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消息,俄航天集團公司對外發布消息,稱俄方已和中方簽署相關協議,雙方將圍繞衛星導航系統展開合作。俄方會在中國設立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導航站,中方則會在俄境內設北斗系統導航站。據悉,俄中衛星導航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在9月27日以視頻方式舉行了會議,並在會上簽署了該協議。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俄軍在哈爾科夫遭遇慘敗,尤其是在蘇梅地區丟盔棄甲的畫面可能深深刺痛了普京,才導致克里姆林宮毅然決然做出這一決定:加強俄方導航系統,提升衛星制導武器方面對美存在的巨大差距,為此甚至不惜求助包括中方在內的友好國家。而此前,雙方在這一領域的進展比較緩慢。
從目前公開消息來看,目前俄方計劃在長春、烏魯木齊和上海設立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導航站,中方計劃在奧布寧斯克、伊爾庫茨克和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設立北斗導航站。如果最終該項目落地,意味著俄羅斯方面和中國方面都可以同時使用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和中國的北斗系統,在雙系統的加持下,可以提供更準確和可靠的導航。除此之外,有消息稱中俄兩國還將繼續擴大和加強在衛星導航和空間探索方面的合作。
此次兩個大國在衛星導航領域開展合作,不僅互利共贏,而且對俄羅斯來說,可以說是雪中送炭。進入9月之後,烏克蘭軍隊在多條戰線發起了反擊行動,尤其是在哈爾科夫和赫爾松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據環球網9月28日消息,美國務卿布林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烏克蘭未來會依靠美國提供的武器裝備,逐步奪回所有失去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布林肯說法並非毫無依據,目前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的攻勢確實令俄軍吃不消,尤其是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對俄軍呈現碾壓態勢。俄軍的精確制導武器則因沒有衛星制導,戰場表現一團糟。眾所周知,衛星制導的武器因成本低廉,效果顯著而備受各國軍方歡迎。失去精確打擊優勢的俄軍,令烏克蘭攻勢放心大膽不少。
據環球時報此前報道,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馬克沃納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公開表示,烏克蘭之所以能在哈爾科夫取得重大戰果,離不開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積極支持,尤其是美國、英國和烏克蘭之間一直在分享戰場情報信息,為烏克蘭軍隊的決策提供幫助。此前五角大樓方面也曾經透露美國現在已經具備每隔幾個小時就掃描一次烏克蘭戰場的能力。美防長奧斯汀還表示,美國不會直接干預烏軍指揮決策,但可以為他們提供戰場信息。另外美軍也提供了大量的海瑪斯火箭彈,其命中精度令俄軍吃夠了苦頭。相反俄軍則沒有普遍使用精確打擊武器。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雖然是俄方自主研發的獨立系統,但由於其精度略有不足,因此在烏克蘭的表現很糟,很多時候甚至出現信息傳輸延遲或者誤判問題。而北斗系統則不同, 北斗系統目前的定位精度已經達到分米和厘米級別,傳輸速度也很快,抗干擾能力一流。北斗作為新研發的導航系統,其後發優勢已經逐漸顯露出來,三頻信號帶來的好處甚至令GPS的雙頻信號相形見絀。
歐美國家一直很眼紅北斗系統,但是又沒有辦法阻止北斗系統的建立。北斗系統總師楊長風曾說,在全球範圍內,北斗的定位精度與美國的GPS相當,但是在局部重點區域的精度則優於GPS。現代化戰爭已經從過去依靠單一兵種作戰,完全進化到了體系化作戰,在偵察,指揮,後期,火力打擊,效果評估等各方面缺一個都不行。俄軍這次在哈爾科夫失利暴露出來的缺陷,無疑給我們也敲響了警鐘。好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悶頭建設和低調發展,我軍在所有領域已不存在短板,甚至某些領域還遠超美軍。這恐怕也是俄方這次找上門來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