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2025年06月28日17:12:07 軍事 1383

在如今這個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的年代,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肩上的擔子可不輕,既要保住自家的安全和發展,還得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俄羅斯作為咱們的重要戰略夥伴,它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對中國的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如果哪天俄羅斯真在和西方的對抗中敗下陣來,咱們面臨的挑戰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中國得做最壞的打算,提前想好應對的招兒,確保國家能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一、加強經濟內循環,提高自給自足能力

經濟是國家的命根子,也是應對外部衝擊的底氣所在。如果俄羅斯戰敗,西方國家八成會變本加厲地對中國下手,制裁、封鎖啥的肯定少不了。咱們得趕緊把經濟內循環搞起來,盡量靠自己,少看別人的臉色。

中國這幾年一直在喊「高質量發展」,說白了就是不想老靠低端製造混日子,得往高精尖的方向走。2023年,咱們的GDP已經衝到121.02萬億元,同比漲了5.2%。

這說明中國經濟有韌性、有潛力。未來幾年,中國還得繼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比如晶元、人工智慧、新材料這些硬核領域,得自己搞定核心技術,不能老指望進口。

就拿晶元來說,美國這幾年沒少卡咱們脖子,但中國也不是吃素的。像華為、中芯國際這些企業已經在拚命追趕,國產晶元的水平一年比一年強。以後要是外部供應鏈斷了,咱們得靠自己的創新能力撐起一片天。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俗話說「手裡有糧,心裡不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消費國,糧食自給率一直在95%以上,這是個硬底氣。可國際形勢一旦亂起來,糧食進口要是受阻,後果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咱們得把糧食安全抓得更緊。

2023年,中國的糧食產量達到6.95億噸,連續多年穩中有增。國家還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保護耕地、推廣高產作物、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這些都是為了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以後不管外面咋折騰,咱們都能吃上自家種的糧食。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能源可是經濟的命脈,中國又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好大一部分得靠進口。如果俄羅斯戰敗,能源市場肯定得亂一陣子,油價飆升不說,供應能不能穩住都是個問題。咱們得趕緊發展新能源,把能源安全攥在自己手裡。

這些年,中國在太陽能、風能、核能上沒少下功夫。2023年,中國的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5億千瓦,風電裝機也突破4億千瓦,新能源的佔比越來越高。以後還得接著干,把煤炭、石油這些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下來,爭取早點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二、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鞏固地區穩定

外交這塊兒是國家利益的延伸,也是應對外部壓力的重要手段。如果俄羅斯倒了,西方肯定會把矛頭更多地轉向亞太,咱們得趕緊跟周邊國家抱團取暖,把自家後院穩住,別讓別人趁虛而入。

東盟是中國的近鄰,經濟上、文化上都跟咱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2023年,中國和東盟的貿易額達到6.41萬億元,同比漲了9.2%,這說明雙方合作的基礎很紮實。以後要是國際局勢更亂,咱們得跟東盟國家更緊密地合作,搞好區域經濟一體化

比如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這可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中國得好好利用這個平台,跟東盟國家一起把貿易壁壘降下來,產業鏈綁得更緊。這樣就算西方想在經濟上孤立咱們,也沒那麼容易得手。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中亞這塊地方對中國來說太重要了,既是能源供應的「大後方」,又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如果俄羅斯戰敗,中亞的局勢可能會動蕩,西方國家說不定還會插一腳進來。咱們得趕緊把跟中亞國家的關係鞏固好。

這些年,中國跟哈薩克烏茲別克這些國家合作得很不錯,尤其是能源和基建項目。比如中哈油氣管道,每年都能給中國輸送上千萬噸石油天然氣。以後還得接著推「一帶一路」,多修鐵路、多簽協議,把中亞這塊戰略要地牢牢攥在手裡。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日本和韓國雖然跟中國有不少歷史恩怨,但畢竟是近鄰,地緣上跑不掉。如果俄羅斯不行了,亞太的格局肯定得變,咱們得跟日韓多對話,找找合作的點,別讓西方把這倆國家完全拉過去。

比如在經濟上,中國跟日韓的產業鏈聯繫很深,像汽車、電子這些行業,大家都離不開彼此。2023年,中國對韓國的出口額超過1.5萬億元,對日本也有1.2萬億元,這是個不小的數字。以後得多談談務實合作,把地區穩定放在第一位。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三、加強軍事現代化建設,提高國防實力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俄羅斯戰敗,中國的安全壓力肯定會陡增,西方可能會在軍事上對咱們步步緊逼。這時候,咱得把軍隊搞強,把國防搞硬,確保誰也別想欺負到咱們頭上。

中國軍隊是保家衛國的主力,這些年一直在提現代化建設。2023年,中國的國防預算達到1.55萬億元,同比漲了7.2%,這錢都花在刀刃上了,像航母、隱身戰機高超音速導彈這些硬傢伙,咱都得加快研發和列裝。

