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悟來得太晚:是什麼在阻礙俄羅斯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2025年05月18日13:42:11 軍事 1495

醒悟來得太晚:是什麼在阻礙俄羅斯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2025 年 5 月 16 日
10:01

醒悟來得太晚:是什麼在阻礙俄羅斯無人機產業的發展? - 天天要聞

無人機發射。照片。
俄羅斯當局在將本國無人機系統產業提升至世界水平方面的進展相當零散。《概況》雜誌的丹尼斯・費杜季諾夫寫道,這一令人遺憾的情況需要仔細分析已做的工作,並且可能需要(即使不進行全面改革)至少調整現有機制。

戰爭作為進步的推動力

無人機在軍事衝突中的作用在過去十年中不斷上升。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和攻擊,同時讓飛行員 / 操作員遠離危險區域的想法,已被證明非常必要。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敘利亞利比亞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 - 卡拉巴赫都使用了無人機。但真正大規模在戰鬥中使用無人機的是烏克蘭戰場。許多概念性解決方案的有效性在此被重新審視,有些甚至幾乎是首次被認識到。
特別軍事行動成為俄羅斯無人機系統產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特別軍事行動的前線,無人機既被用作偵察和監視工具,用於發現或確認敵方目標的位置,也被用作攻擊工具 —— 作為武器載體或本身就是武器(「自殺式無人機」)。

無人機鞏固了其作為非對稱武器的地位,使使用者能夠有效對抗更昂貴的傳統裝備 —— 裝甲車輛、火箭和火炮系統,甚至部分空中力量。

和平何時到來

最近,越來越多人談論烏克蘭衝突可能很快結束。儘管很難說這種前景有多現實,但戰鬥遲早會停止。這必然會導致俄羅斯軍方對無人機的需求大幅減少,而無人機目前在採購數量指標上是所用武器和軍事裝備中最多的類別之一。
政府訂單對無人機的必然調整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無人機系統產業的狀況?像聯合飛機公司(OAK)或 「俄羅斯直升機」 這樣的巨頭及其旗下機構,可能由於更多地參與其他項目而根本不會注意到變化。主要業務與無人機相關的大公司,如烏法航空生產聯合公司(UZGA)和 「克朗施塔特」,甚至可能因情況變化而受益,因為客戶可以將現有資源從當前的戰術任務重新分配到戰略任務,包括開展前沿領域的研究與開發。不過,隨著國防部採購的減少,它們當然需要考慮如何利用生產能力 —— 民用無人機可能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之一。
方向轉變困難將對小型私營公司的運營產生負面影響。許多公司之所以涉足無人機領域,正是因為俄羅斯軍方開始高度重視這一領域。這類企業中的一部分(通常被稱為 「民間軍工綜合體」)最初完全與高科技產業無關,只是相當於航空模型興趣小組水平的家庭作坊。
然而,在過去的兩三年里,許多這樣的公司成功提升了專業水平,培養了專業人才,與用戶建立了聯繫,形成了供應鏈,擴大了生產能力等。今後不利用它們的潛力至少是不合理的。與此同時,對於目前大量為前線生產無人機的大多數此類公司來說,轉向和平軌道將不得不進行重大變革。
用於商業任務的無人機必須質量更高、更可靠,以確保其在民用空域的安全運行。

民用潛力

如今,「民用領域」 的無人機主要用於遠程監測。其中,高達 54% 的無人機用於此用途。它們在監測石油和天然氣管道、高壓輸電線路和其他基礎設施對象方面取代了有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據某些數據顯示,使用無人機使電網檢測時間縮短了五倍。
無人機還用於繪製地圖和地形模型。例如,幾年前,圖拉州實施了一個創建該地區 3D 模型的項目。無人機在測繪和地籍中的使用可使綜合工程成本降低 20%。
無人機在農業中的應用潛力也很高。在這裡,它們幫助對作物進行空中監測,發現各種風險因素,而更重型的無人機可以噴洒農用化學品 —— 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
大約 19% 的無人機用於航空物流 —— 它們可以在使用其他運輸工具困難或成本過高的地方提供貨物的快速運輸,執行常規物流任務。
除了上述任務,無人機還幫助尋找失蹤人員、滅火、尋找礦產、記錄交通違規行為、監測天氣和環境狀況、參與科學實驗等。
總體而言,根據現有估計,到 2035 年,俄羅斯無人機市場規模可能超過 100 萬架。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無人機已經在 「民用領域」 得到應用,但目前這只是個別情況。只有在私人非商業用途領域(例如作為娛樂工具)才能談及普及性。
在商業領域,無人機目前與其說賺錢,不如說在消耗資金。主要原因是認證困難,以及獲得飛行許可的過程漫長,這往往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無人機的優勢。

