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中俄宣布CR929最新進展,但中國為啥一天就下單311架A320neo?

今年的7月1日作為我國建黨101周年之日,同時也是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日,全國上下可喜可賀的同時,俄媒也在這一天宣布了一大好消息就是: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大型遠程寬體客機,將徹底放棄之前確定的諸多西方航空設備供應商,改為正式採用中俄兩國供應商,來避免被西方國家在CR929項目上卡脖子。但是同一天,我國南、國、東、深四家航空公司共同向歐洲空客公司下單了新一輪民航客機採購訂單,四家航空公司總計採購了311架空客公司生產的A320neo客機。

首先來看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全面放棄西方供應商,改為全部採用中俄供應商這件事,其實這件事表面上看,現階段全面更換供應商,勢必會影響到CR929預定2025年首飛的計劃。但是從當前國際局勢來看,現階段全面更換供應商,反而是在及時止損、也是對CR929後續進展的最好保障。

畢竟當前國際局勢下,隨著美國開始聯合諸多親美國家在亞太地區「無風作浪」,公開性的和中俄、特別是毫無根據的胡亂干涉中國發展的事實面前,如果我們還按照之前的計劃方案,大量採用歐美供應商共同參與CR929的研製和後續生產計劃的話,一旦按照當初計劃的時間,在2025年CR929成功首飛,那麼首飛也就代表了整機的設計方案、技術參數、規格都已經確定,這個時候美國要是指使這些歐美國家停止向我國供應CR929的諸多零部件,那麼到時候CR929不能按照計劃量產、不能順利交付客戶,就會被客戶和市場所拋棄,成為耗費巨資、卻被歐美卡脖子的失敗產品。

而且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開始研製國內的相應替代型號,不光會嚴重推遲CCR929的後續發展和市場推廣,更重要的是CR929這種級別的大型寬體遠程客機,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非常大,其不光要替代進口產品,來滿足國內航空市場遠程出行需求,同時基於CR929衍生的諸多機型,也會在項目開始之後提上日程,比如大型空中預警機、大型空中加油機、甚至國家領導人出訪專機都會提上日程。

但是現階段隨著CR929全面換用國產配套廠商後,雖然首飛時間肯定會有所推遲,但是相信這樣做是對於CR929穩定推進是有極大好處的,而且也會是有極大好處的。

再來說說為啥現階段C929項目發展越來越穩定、而且國產C919即將批量交付之際,我國多個航空公司仍然批量採購歐洲空客A320neo客機,而且一次採購數量多達300多架呢?

一、的確這次採購的空客客機數量很多,達到了311架,但是四大航空公司全部採購的都是A 320neo客機,而這些民航客機全部都在我國天津的空客公司已經國產化。也就是說雖然四大航空公司採購了空客的民航客機,而沒有採購商飛分C919,除了C919現階段還沒有進入批量交付之外,還有就是這300多架A320neo將會全部在天津生產,按照天津空客中心年產80架計算,這300多架將會全部在天津生產,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二、其實這個時候中國大批量採購歐洲客機,也算是在間接回應美國對中國的各種無證據爭論和制裁。當然這裡面除了美國對外的各種無證據非法制裁、誹謗外,還有就是和A320neo同級別的美國B737MAX近幾年因為頻發事故,早已遭到更多國家的唾棄,所以在這個時候大批量採購空客的民航客機,除了是為民航飛行安全考慮外,還有就是為在回應美國對華的諸多不切實際制裁措施。

三、縱觀國內外中短程窄體幹線客機市場,基本上全球各大航空公司能夠選擇的除了歐洲空客的A320neo外,就是美國的B737MAX機型了。但是此前東航MU5735客機失事原因至今還未公布,所以在這個時候繼續採購同級別機型肯定是不合適的,肯定是不符合乘客預期的,所以調轉過來選擇另一家的A320neo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四、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窄體幹線客機C919就會正式交付東航,但是現階段即將交付的C919隻獲得了我國的CAAC民航認證、只能滿足國內適航需求。如果想要出口其他國家的話,就要滿足美國FAA和歐洲EASA適航認證。

從當前國際局勢來看,想要短期內順利獲得美國FAA適航認證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是短期內想要獲得歐洲EASA的適航認證還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在全球航空公司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都在開源節流的情況下,我國四大航空公司選擇在C919即將批量交付之際,向空客公司扔下採購巨單,也是在為C919及早獲得歐洲EASA適航認證,出口更多國家奠定基礎優勢。

當然以上這些,不管是關於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全面換用中俄兩國供應商、還是C919即將批量交付之際,中國四大航空公司向空客扔下巨量訂單,都只是為了國家戰略發展、為了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走的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