就說海軍吧,中國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已經下水,055型驅逐艦也批量服役,這都是為了保衛海上安全。以後還得接著干,把軍隊的戰鬥力再往上提一提,確保關鍵時刻能頂得上。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光有強兵還不夠,老百姓的國防意識也得跟上。國家安全不是光靠政府的事兒,咱們每個人都得有點責任感。以後得在學校里多講講國防教育,在社會上多宣傳宣傳,讓大家都知道保家衛國的重要性。

比如每年徵兵的時候,年輕人報名參軍的熱情就挺高,這說明咱國民眾的愛國心還是很強的。以後可以通過電視、網路這些渠道,多講講國防知識,把全民的凝聚力再攢一攢。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現在是全球化時代,軍事上也不能老唱獨角戲。中國這些年在國際軍事合作上挺活躍,像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搞中外聯合軍演,這些都是在為世界和平出力,也是在給自己攢人脈。

2023年,中國維和部隊南蘇丹剛果這些地方幹得不錯,派出去的士兵超過2000人。以後還得接著跟各國多交流、多合作,既能提升自己的軍事水平,也能讓世界看看中國的擔當。

中國做了最壞的打算,若俄羅斯戰敗了,咱們或要做三件事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如果俄羅斯戰敗,中國面臨的挑戰可不小,但咱也不是沒招兒。

經濟上,咱得靠內循環和創新頂住壓力;外交上,得多跟鄰居們抱團,把地區穩住;國防上,軍隊得硬起來,保住底線。中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一飛機在莫斯科州墜毀 - 天天要聞

一飛機在莫斯科州墜毀

據央視新聞消息,總台記者當地時間6月28日獲悉,一架雅克系列的輕型飛機在俄羅斯莫斯科州科洛姆納市附近墜毀後起火。初步信息顯示,事故致4人死亡,事故原因與發動機故障有關。來源 央視新聞值班編輯 康嘻嘻被200隻貓改變的村莊中國記者在俄遇烏無人機襲擊受傷,外交部回應雷軍:小米YU7這麼多訂單很激動遠超想像最近微信改...
查德邊境的蘇丹難民 - 天天要聞

查德邊境的蘇丹難民

這是6月26日在查德東部城市蒂內邊境處拍攝的新進蘇丹難民。 2025年4月起,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在蘇丹北達爾富爾州發動多起武裝襲擊,區域局勢不斷惡化。查德東部城市蒂內與蘇丹北達爾富爾省接壤,....
俄羅斯一架輕型飛機在莫斯科州墜毀 4人死亡 - 天天要聞

俄羅斯一架輕型飛機在莫斯科州墜毀 4人死亡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6月28日獲悉,一架雅克系列的輕型飛機在俄羅斯莫斯科州科洛姆納市附近墜毀後起火。 初步信息顯示,事故致4人死亡,事故原因與發動機故障有關。(總台記者 郝薇)
伊朗為高級軍官和科學家舉行國葬 - 天天要聞

伊朗為高級軍官和科學家舉行國葬

自6月13日凌晨以來,以色列對伊朗多地發動大規模空襲,轟炸伊朗核設施和軍事目標,炸死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總司令薩拉米、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巴蓋里在內的多名高級軍事指揮官以及核科學家。6月28日,伊朗在首都德黑蘭為犧牲的軍事指揮官和科學家
16名士兵死亡!巴塔聲稱負責 - 天天要聞

16名士兵死亡!巴塔聲稱負責

據法新社6月28日報道,當地政府官員和警方人員28日告訴法新社記者,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聲稱製造的一起自殺式襲擊造成16名士兵死亡以及包括平民在內的20多人受傷。報道稱,開伯爾-普什圖省北瓦濟里斯坦縣當地一名要求匿名的政府官員說:「一名自殺襲擊者駕駛一輛裝滿炸藥的車輛撞入一支軍方車隊。」他說有16名士兵被炸死,...
這種神秘的7軸重卡,就是傳說中的北星之光? - 天天要聞

這種神秘的7軸重卡,就是傳說中的北星之光?

在一次性出動了7架B2,外加另外的120多架戰機,向中東潛在地下核設施一次性投擲了14發GBU57超級鑽地彈之後,白宮似乎對鑽地轟炸上癮了。已經命令超級大國的海空軍隨時做好第二次戰略性鑽地空襲的準備。問題是自古過猶不及。
衛星圖像曝光!遭美國B-2轟炸機轟炸後,伊朗核設施重新施工 - 天天要聞

衛星圖像曝光!遭美國B-2轟炸機轟炸後,伊朗核設施重新施工

▲當地時間2025年6月27日,伊朗,福爾多核設施的隧道入口處有挖掘機。(視覺中國)其他衛星圖像顯示,施工人員正在修建通往該設施的道路,並重建通往地下實驗室的受損土路。作為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的一部分,美國打擊了這個地下實驗室。襲擊前的衛星圖像顯示,在鑽地彈穿透沙漠表面之前的24小時內,福爾道核設施的地面有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