增長機制

為了加速無人機航空的發展,俄羅斯政府於 2023 年 6 月 28 日批准了一項計劃,該計劃的期限為 2030-2035 年。文件確定了五個關鍵方向:無人機系統的研發和批量生產、大型生產中心的創建、基礎設施的發展、刺激對無人機的需求以及無人機航空人才的培養。
這些任務中的一部分可能更多地在聯邦層面實現,另一部分則在地區層面實現。例如,俄羅斯的一些地區已經啟動了自己的無人機航空發展項目。在這些項目框架內,為各種類型的無人機系統創建基礎設施,包括機場和無人機港口、通信工具等。此外,還開設了該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訓課程。
一些地區還認真著手解決創建工業基礎以支持俄羅斯公司開發的無人機批量生產能力的問題。例如,在魯德涅沃的科技園區,這是莫斯科當局努力發展的項目。值得一提的還有在韃靼斯坦創建無人機系統集群的嘗試,相關項目在創新城(Innopolis)實施。此外,韃靼斯坦正在建設 「巴爾」 無人機科研生產中心。
總體而言,如果能在有利且透明的條件下為研發人員提供連接所有網路和通信的場地,讓他們可以在那裡開展所研發無人機的生產,這將成為支持該行業的有效措施。正如國外經驗所示,創建專門的飛行試驗中心也非常有用。
該計劃的聯邦部分主要旨在刺激需求。實際上,這意味著國家將資助無人機系統的採購,以便隨後將其引入國民經濟。工業和貿易部估計,到 2030 年,國家民用訂單(ГГЗ)的總量為 1.3 萬架無人機,將為此花費近 1880 億盧布。去年 4 月,政府確定國家運輸租賃公司(ГТЛК)為無人機系統的唯一供應商。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不過,不應急於下結論。向公司投入資金是最簡單的支持措施,但也是最無效的措施之一。更正確的做法是專註於創造有利於研發、生產和運營的條件。就第一部分而言,除了在各種科技園區落戶的優惠外,還可以減輕稅收負擔。優惠貸款也將非常有用 —— 目前的銀行利率完全不利於該行業的發展。

第二部分是為 「民用」 無人機的使用創造有利條件的系統性工作。這涉及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基礎設施和法律問題,包括對空中無人機的可視化監控(這是確保所有空中交通參與者飛行安全所必需的)、簡化與飛行合法化及後續使用所拍攝的照片和視頻材料相關的程序、降低對控制和維護人員配備的要求等。這部分工作要複雜得多,但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所有其他支持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結論

將無人機和機器人系統列為技術和工藝發展的優先方向之一是正確的決定。必須發展那些能夠加強國家安全並有可能成為商業成功案例的方向。
遺憾的是,我們對發展無人機產業重要性的認識來得太晚。一些國家已經從及時對無人機的投資中獲得了回報。例如,中國已成為研發和正在研發的無人機系統種類的世界領導者。而土耳其在過去幾年中已成為最成功的無人機出口國之一。
俄羅斯仍有機會在世界軍用無人機市場上佔據顯著份額 —— 特別軍事行動的經驗有助於實現這一點。但如果相關工作更早開始並更積極地推進,這一份額肯定會更大。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民用無人機系統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如果俄羅斯在不久的將來開始在國民經濟中大規模使用無人機,我們的研發人員將有很好的機會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商業成功。
回到本文開頭提到的在 「沸點」 平台上舉行的無人機戰略會議,應該說:尋找突破性創意是一項有益的工作,但要取得成功,僅有創意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將其付諸實踐的條件。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器人運輸車 - 天天要聞

英國陸軍測試德國GEREON機器人運輸車

礪道智庫2025年5月19日據防務博客報道,德國國防技術公司ARX Robotics向英國陸軍和英國國防部代表展示了其GEREON機器人運載系統(RCS),展示了該平台在作戰條件下的實際能力。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 天天要聞

巴印停戰後,印度對華 「算賬」,巴鐵為何舉國謝華?

近期,南亞地區局勢風雲變幻,印巴衝突吸引了全球目光。在這場衝突中,印度空軍發起代號為 「硃砂行動」 的跨境空襲,目標直指巴基斯坦北部山區疑似恐怖組織營地。然而,這場看似 「正義」 的行動,卻很快演變成一場讓印度顏面掃地的軍事鬧劇。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 天天要聞

喜上加喜!印度衛星發射後失聯

然而,在火箭發射之後就傳來噩耗,這顆衛星失聯了。據央視新聞、路透社等媒體消息:5月18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的 EOS-09衛星于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0:29搭載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升空。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 天天要聞

俄外交部發言人:德總理試圖淡化對烏供應遠程武器問題

當地時間5月1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就德國總理默茨有關「不計劃向烏克蘭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的表態作出回應。她指出,此類聲明不應被輕易採信,認為其真正目的是將該話題從公眾視野中淡化。扎哈羅娃稱,表面上看,這似乎表明德國希望以和平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 天天要聞

美國加州突發爆炸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市一家生育診所外17日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至少4人受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為,這是一起針對該診所的「蓄意恐怖主義行為」。據美國媒體報道,爆炸事件中的死者為案件嫌疑人。爆炸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許,棕櫚泉市中心附近的「美國生殖中心」單層建築嚴重受損。棕櫚泉市長羅恩...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又成功了66%

當印度全國正在忙著慶祝在印巴衝突中再次「大勝」的時候,印度「領先全球」的航天事業自然也要來湊熱鬧。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一顆「EOS-09」雷達成像衛星」載著印度十四億人的勝利喜悅飛向了浩渺的太空,然後——飛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