顯示,俄軍後勤的問題可追溯到多年前的軍改。當時俄軍為了突出營級作戰單位戰鬥力,大大提高了戰鬥人員比例,而負責後勤的人員則被壓縮減少,同時屬於後勤單位的車輛等也相應減少。
這一次俄軍戰爭打響後,前期俄軍打得順風順水,後勤問題沒有顯現。如今戰爭進入了拉鋸戰,而烏軍時不時偷襲俄軍後勤車隊,讓俄軍本就薄弱的後勤遭到了巨大打擊。可以想像一下,即便俄軍大量新兵湧入戰場,但是缺糧少兵器,其戰鬥力如何將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一些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俄羅斯將如此多未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人員投入戰場,這無異於讓他們上戰場當炮灰,只會讓俄軍傷亡數字不斷增加。
但也正是如此,才更加證明了戰爭的殘酷性,也證明了俄羅斯在面對北約威脅已經沒有了退路,即便知道會有巨大犧牲也不能讓「特殊軍事行動」以失敗而告終。一旦俄羅斯這一次戰敗,那麼其國家核心利益只會被西方肆意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