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2025年03月27日20:50:41 軍事 3708

2025年3月19日,有關媒體報道,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南六代」殲-36完成了第二次試飛,其技術進展引發了全球航空軍事領域的高度關注。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這款戰機被認為標誌著中國在航空裝備技術領域邁向新的里程碑。

然而,圍繞殲-36的代際定義問題,美國和俄羅斯媒體的解讀卻截然不同。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俄媒在報道中明確將其認定為「五代+」戰鬥機,而非真正的六代機,這一評價揭示了三國在六代機競賽中的技術與戰略博弈。

殲-36的技術亮點與研發背景

作為中國最新曝光的隱身戰鬥機,「南六代」殲-36以無垂尾設計和高隱身性能為主要亮點,其技術進步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與過去的五代機相比,這一設計不僅優化了氣動性能,還進一步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為戰機賦予了更強的隱身能力。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據報道,殲-36的第二次試飛距離首飛僅三個月,這一進度顯示出技術的穩定性和項目推進的高效性。

與此同時,中國航空工業另一款新型戰機「北六代」殲-xd則顯得較為低調。

儘管相關技術細節尚未全面披露,但據推測,該機型很可能具備無人化操作和人工智慧輔助系統等六代機標誌性技術。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殲-36與殲-xd的曝光,使中國成為首個同時展示兩款准六代機的國家,其技術領先性引發了美國的積極回應和俄羅斯的謹慎態度。

國際標準之爭:五代+還是六代機?

戰鬥機代際劃分的核心在於技術標準。

五代機的代表性能包括隱身能力、高機動性、先進感測器等,而六代機則在無人化操作、人工智慧協同、能量武器(如激光武器)、高超音速飛行等方面實現全面突破。

由於六代機技術仍處於研發階段,各國的定義標準尚未統一。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美國與俄羅斯對中國殲-36的代際定義持不同態度。

美國軍方在殲-36試飛後迅速公布其六代機計劃(ngad),承認中國兩款戰機的潛在競爭力,並以波音f-47驗證機為代表加速研發進程。

然而,俄羅斯媒體則選擇否認殲-36的六代機身份,將其歸類為「五代+」戰鬥機。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這種評價不僅反映了俄方對技術標準的保守態度,也可能與其市場戰略有關。

俄媒為何拒認殲-36為六代機?

俄羅斯的態度背後有著複雜考量。

一方面,其六代機計劃(pak dp或mig-41)尚處於早期階段,蘇-57仍是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核心項目。

俄媒強調,儘管中國殲-20已實現批量生產,殲-36和殲-xd還存在研發階段的不確定性,俄方認為中國尚未達到六代機的全面技術標準。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俄羅斯可能有意維持蘇-57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目前,蘇-57的最大潛在客戶是印度,但中國六代機的快速進展可能削弱印度對蘇-57的興趣。

如果俄方承認殲-36的技術領先性,無疑將對蘇-57的市場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俄媒對中國戰機的技術定義採取了相對保守的策略。

全球軍備市場與技術競賽的影響

中國六代機的研發進展不僅是技術突破,更可能重塑全球軍備市場格局。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近年來,中國航空工業逐步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從殲-10c殲-20,中國戰機憑藉高性價比和技術優勢逐漸改變傳統購買路徑。

如果殲-36能夠在未來實現量產並出口,其對俄羅斯戰機的市場地位和全球軍備貿易格局的衝擊將更加顯著。

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軍工出口則面臨更多挑戰。

俄烏戰爭導致資源消耗嚴重,蘇-57的生產能力有限。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此外,國際制裁和市場信心問題進一步限制了其擴展能力。

中國技術的快速突破使俄羅斯不得不在出口市場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六代機競賽的戰略意義

中美俄三國的六代機競爭不僅是技術較量,更是一場地緣政治和戰略博弈。

美國憑藉ngad計劃保持技術領先,通過整合無人化、人工智慧和能量武器等突破性技術,為未來戰場布局。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而俄羅斯則在蘇-57項目上維持有限的市場競爭力,試圖延長五代機的戰略壽命。

中國則憑藉殲-36和殲-xd的研發進展,首次將自身技術推向六代機領域的前沿。

同時,全球軍備市場也將因中國技術的崛起而發生深刻變化。

結語

殲-36第二次試飛後,圍繞其代際定義的爭議充分反映了國際軍事領域的技術與市場博弈。

外媒報「南六代」第二飛後,俄媒卻說:中國殲-36仍未達六代機標準 - 天天要聞

俄媒的評價雖然具有一定保守性,但難以掩蓋中國在六代機研發上的技術突破。

從殲-36到殲-xd,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正在改變全球軍事競爭格局。

未來,隨著技術標準的進一步明確和全球市場的調整,中美俄三國的六代機競賽將愈發激烈。

中國六代機的量產時間預計在5-7年之間,讓我們拭目以待,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參考資料

中國第六代戰機「殲36」傳在成都再次試飛 | 聯合早報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副參謀長性格太直,為副司令發聲:司令狹隘!許世友哪能受得了 - 天天要聞

副參謀長性格太直,為副司令發聲:司令狹隘!許世友哪能受得了

許世友是我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在戰爭年代戰功赫赫,和平時期長期擔任大軍區司令。在軍中的威望和地位不是一般高。可在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時,副參謀長王德可是直呼:司令心胸狹隘!王德在南京軍區任職期間,曾與司令有過多次頂撞、爭執的情況,始終認為對方
15人遇害1人失蹤,聯合國官員譴責加沙急救車隊遭襲擊 - 天天要聞

15人遇害1人失蹤,聯合國官員譴責加沙急救車隊遭襲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4月1日強烈譴責以色列軍隊3月23日襲擊加沙急救車隊,並要求就此展開「獨立、迅速和徹底的」調查。圖爾克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該襲擊造成加沙15名醫務人員和人道主義工作人員喪生。死者遺體後來被人發現埋在被毀車輛附近,「令人深感不安」。聲明還說,按照國際人道主義法,...
鈞正平:「台獨」意味著戰爭,勿謂言之不預也 - 天天要聞

鈞正平:「台獨」意味著戰爭,勿謂言之不預也

「台獨」挑釁一次,懲戒就進逼一步。4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這是對民進黨當局近期一系列惡劣謀「獨」言行的嚴正回應。自去年5月賴清德掌權以來,台海已漸呈風急浪高之勢。造成如今這一切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正是賴清德本人。賴氏謀「獨」行徑,狂妄惡劣、...
國產CS/LS7衝鋒槍嶄露頭角,成「國家財產」新力量 - 天天要聞

國產CS/LS7衝鋒槍嶄露頭角,成「國家財產」新力量

近日,由重慶建設集團研製的CS/LS7衝鋒槍憑藉其卓越性能,在警用、軍事等多領域備受關注,被譽為守護「國家財產」的可靠力量。 CS/LS7衝鋒槍首次亮相於2016年珠海航展,當時便以獨特設計吸引了眾人目光。